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山会海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现象。针对“游文山,涉会海”的现象,中央多次要求各级政府减少不必要会议和文件数量,但效果欠佳,文山会海现象依然严重,不仅在体制内泛滥,并有向社会组织蔓延之势。文山会海的长盛不衰,深刻地折射出中国政府治理的诸多问题:政策的非民主化议程、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2,(6):14-17
文山会海现象,上上下下都深受其苦、不堪其烦,力谋改善之法,但数十年来,却依然是“文山高耸,会海汹涌”,使人枉自嗟叹。  相似文献   

3.
翻开报纸是会议报道,打开电视机是会议新闻,扭开收音机还是会议消息、有人说,现在是文件成“山”,会议成“海”,整天忙于爬“文山”,游“会海”。的确.眼下“文山会海”已成为一大“灾”各级干部都陷入“文山会海”之中:由于“文山”叠嶂,难看顶峰,“会海”无边,不能上岸,许多同志疲于奔命,叫苦不迭。桌机关一名领导干部说,在年终岁首,他一连开了三个星期的会,共计开了14个会,会前会后形成的文件、材料达20余份。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4,(3):47-48
王东京在2004年2月3日的《中国财经报》上撰文指出:如今的中国会多、文件也多,人们称之为“文山会海”。平心而论,这么大一个国家,正常的开会,其实是必要的。可是,原本可以正常开的会,为何会演变成文山会海呢?经济学的答案是,官员要追求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具体一点讲,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会荒﹄的背后曾亚波曾几何时,我们不止一次地对“文山会海”发出呼喊,亮出红灯。近年来,各地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压缩会议、精减文件,收到很好的效果。“无会周”、“无会月”的推出,更成为广大干群热烈谈论的话题。但是,在一些单位或部门,也出现了“会荒...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要求削文山、填会海,并以红头文件对此进行了规范,但“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文山会海”却并没有“消肿减肥”,反而还呈“增肥”之势。这种流弊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时间、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降低了机关的办事效率,损坏了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4,(13):18-18
媒体目前盘点了各地民主生活会上用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高频词汇,如“政绩观偏差”、“脾气太大”、“特权思想”、“为官不为”、“文山会海”、“评比达标考核泛滥”、“工作落实不力”、“用人机制不科学”、“注重表面形象和短期效应”等。这些频频出现的用词,究竟是地方官员的通病,还是在心照不宣地“搞默契”?  相似文献   

8.
时下,在一些电视台的综合性娱乐节目中“秀”风渐行,各种“作秀”粉墨登场。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虽未受过专业训练,但在官场上作起“秀”来倒也认真到位,驾轻就熟,而且花样百出。当前官场“作秀”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文山会海秀”。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终日沉湎于文山会海中,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但却从不联系实际,不管落实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9.
从『会海』里解放出来□张世和“文山会海”是广大干部群众早已厌烦的痼疾,与改革的新形势格格不入,许多机关一再高喊“搬文山”、“填会海”,可就是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原因是某些领导干部长期以来养成了开长会、讲长话的习惯,本来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话,非要天南地北...  相似文献   

10.
“文山会海”何时能够破解?又由谁去破解?中央八项规定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文山会海是对当今社会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一种讽喻。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精简会议,但在现实生活中,文山会海仍屡屡存在。在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文山会海现象不但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加大了行政成本。据统计,由于频繁出席、参加和召开会议,某县平均每个乡镇每年花掉的文件和会议费用达两万元左右,同时还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其次,影响了领导干部抓学习、搞调研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疲于应付会议,许多领导无暇加强自身学习,更无力下基层搞调研。第三,文山会海无形中助长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某些学校的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漂浮,脱离实际,沉溺于文山会海,习惯说官话套语,工作中假、大、空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脱离教师,不能为教师服务,以致工作没有实效,流于形式。因此,要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经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共同努力,“文山会海”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这就是领导“陪会”现象日益盛行。在一些地方,不论大会小会,什么内容,总要邀请“四大家”领导参加,似乎只有这样,会议才够规格,气氛才够隆重,领导才够重视。虽然主席台上坐了一大排,而讲话的只有一两个,其他的同志大多是“凑数”、“陪会”。也有的领导打心眼里愿意“陪会”,逢会必到,到会必讲,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权威、尊严。  相似文献   

14.
有些党员干部天天忙里忙外,却还是受到老百姓的埋怨。这种主观付出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是党员干部没有把工作干到“点儿”上“,迎来送往”地忙“,文山会海”地干,没有读懂“群众的期待”。服务群众就要从群众需要出发,党员干部要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做起,尤其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要真正问需于民,改进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党建信息     
去年,通江县委、县纪委把整顿会风纳入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了五项制约措施,收到明显成效。 一、审批制”。凡召开全县性大会,须经县委统一审批,严格控制规模,压缩“陪会”人员,精简讲话材料,避免文山会海。 二、“迟到席”。在会场特别显眼的  相似文献   

16.
开会之道     
《廉政瞭望》2012,(6):20-23
文山会海这档子事,无论纵横,都能寻着点痕迹。  相似文献   

17.
谷长春 《新长征》2007,(5):64-64
这些年,一再号召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求树立求真、务实、高效的作风,进行过教育,开展过批评,也曾多次制定减少会议、限制文件、简化接待礼仪之类的“硬性”规定.决心不谓不大。然而.做虚功搞繁琐哲学之风,文山会海、繁文缛节等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并没有根本转变。我想,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化了的工作方式所产生的巨大惯性使然。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张“明白卡”、10项具体事,使葫芦岛市连山区的乡、村干部卸下了沉重的负担,轻装上阵安心工作。“‘明白卡’明确了哪些事项乡、村干部必须做,哪些事项可以拒绝。比如,有的会议我就可以不参加。”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党委书记杨震说,葫芦岛市为基层干部减负,仅削减文山会海这一项,一周就为他节省出20个小时,这些时间用在了抓项目、抓生产、为群众办实事上,减的是负担,增的是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根治“文山会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风和文风,历来联系着党风和政风。近年来,虽然各级领导和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文山会海”问题。为什么各地会出现“文山会海”呢?究其原因,一是名利思想作怪。一些领导干部指导思想不端正,作风不扎实,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出名和捞政绩上,热衷于抓一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二是衡量政绩的工作标准不明。由于对衡量领导工作的成效缺乏明确的标准,往往是看轰轰烈烈的活动多,看实实在在的落实少。三是领导把关不严。不少地方和单位对会议、文件的限制措施不力,统筹协调不够。往往是从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20.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领导干部没有深厚坚实的理论修养,就很难具备优良的作风。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市委学习中心组在理论学习中重点抓住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这一主题,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取得了好的成效。(一)从查摆问题入手,深化对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为了增强“改进作风,从我做起,从平时点滴做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我们从查摆问题入手,发动大家查找市委领导班子和个人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家充分肯定成绩,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虚”,表现在“文山会海”多,“以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