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山舰是以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一代名舰,曾经历中国近现代史上护国讨袁、孙中山先生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武汉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抗击日军机群的战斗中,其舰体受重创后沉入长江金口水域,舰长萨师俊等25名官兵也壮烈殉国。可以说,中山舰是“半部近现代史”、“一部爱国主义教科书”。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知道得最多的是沉没在长江金口水域的中山舰,而对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墓地的确切位置却因年远失记而语焉不详。作为中山舰抗战殉国地的金口镇,我们在全面启动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工程建设中,也和一些热心人一起,怀着对中山舰及其抗日阵亡将士无限崇敬、无限缅怀的心情,对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墓地进行了艰苦曲折的寻访工作,终于找到其确切的位置,重新拾回了这页珍贵而沉重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武汉,我们终于见到了令人魂牵梦绕的中山舰。它那饱经沧桑和战火的斑驳、负伤的舰体仍以原貌高高地挺立在船厂维修台上。参观者络绎不绝,围着它转了一圈又一圈,希望看出它的神秘、庄严和光彩。船尾两侧的铜铸正楷“中山”二字,凝聚着全中国人民的敬意。 中山舰,服役25年,中经多次政治风云,特别是1922年孙中山避难和1926年“3·20  相似文献   

3.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诬蔑国民党海军局代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指挥的中山舰要炮轰黄埔,共产党要暴动,借以宣布戒严,派兵逮捕和监视共产党人,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办事处,从而在广州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拉开了蒋介石集团反共分裂的序幕。中山舰事件发生至今已70多年了,然而该事件扑朔迷离,它的许多疑团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是武汉抗战60周年,也是一代名舰中山舰遇难60周年。10月24日,来自加拿大、日本和海峡两岸的140余名学者在武汉市湖北大学聚集一堂,举行纪念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对武汉抗战与中山舰举行研讨会尚属首次。此次研讨会是武汉地区史学界继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后一次高规格的盛会。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中山舰,相信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1926年,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扩张势力,逮捕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中共党员),并迫使中共中央向其让步,为其后来公然发动"清共"埋下伏笔。事件前后的中山舰到底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悲壮往事,值得后人去追寻。舰名更易:从"永丰"到"中山"中山舰的前身为永丰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王朝为重建海军以加强国防,决定再次购买军舰充实海军实力。1910年,清政府派遣海军  相似文献   

6.
金口,武汉市区上游30公里处的一个小镇,赤矶山与纱帽山、槐山与大军山分别扼守长江南北两岸,形成军事上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先后发生吴孙策进击黄祖、晋司马伷出兵平吴、清夏逢龙两战官军、太平军三过其境、民国国民革命军渡江、美军飞机袭击驻镇日军、以及国民党军张轸部起义等重大兵事。最引人注目的战斗是1938年10月中山舰在这里与日军飞机的一场鏖战,中山舰含恨长眠于这里的长江水底。 1996年11月12日下午,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来宾,顶着濛濛细雨,参加中山舰打捞开工仪式。下午3时半,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宣布中山舰打捞  相似文献   

7.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收藏有两份与中山舰事件有直接关系的小册子:《校长宴会全体党代表训话对中山舰案有关系的经过之事实》和《中山舰案报告书》.在这两份文献中,作为中山舰事件重要当事人的蒋介石和李之龙对事件过程有着截然不同的描述. 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要求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选择退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相似文献   

8.
中山舰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10月24日下午4时30分,一 代名舰中山舰在抗日的烽火中被日机 炸沉在长江里。"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 往事泪长流"。中山舰沉没了,但中山舰 所体现的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英雄气 慨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没 有沉沦。1997年,国家花巨资终将其打 捞出水,这绝不是因为中山舰本身有什 么特别,而是因为她高扬着一种伟大的 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山舰事件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综述,并提出中山舰事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是国共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开始崛起,并以比老右派更激烈、更毒辣的手段向共产党发起进攻。从此,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联合控制国民革命领导权的局面再也不复存在,国共两党之间产生的裂痕再也无法消弥。由于这一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人们在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总是将它作为一个典型事例来举证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认为这是陈独秀继国民党二大的大让步之后,对国民党右派的第二次大让步,所谓“军事上的大让步”。①指责陈独秀在中山舰事件上对蒋介石让步的理由是:陈独秀不主…  相似文献   

11.
话说中山舰     
据近日一些报刊称: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代名舰中山舰的修复保护工程己经在武汉竣工,待水上专用设施建成后,中山舰便可“坐”上船坞、巡展各地,供人们参观与景仰。中山舰在其服役的25年中,曾先后经历了孙中山领导的两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广州3.20事件” 和武汉保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与"中山舰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宇 《广东党史》2003,(3):47-50
1926年3月2O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又称“三二○事件”)。从此,国共两党的关系急剧恶化,最终拉开了“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的序幕。“中山舰事件”的发动者究竟是谁?对  相似文献   

13.
提起李之龙,人们很自然地会将他与中山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他是“中山舰事件”的一个主要当事人的缘故。然而,作为共产党员的李之龙在当上中山舰长之前和在“中山舰事件”之后,又是怎样的人呢?一、从“不安分”的学生到“不安分”的共产党员李之龙,1897年12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杜家窑乡李家村。他的祖辈都是农民。李之龙7岁后随父亲来到武昌,在两湖师范小学读书,第二年秋天,考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英语科。当时袁世凯已经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并开始在湖北等地残害革命志士。年轻的李之龙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非常…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时期,苏俄在华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同蒋介石的关系比较复杂,此种关系经历了一个由融洽、破裂到对立的发展过程。中山舰事件之前,鲍罗廷把蒋介石看成“好朋友”。直到中山舰事件前夕,鲍罗廷在北京向苏俄观察团团长布勃诺夫提供的报告里,仍把蒋介石的第一军排在“可靠的”序列之中。中山舰事件后,鲍罗廷觉得蒋介石对他的态度大有今非昔比之感。此后,鲍罗廷一  相似文献   

15.
说到中山舰,相信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1926年,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扩张势力,逮捕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中共党员),并迫使中共中央向其让步,为其后来公然发动“清共”埋下伏笔。事件前后的中山舰到底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悲壮往事.值得后人去追寻。  相似文献   

16.
1926年3月18日,时任黄埔校长的蒋介石与军校内孙文主义学会蓄谋,在蒋结拜兄弟欧阳格(时任海军学校教育长),以学校驻省办事处名义,命令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中山舰至黄埔港待命.当中山舰开至黄埔后,蒋介石竟否认有过调令,竟诬称中山舰擅入黄埔,是“共产党员阴谋暴动,要推翻国民政府”.并于20日晨3时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了李之龙,并拘捕了黄埔学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部共产党员达40余人,解除了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并将第一军党代表周恩来软禁起采,逼迫其为首的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中山舰事件”.中山舰,原称永丰舰,是清末(1910年)由海军大臣载洵与海军统领萨镇冰在日本三菱工厂订购的一艘护卫舰.  相似文献   

17.
从1966年4月5日到1988年5月3日,有关部门对“中山舰”进行了多次探测打捞,然而时至今日,这艘富有传奇色彩的战舰依然沉匿江底,难见天日。 饱经忧患“中山舰” 1938年秋,与一代伟人孙中山结下不解之缘的“中山舰”奉命调入长江,阻止日军炮舰沿江西进。10月24日,“中山舰”在距武汉25公里的长江金口水域巡防时,发现10多只军火运输船正遭到6架日机的轮番轰炸,于是与友舰“江陵号’”一起炮击敌机。激战中,敌机虽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武汉抗战和中山舰遇难60周年,湖北大学、海峡两岸关系与国共关系研究会(筹)、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和武汉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了题为“纪念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湖北大学举行。来自加拿大、日本和海峡两岸的140余名专家、  相似文献   

19.
王平  林红华 《党史天地》2006,(11):41-43
因“中山舰”事件而闻名的历史当事人李之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尽管“中山舰”事件的真相至今仍然扑朔迷离,但在中共党史上,一般都将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逮捕舰长共产党员李之龙看成是蒋介石第一次公开暴露其反共面目,独揽党政军三权于一身的一次“反革命政变”。李之龙最后死于国民党的反共屠刀下,而在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却未能获得“烈士”的称号,这必然会引起世人的极大疑惑。本文根据原始档案及相关资料,披露建国初期李之龙遗属向政府申报烈士及有关部门审核意见之内幕,以期对了解李之龙“烈士”悬案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1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一手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这是一次不流血的反革命政变。 这年2月26日,蒋介石突然扣留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王懋功,第二天将他押送出境,改派自己亲信刘峙担任卫戍广州的第二师师长,首先清除他实施反革命的后顾之忧。随后,3月中旬派黄埔军校驻省城广州办事处主任欧阳钟手执他的命令,通知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速派有战斗力的军舰到黄埔听候调遣。当李之龙派中山舰开到黄埔后,立即谣言四起,说是要劫持蒋介石等等。3月19日晚上8时,蒋介石派人密邀亲信阵肇英、徐桴、欧阳格“筹商对策”。经过一番密谋,蒋介石于次日凌晨以“共产党阴谋暴动”为由,在广州卫戍司令部宣布紧急戒严,占领海军局,扣押中山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