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法国“兰堡”号油轮爆炸、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菲律宾南部城市三宝颜连续发生爆炸等恐怖事件接连发生,使人们不能不提心吊胆:下一次爆炸会在哪里发生?虽然恐怖主义活动就像过街的老鼠一样,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打击,但是恐怖事件还是不断发生。未来有可能还会发生恐怖事件。但不管它发生在哪里,最近恐怖活动凸显出的一些新动向还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腐败现象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虽然喊打的声音不小,但喊者的心态未必相同。有的人抄起木棍,狠打下去,大有不打住老鼠绝不甘心之势。有的人则是助一声威,发一声喊,打得住老鼠,抑是打不住老鼠,也就不多管了。有的人则是看到别人打老鼠,不得不喊打老鼠,否则怕别人疑。:他和老鼠有什么亲政。毕竟,打老鼠的声势是造起来了,只是,还有一种伪装巧妙而危害极大的鼠害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这就是普遍存在的借为集体谋利,实则中饱私囊的违纪违法腐败现象。从表面现象看,个人违纪违法,揩国家或集体的油,忆了自己,损公肥私,…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成语,每以蕴含其中的睿智与幽默启迪世人。但对它的理解,有时也不能太死心眼。“投鼠忌器”这句成语,从字面看,是说对于依傍在器物旁边的老鼠,既要打,又切忌伤了那“器”。哪位若认死理硬“抬扛”,一定会说:这不太难为了投手吗?再说,老鼠纵然狡黠,谁又见过它会以某种器物为屏障,来逃避人们的打击呢? 其实明眼人知道,“投鼠忌器”  相似文献   

4.
老鼠如“黑潮”般滚滚而来,人们火烧、驱打、水灌、投毒,全力阻击……美国好莱坞灾难片中虚构的场景,在鱼米之乡洞庭湖边竟成现实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报纸、电台时披露,电视屏幕上也常有曝光。 “杜绝一切伪劣商品”,这是消费者的一致要求,有关部门也早已三令五申,可令人遗憾的是,伪劣商品还是禁而不绝。其原因主要是伪劣商品这只“老鼠”在“过街”时,喊打者居多,其打者太少,以致在“人人喊打”声中,非但未损一根毫毛,反而养得“身强力壮”,以致“繁殖力”特别强的缘故。 古语云:“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汉·桓宽《盐铁论·后刑》,见《中国古代名句辞典》第972页),这话极有道理。对财迷心窍、经营伪劣商品的坏人就是要坚  相似文献   

6.
秋风 《党政论坛》2009,(22):55-55
害虫弹 “害虫弹”会让敌方士兵染上一种独特的气味——一种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性荷尔蒙。大黄蜂或老鼠闻到这种气味后,就会将他们误认为是异性,进而对他们实施难以忍受的骚扰。这种化学武器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成千上万的大黄蜂和老鼠蜂拥而至。这样一来。阵脚大乱的敌人根本无法专心防御。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风,老鼠儿子会打洞”,从遗传学上讲,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样,基因也能对人和动物大脑中最基本的学习和记忆机制的效能起到决定作用。来自中国的华裔生物学家钱卓博士所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已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一批高智商的聪明老鼠,这是科学家首次取得这样重要的科研成果。这一重大突破于9月2日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后,立即引起美国各界的广泛兴趣。有美国学者评论说,这一科研成果可以同英国克隆出“多莉羊”相媲美,为人类揭开神秘而黑暗的大脑基因活动,打开了一扇天窗。为了…  相似文献   

8.
三、老鼠困毙与“度”的把 握。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当小老鼠能力所及的跳高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小老鼠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与往常一样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从此小老鼠再也跳不到缸外了。当缸中的米吃完后不久,老鼠便困死于缸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超越了事物原有的“度”,事物将会发生质的变…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9,(11)
<正>我12岁时候,家里有个小二胡在墙上挂着。我大哥、我二哥都是在业余剧团拉弦的,他们是业余剧团的骨干。在业余剧团,他们一唱戏,我就在边上站着看,一场不落。后来我跟我哥说:"你们都会拉了,我也学学这个弦。"我就把小二胡拿下来了,里外弦一逛,手指头一按,就能按出点来了。打那以后,哥哥告诉我几个点,我就按路子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我很快就会拉了,打那以后我就拉二胡了。  相似文献   

10.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编制“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中长期规划;都在下大力降低通胀,克服经济过热,实现经济“软着陆”.为此,调整经济结构,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被顺理成章地提到政府工作日程上.这是一场攻坚战,议了多年,看得明明白白,不打不行;一朝全线展开,打得既苦且累.从下到上,人们深感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卡在哪里了,长此下去会是什么局面?日前,记者参加一个讨论会,与杨启先先生不期而遇.杨先生是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中国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4,(4):34-34
很多人知道我喜欢金庸的小说,更喜欢风清扬.如果一个人一旦成为武林高手,围绕在他周边的人就会很多,这些人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敌人.朋友与敌人天下把我当对手的人很多.我认为这个对手最有价值的事情是能够让你成长,让你的客户成长;与此同时,你的对手也变得聪明了,也在不断成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最怕的是“蛮打”.如果一个拳师碰上一个蛮师,你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一个拳师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  相似文献   

12.
1.看见人家墙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2.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也是一种善良。3.看见劫匪,如果不能挺身而出,那么悄悄打个110也是一种善  相似文献   

13.
进与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它,对于正确地观察当前的形势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一、退是为了进生活中以退为进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为了打得更有力量,人们一般是先把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跨一道较宽的横沟,也先退几步,然后助跑,一跃而过。这说明,局部的退,正是为了全局的进,没有退,也就没有进。  相似文献   

14.
不平则鸣,是一个人正义感和勇敢精神相激的结果,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德。鲁迅先生把对吃人旧社会的满腔不平,化作匕首投枪之“鸣”,撕破漫漫长夜之一角;闻一多愤国民党反动派打内战搞独裁之不平,拍案而起,一鸣竟成为流芳百世之绝唱。不过,也有些“鸣”有点离谱。黑旋风李逵,误听  相似文献   

15.
三、老鼠困毙与"度"的把握.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古时候中国以外的地方,拥有一件瓷器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因为这种看着漂亮但却碰不得的娇嫩玩意是从千万里之外的中国运来的。洁白的瓷器在欧洲当时干脆就被叫做"白色的黄金(white gold)"。瓷器在当时的中国是普通的日用品,但在欧洲还是绝对的奢侈品,当然在现在的欧洲也成了日用品,这种从奢侈品到日用品的转换的动力其实是来自咖啡。欧洲人开始喝咖啡之后就发  相似文献   

17.
从老鼠瓜果实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就提取条件以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鼠瓜果实红色素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食用天然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76年,我在北京军区陆军38军114师342团3营7连担任炮排排长.当年我们连队在河北定县疙瘩头村团里的农场驻守. 7月27号那天晚上,感觉和往常很不一样,天气异常闷热,雾气沉沉的,憋闷得喘不上气.前半夜根本无法入睡,人莫名其妙地发慌.特别是农场的老鼠也和往常不一样,不停歇地奔跑,像是要发生老鼠大战一样.此时,谁也想不到这是一场特大灾难即将来临的先兆.  相似文献   

19.
柳萌 《民主》2010,(3):49-49
<正>腾出一定的时间休闲,正在被更多人所接受。寻找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对于每个年龄段的人,我以为都很有必要很有益处。可是认真地问一句:您会休闲吗?不知道被问的人会怎样回答。做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休闲有着一定文化含量,更考验着人们的养生智慧,会休闲的人身和心都会放松,不会休闲的人身累心也累,所以千万不可把休闲变成"闲休"。  相似文献   

20.
曾巧智 《学理论》2010,(24):226-228
众所周知体罚自古以来就与教育形影相随,无论是国内外皆是如此。在古代阶级社会中,缺少儿童的权力保护慈识,又无相关的法律条文来保护受教育者的相关权益,人们往往把体罚当做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或者把两者模期笼统地混为一体。在中国出现过“棍棒出孝子”“儿子不打不成材”等耳熟能详的有关体罚的话语,而在古埃及、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中体罚也是司空见惯。时至今日很多国家法律都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学生,然而体罚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也还是偶尔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