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70年的长期合作与磨合,中日经济关系已然形成互惠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但仍然存在相互投资不均衡、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在全球变局背景下,作为主要参与力量,中美日的大国关系变化也将影响中日经济走向,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将对中日经济关系产生正向影响,美国的战略收缩也在改变着日本的战略选择。另外,新时代为中日经济合作开辟新天地;中国实现新时代战略目标需要借鉴日本经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新平台。整体来看,近中期的中日经济关系将保持稳定甚至较快发展,中日两国也将在全球价值链、节能环保、共同应对老龄化等前沿、重点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在全球变局下,中日经济关系会遇到各种挑战,但仍将保持健康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展望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是中日友好的原则将维持, 因为中日友好符合两国的 根本利益。二是矛盾与合作并存将是两国关系的基本特点, 中日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将继续发生变化, 新的方式将在长期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 直至相对稳定。三是两国关系的发展 将受众多国际因素的制约, 主要有:中美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东盟的崛起和朝鲜半岛局势等;亚太多 边合作的发展将使中日关系从封闭型体系走向开放型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对东亚经济合作、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在中日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我国却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总价格贸易条件和中日双要素贸易条件将得到改善、比较价格水平将得到提升,同时也将促进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从而改善我国在中日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但也应积极防御汇率双向浮动给中日贸易利益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老挝地处中国西南和东盟的结合部.老挝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既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又是东盟的合作伙伴.在即将形成和发展的东南亚共同体中,老挝将成为其北部的前沿和窗口.老挝又是东南亚地区水电和其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穷国.在未来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共同体的经贸关系发展中,老挝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类正迈向21世纪。在新的世纪,亚洲将向何处去?亚洲与中国在世界发展全局中将起何种作用?目前众说纷纭,深为世人所关心。世界知名的未来学家,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其新著《亚洲的大趋势》中明确认为:"世界的轴心已从西方转入东方","21世纪将成为亚洲世纪"。他并且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跨进了一个结构性调整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整个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将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将趋居更重要的地位;而在笫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内部,基础工业(化工、钢铁等)的地位在下降,加工工业将成为主体。此外,在以往被有些人认为是纯消费的第三产业中,面向制造业的情报,技术咨询部门成为增长最快的部门;在民间设备投资结构中,提高生产能力投资虽占主要地  相似文献   

7.
次区域合作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越南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有海陆相连的国家,区位优势独特.因此,越南将在中国与东盟的次区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实际上,越南已经在中国-东盟的次区域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西要加强与越南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东盟的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8.
力量对比决定了美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由于其他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在增长,尤其是某些地区大国正在崛起,美国“独霸”的局面将被打破。今后一个时期的大国关系将是斗争中有合作,合作中又有斗争。  相似文献   

9.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上个月宣布 ,将向中西部地区已经在建的78项工程投入300亿元。还有10项工程将马上动工 ,以启动西部大开发计划。另外5项规模更大、期限更长的工程亦在准备中。在这批工程中 ,最重要的是一项被誉为“超级工程”的管道工程 ,它将把位于中亚边缘地区的新疆的天然气送到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该项目将耗资1200亿元 ,其投资规模之大仅次于长江上巨大的三峡工程。该天然气管道将是把中国西部三大天然气生产省份四川、陕西和新疆 ,同已实现工业化的东部地区联系在一起的全国天然气输送网的组成部分。据认为 ,这些将把中国东…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中日两国在各自经济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合作,贸易结构趋向成熟,并形成了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共存的格局。然而,由于中日两国的战略目标、发展趋势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差异,使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双方的不和谐音将会加剧,竞争摩擦、矛盾将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催生世界多极化趋势更为明显,这种变化对中日美三国关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既促成新的合作动力,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在能源、气候等问题上,如果不合作,将给三国乃至世界带来灾难;金融和经济相互支撑的结构关系,需通过合作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支持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立场,将使三国在东亚共同体成立方面的分歧得到协调;面对各国外交任务的变化,中日美关系将更加务实。然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也使中日美关系处于重要的转变过程中,三国关系的不稳性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3.
已经提上日程并具有宏伟前景的图们江地区开发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经济区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图们江地区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并将成为东北经济区缓解进出口运输紧张局面和发展国际运输的重要据点。但是目前图们江地区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应抓紧解决该地区开发中几个瓶颈性、先决性、牵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21世纪是亚洲崛起的世纪,那么东北亚地区在亚洲、在世界都将是率先崛起的地区。在未来二三十年,世界经济将会出现这样的格局: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占第二、第三位的将会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国和日本,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也将会有两个在东北亚——俄罗斯和韩国。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26日,德国联邦议院在万余名示威者的抗议声中,以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决议,修改基本法中有关避难权的条款,规定凡来自欧共体国家和“安全的第三国”的难民一律予以遣返。这样,外国人进入德国要求避难将更加困难,难民大量涌入德国的势头将受到控制。现将有关情况作一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的胜利将使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更加膨胀,其单边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强,冷战后出现的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将可能遭受挫折。但这场战争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国际力量对比,世界多极化仍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0年7月,蒙古人革党在选举中战胜“民主联盟”,集总统、议会、政府权力于一身,奠定了执政的坚实基础。人革党上台后,蒙古内外政策将保持总体框架不变,但也会有所调整:对内,人革党将回到稳妥渐进的改革道路上,将发展经济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外,将重新重视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关系,中蒙、蒙俄关系可望得到较大发展,同时也不会放弃多支点、全方位的外交战略。人革党将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王郦久 《和平与发展》2012,(1):16-19,67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俄三边关系进入以合作为主的新阶段。在普京重新出任总统后,美俄能否在欧洲反导问题上形成共识,将成为影响美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中美俄三边关系将会是各国在争取自身战略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妥协,将彼此间的竞争控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基于美国实力相对衰弱、俄中实力上升、解决全球性和地区问题上需要合作等因素,三国关系仍可能以继续保持建设性合作的基本态势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在2012年美国大选中再次胜出,但其第二任期仍将面临争取美国经济脱困、弥合政治分歧和调整对外政策的挑战。预计未来四年奥巴马政府对内将继续强化政府管理经济、协调社会分配的职能;社会议题上则推进自由主义。外交上,奥巴马将继续推进和调整美国对外战略的“再平衡”,重点依靠“巧实力”构建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秩序,其对华政策则将表现出在维护双边关系稳定中对华更加谨慎,在寻求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中适度强调竞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15年9月19日,在日本国内数十万民众的抗议声中以及在中、韩等周边邻国的严重关切下,日本安倍晋三内阁一意孤行,通过了"新安保法案"。被日本抗议民众称为"战争法案"的"新安保法案"将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从根本上重塑日本的安保政策。"新安保法案"在日本国会的通过,不仅撕裂了日本国内社会,而且随时有可能将日本拖入战争的边缘。同时,该法案的出台与实施将改变东亚的局势,深刻地影响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