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盼水     
10年前,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水污染之首的辽河,被国务院列为当时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工程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10年的努力,辽河治理初见成效,但是辽河干流、支流仍然存在严重的污染。2006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中国工程院汇报时强调指出,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解决松花江、辽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2月中旬,国务院即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表现在"三个高峰"同时到来:一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已经到来;二是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国家环境安全受到挑战;三是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而相对于其他污染因子,水污染问题又最为突出、最为紧迫。在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时期,辽河治污也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06年2月,在辽宁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41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综合推进辽河污染治理工作。有专家甚至指出,辽河不清,辽宁难兴。辽河流域治理关系到辽宁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福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辽河流域一定会重现蓝天悠悠、碧波荡漾、鱼儿起舞、鸟儿欢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2.
10年前,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水污染之首的辽河,被国务院列为当时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工程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10年的努力,辽河治理初见成效,但是辽河干流、支流仍然存在严重的污染。2006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中国工程院汇报时强调指出,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解决松花江、辽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2月中旬,国务院即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表现在"三个高峰"同时到来:一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已经到来;二是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国家环境安全受到挑战;三是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而相对于其他污染因子,水污染问题又最为突出、最为紧迫。在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时期,辽河治污也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06年2月,在辽宁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41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综合推进辽河污染治理工作。有专家甚至指出,辽河不清,辽宁难兴。辽河流域治理关系到辽宁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福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辽河流域一定会重现蓝天悠悠、碧波荡漾、鱼儿起舞、鸟儿欢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3.
10年前,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水污染之首的辽河,被国务院列为当时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工程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10年的努力,辽河治理初见成效,但是辽河干流、支流仍然存在严重的污染。2006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中国工程院汇报时强调指出,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解决松花江、辽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2月中旬,国务院即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表现在“三个高峰”同时到来:一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已经到来;二是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国家环境安全受到挑战;三是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而相对于其他污染因子,水污染问题又最为突出、最为紧迫。在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时期,辽河治污也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06年2月,在辽宁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41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综合推进辽河污染治理工作。有专家甚至指出,辽河不清,辽宁难兴。辽河流域治理关系到辽宁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福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辽河流域一定会重现蓝天悠悠、碧波荡漾、鱼儿起舞、鸟儿欢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4.
正辽河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其生态过去一度被严重破坏,水质严重污染。"九五"期间,辽河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到2020年年底,辽河的优良水质比例达74.4%(国家考核目标为51.2%),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考核评定为"优"。  相似文献   

5.
10年前,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水污染之首的辽河,被国务院列为法时国家重点治理的 “三河三湖”工程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10年的努力,辽河治理初见成效,但是辽河干流、支流仍然存在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日前,国家环保部等六部委验收后批复辽宁:辽河达到摘帽预期目标。重度污染多年的辽河流域在"三江三湖"中将率先摘掉重污染帽子,干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四类水质标准,辽河保护区内已形成了500公里的生态廊道,植被覆盖率由13.7%提高到63%。  相似文献   

7.
辽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将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和蓝天工程、农村环保工程作为今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辽宁环保大事主要是"抓两城",实现"三点突破",全面实施"五大工程",解决"一个难点""两个难题"。"抓两城"即环保模范城、生态示范城;实现"三点突破"即在污染减排、辽河治理、大气治理上  相似文献   

8.
领导视窗     
黄河污染首次超过淮河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在今年5月8日至5月下旬对甘肃、宁夏等地进行检查时发现,尽管黄河流域各省区在治污与节水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劣五类水体占三成左右,水体已经失去使用功能,成为有害的脏水,连农业灌溉都不行,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依次是海河、辽河、黄河和淮河。据悉,这是黄河污染首次超过淮河。目前,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污水排放总量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平均20亿吨多一点激增至现在年排放达到40亿吨上下,几乎增加了一倍;每年化学需氧量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开班式上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该研究班结业式上强调,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  相似文献   

10.
朱江 《当代贵州》2014,(21):32-33
正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几乎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多数发达国家是在严重污染事件发生后才着手治理环境。经过治理,虽然环境明显改善,但治理成本远远超过创造的财富。有些地方,重度污染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英国是最早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伦敦在很长一段时期是著名的"雾都"。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经历之一,当时的烟雾污染造成数千人死亡,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而现在如同仙境一般的瑞士日内瓦湖,曾经也"面目可憎"。上世纪60年代,家庭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湖中,周边农林业大量使用农  相似文献   

11.
为何水污染如此触目惊心?为何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这成为今年“两会”代表的热门话题,人们不禁要问——水质污染这么严峻“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仅北方一些缺水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而且在南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安徽省水利厅厅长吴存荣深感忧虑。据水利部统计,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40亿吨。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而全国农村中约有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  相似文献   

12.
任伟 《学习月刊》2013,(5):10+32
新年伊始,中国中东部各地就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一时间,雾霾、PM2.5"爆表"成为坊间热议、微博热门话题。此外,各城市多处频繁出现地陷,化工管道爆裂引发的水污染等一系列事件,不禁引发人们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强环境治理,反思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省政府治理保护辽河的战略部署,铁岭市积极安排落实辽河治理保护工作任务,举全市之力治理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辽河保护区工作实现重大决定性进展,生态得到恢复,摘掉了辽河重度污染的帽子,辽河已经焕发生机。治理成果生态封育——2010年划区设局以来,全市共收租辽河滩地18万亩,全部进行自然封育。河道治理——完成典型护岸2处、1.6公里,重点弯道治理8处、4.8公里,一般岸坎89公里;治理险工险段16处;完成河道清淤42公里。综合执法——全市封闭清理砂场89个,清理砂堆95处、  相似文献   

14.
论构建流域跨区水污染经济补偿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流域跨区水污染经济补偿机制,是流域水污染治理外部成本内在化的客观要求,是保障流域下游地区政府环境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生态环境行政区分包治理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流域跨区水污染经济补偿应当以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是否超过Ⅲ类为依据,以下游地区治理超标水质成本为标准。流域跨区水污染经济补偿机制主要包括区际协调机制、污染损失评估机制、补偿资金的筹集机制和水污染应急处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辽宁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碧水工程"扎实推进,工业点源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生态治理三大工程的实施以及438个水污染治理项目的运行,推动了辽河流域水质稳步改善;全省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60座,实现了所有市县全覆盖,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排名第七位。"蓝天工程"强力推进,全  相似文献   

16.
正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此为辽宁得名之始,寄托了人们对于"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的向往。在新的历史时期,"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则把辽宁的内涵阐释得更为深刻,十六字的表述语是对辽宁厚重历史文化的全面凝练与升华。"天辽地宁"是对辽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古代文化的凝练与升华辽宁位居中国东北,属山水形胜之地,长白余脉不减巍巍霸气,辽河曲走滋养沃野千里。优越的自  相似文献   

17.
犤案例犦承载全国六分之一的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是我国投入最多、实施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上世纪90年代初,淮河水污染日甚一日,不仅对流域水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严重影响全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1994年6月,国务院专门召开淮河水污染治理会议。随后颁发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暂行条例》,这是迄今我国为单一河流水污染治理制定的惟一一部法规。以此为契机,中央、苏、鲁、皖、豫四省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高投入、大规模治理淮河水质污染。仅“九五”期间国家安排的淮河治理项目就有200个,总投资120亿元;莲花味精、丰原集团等千余家…  相似文献   

18.
正田博,男,汉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5月出生,199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辽宁北方环保集团副总经理、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副主任、辽宁省辽河流域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辽宁省污水管理中心主任等职,现任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2021年获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9.
据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已属中度污染,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巢湖水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以来,辽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连续五年超过20%,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十二五"时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目标,必须构建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辽宁居民收入水平。要完善协调推动机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完善农村发展机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要完善低碳环保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