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在我路经巴黎期间,一位大学同学约我去游览比埃夫尔雨果文学之家。 维克多·雨果是大文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世人皆知的不朽巨著。为了重温这部著作的动人故事,在出游之前,我再一次来到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塞纳河  相似文献   

2.
书,既要泛读,又要精读。这要看个人爱好,也要看什么书和什么人读。我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也佩服学究们把历史事件“研磨”成粉末,再“还原”,我还享受央视名嘴信手拈来的各种典故,还有法国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对“高老头”入木三分的刻划,  相似文献   

3.
<正> 如果《巴黎圣母院》换个书名,比如叫《四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什么的,说不定就成了如今书店的畅销书了。雨果的这部小说在人物安排上确实不能不说是用心良苦的。小说通过副主教克罗德、诗人甘果瓦、畸形儿加西莫多以及侍卫长法比这四个男人对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尔达的“爱”,展观了这种四种人在爱情上表现上的真假善恶,并通过这四种爱的对比,界定了情欲、婚姻、爱情的美丑界限。侍卫长法比是爱斯梅哈尔达唯一心爱的人。法比虽然外表风流潇洒,英俊健美,如同太阳神一般,他爱美丽的爱斯梅哈尔达,但更爱表妹的“一笔诱人的嫁妆”,他口若蜜糖,却用同样的辞令向两个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法国大作家雨果为巴黎圣母院此类古老建筑所构成的独有魅力而发出的这句著名慨叹,每每为后人所引用。的确,建筑的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小而言之是一座城市,从大处说是一个国家特别是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国家的进步、文明韵律的显现。但在赞美建筑的同时,有一个问题须臾不能忽略,这就是建筑物中的消防设施问题。  相似文献   

5.
沈河清 《求索》2008,(5):171-173
刘震云早期的小说主要是对权力文化进行多层次的解读与批判,他“新写实小说”对权力文化背景下的乡村和城市的现实生活进行客观描绘.塑造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官人”形象。他的“新历史小说”则对历史形态中的各级“官人”形象进行勾勒,挖掘出人类历史生活中权力的能量,以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从历史层面对权力文化进行解读与批判,从而揭示权力对人性的异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0)
<正>为了突出美丑对比所产生的震撼艺术效果,雨果强化和夸张了美丑的对比,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都将"美"寓于"丑"之中,来表达他对于浪漫主义新文学的特别理解。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在文本的篇幅规模和流传范围来讲,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家无法与其相比的。本文拟从《巴黎圣母院》与《笑面人》入手,对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陈秋圻 《创造》2001,(5):26-27
云南省在提高城市化水平、加速城市化进程中,要把住宅意象放到构建城镇形象的突出地位。如何在居民住宅意象中体现云南城镇特色,应作为当前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住宅意象是城镇形象的题中应有之意   英文 architecture(建筑 )一词源于希腊文“第一、最重要”和“技艺”两个词组。几乎所有的西方艺术史著作都将建筑列在首位。文学大师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是人类用劳动创造的带有浓重文化、历史沉淀的文明。   住宅是建筑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民省 《前进》2004,(2):46-46
所谓权力道德,是支配权力运作和行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又反映着领导干部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认为:“政者、正也”。他把公正、正直看作是统治者最高的道德规范;还指出,“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中国古代廉洁被视为“国之四维”、“仕者之德”,其重要性被推到“为政之本”、“为官之宝”的高度。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消除权力腐败只…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把共产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反对用脱离现实的一切方法去理解共产主义,特别反对那种从原则出发的教条主义方法。因此,他们避免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一劳永逸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以及一种遥不可及的未来理想,而更愿意把共产主义当作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但并不是要一般地消灭一切“现存状况”,而是要消灭一切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存状况”。他们把“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当作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使“批判的武器”同“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把对现实所进行的无情批判同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从而开创了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0.
陈燕  张译文 《求索》2011,(10):205-207
文体艺术的嬗变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一个鲜明标志。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历程中追求“现代性”的表现分支,其在文体艺术上呈现出的特征也尤为鲜明的代表了部分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沈从文湘西小说在文体艺术上的最大表征就是其呈现的诗化文体。本文从湘西小说诗化文体形成的异域影响源以及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湘西小说诗化文体的具体表现这两个大的向度,阐释沈从文湘西小说诗化文体的“因”与“果”,意图揭示诗化文体在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被呈现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绝大多数的职务犯罪都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所为,但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原副镇长越泽恩在没有了镇长权力之后,仍然为行贿者牵线搭桥,从中捞了一笔。因其两次受贿40多万,日前被越秀法院一审判刑5年半。这则消息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过期”的权力怎么也能搞腐败?在我看来,权力也是有惯性的,就像汽车突然刹车总要再滑行一段距离一样,权力被叫停后其影响也不能马上消失。这种权力惯性,就是“过期”的权力吧。“过期”的权力,虽然失去了“大红印章”。但其长期运行所形成的“权力影响力”,却是一个谁也收不走的无形权杖。道德自觉我们不能指望…  相似文献   

12.
小说《红楼梦》中有三种邸报。一种是政府官报内参性质的;第二种邸报又称京报,是地方之官报抄本;第三种邸报则是私人订阅之“提塘小报”。这三种报纸客观上反映了“红楼梦时代”封建家族信息机制的特点:信息机制与权力机制高度一体。掌握信息特权就可以保证政治权力;而一旦优越的信息特权丧失,意味着家族在政治上的沦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90年代是一个文化解蔽的时代 ,在“众声喧哗”中主要存在三种话语 ,一种是以消费为指归的大众文化话语 ,另外两种是针对存在的体制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如果说 ,体制话语是“意识形态”话语的话 ,那么 ,不妨叫知识分子话语为“意义形态”话语。这两种话语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和要求。首先 ,在知识构成上 ,“意义形态”话语主要是依据知识本身的“内在理路”而生成 ,“意识形态”话语则是根据“外在需要”而构成。其次 ,在知识表现上 ,“意义形态”话语所体现的是一种“话语权力” ,而“意识形态”话语体现的则是一种“权力话语”。在…  相似文献   

14.
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般认为在这句话里表达的意思是权力必须有某种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由这句名言我们开启的制度设计是权力应有所约束。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许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停留在权力必须约束,停留在权力必须监督。事实上,这句名言中的“权力”如何界定?“腐败”如何界定?“绝对”如何理解?为什么权力天生具有腐败的倾向?为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都市小说“病相”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都市小说中大量的关于疾病的意象,不单纯是人物生理上的一种疾病,它们是作家运用隐喻这一艺术思维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意象,它们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价值判断。本文所关注的是沈从文都市小说中的疾病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隐喻意义。一沈从文笔下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病态的意象化的城市。肺结核、精神病、失眠症、肥胖症、性无能、神经衰弱等是他都市小说中人物的常见病。在沈从文看来,“城里人与病人是同等意义的。”[1](P91)在小说《三三》中,沈从文曾借人物之口说:“城里人欢喜害各种病,所以病的名字特别多。”在其它时评性的文字中…  相似文献   

16.
论权力寻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顺发 《湖湘论坛》2002,15(5):40-41
权力寻租源于寻租活动,它是在权力对资源扭曲性配置前提下的一种权力行为的买卖活动。要遏制这一“活动”,本文提出应采取权力制衡、资源配置市场化、增强决策透明度等措施。(一)“权力”,英文“power”,是个专用名词,往往同职权、官位联在一起。不同的社会以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国家,其权力产生的方式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从人民中产生,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各权力的执掌者是人民所赋予权力的委托代理者。这一委托代理者,我们通称为官员。人们知道,官员是执行民意,并由民众委托执行民众赋予的权力的人。在民众与官员之间…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5,(4):61
4月10日,北京“晒”出两张市级“权力清单”,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两类“政府权力”均通过首都之窗网站统一向社会公示。这意味着,北京市级部门两类行政权力的“家底”首次曝光。晒权力清单,要点是晒。权力清单是什么?它不是一张简单的单子,而是一种制度设计。晒权力清单,就是向公众说实话、交实底,就是告诉公众各部门都有哪些权力,权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中心议题,强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始终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这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重新审视权力、明晰权力概念,着重解决权为谁用、怎么用的问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雷日科夫说:“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对共产党人来说,权力就是一种负担,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思想和精神负担,这是权力的本质。早在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  相似文献   

19.
雨果的长篇小说&lt;悲惨世界&gt;脱稿寄给出版社后,屈指数日,毫无消息.雨果心中忐忑不安,决定写信询问.思忖片刻,他提笔给出版社写了这样的一封信:   “?--雨果.“   出版社的编辑拆阅后,心领神会,立即给雨果写了回信:   “!--编辑.“   雨果接到信点头微笑了.不久,这部轰动世界文坛的&lt;悲惨世界&gt;便与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20.
所谓“权力期权化”,实质上是权力“资源化”,也就是权力寻租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延伸。由于“期权化腐败”实施过程十分隐秘,较之传统腐败手段更为高明,“期货”效应增加了腐败的时空跨度,因此安全系数更大。加上政策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善,所以逐渐成为愈演愈烈的腐败难点问题。要破解这道难题,必须从规律层面对“权力期权化”现象进行剖析。首先,从腐败现象的发生规律上“观”其现象。相对于一般腐败行为来说,“期权化腐败”有三个特点:一是性质模糊。它交易的仅仅是一种“权利”,不直接涉及金钱,因而形式隐蔽;其兑现往往是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