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中国知识妇女的现状代表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今天的方向,那么,当代女大学生做为知识妇女的后备军,她们今天的况态则预示了这一运动明天的走向。鉴于此,结合妇女学的研究工作,我们自去年起在天津师大开设了“妇女研究”的选修课及“当代家庭”的专题课。同时,还分別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大的女大学生中进行了有关女性问题的调查和学生座谈会。对当前女大学生中有关女性解放、妇女与事业、妇女与家庭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作了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经商,妻子们留守家中,她们不得不肩负起家庭全部的生产劳动和抚养、赡养的责任,她们被称为“留守妇女”。多种角色的扮演正在加重这个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6,(5):26-27
一、背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广泛了解社会各界妇女对妇联的意见和建议发现,许多女干部、高校女教职员工、女学生、企业中层以上女管理人员以及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较高的女性自由职业者等非常愿意接近妇联,非常希望妇联组织能给她们以启迪和指导对于她们的盼望和要求,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她们有知识,有地位素质高,能力强,有的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的在孜孜追求更高的目标,妇联组织对她们的服务应立足高起点,以满足她们更高更好发展的目标。二、主题论坛围绕高层女性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女性与成功”进行。以科学…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妇女不再整天围着锅台、孩子、丈夫转,她们在社会上有了新的活动空间,被誉为中国的半边天。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是否真正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作为“五四”运动组成部分的中国知识女性,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特别是经历了十年改革开放的磨练,他们的婚姻状况、家庭形式、家庭关系以及家庭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与非知识女性相比具有哪些特征,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正>走过11年的历程,海峡妇女论坛如今已成为两岸女性同胞的特殊节日,这一天,所有来参会的两岸姐妹,不论年长者还是年轻女性,都精心打扮盛装出席,大方展示新时代两岸女性的自信和风采,她们无疑是海峡论坛盛会上最美的风景,她们给两岸交流带来了一股温柔的力量。6月16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激荡家国情怀、促进融合发展",来自两岸暨港澳千余名妇女姐妹出席论坛。论坛从家庭视角出发,通过举办两岸优秀家庭代表讲述家风传承故事、两岸大学生和家庭同台诵  相似文献   

6.
客家女性有其特殊之处,她们的思想形态如婚恋、家庭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有崇高的一面.客家文化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较好地反映了她们的思想观念,深刻映射出客家地区的女性文化心理,以及客家民系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道德伦理风俗背后的深层构成.从这种视角出发,可以解读客家妇女社会的复杂关系及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7.
家庭与事业双赢,是多少女性的梦想,而在当今生活现实下,很多人此梦难圆。不过,也有人是幸运的——陈芳和刘薇,两位普通的妈妈,因从事“葆婴”的事业,而让她们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用她们自己的话说是:她们成了“有健康、有家庭、有朋友、有事业、有财富”的“五有”女人。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19日,上海举行了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38届年会“女记者论坛”。近20名优秀女记者、关注媒体女性的专家学者、有关领导围绕“当代媒体和媒体女性”的主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受在会上交流,她们的发言获得了参加论坛的100多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中国大陆等海内外嘉宾的阵阵掌声。1.女记者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加入媒体行业,女性媒体从业人员也正以女性独有的细致观察、丰富情感、细腻笔触、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优势,影响着传播效果、价值判断和社会发展。与会者认为,女记者的社会责…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剩女”? 我不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到了结婚的时候还没结婚的大龄女性。那么什么叫“圣女”呢?指的是在“剩女”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些女性一直认为自己志向远大,心境高洁,从道德品行、知识构架到自己的身体无不神圣。她们就是“圣女”,她们的追求就是“圣女情结”。从20世纪90年中期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圣女”的绝对数字逐渐增多,她们在婚龄女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圣女”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其他人看到她们,总会闪烁一些异样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妇女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创造新业绩、树立新风尚、争做时代新女性和“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的九大号召,已经成为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的共同追求。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奋战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从事科研工作,就在研究领域书写辉煌;兴办实业,便成为改革大潮中的风云人物;做基层妇女工作,就把群众装在心窝上,成为人们爱戴的“贴心人”……她们将时代赋予的使命与个人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尽管她们有着…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等单位举办的“转型发展‘她’驱动——2012上海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于2012年9月28日在上海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妇联主席张丽丽、上海市妇联党组书记焦扬,以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韩国、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文化名人、企业家和妇女工作者、政府部门代表及意大利等多个国家驻沪总领事约300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以“转型发展与妇女进步”为主题,围绕“经济转型与女性参与”、“创意城市与女性智慧”、“生态文明与女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战略全局高度,针砭时弊现实问题,创新理论方法路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的内在属性和理想追求,是和谐社会"家庭梦"建设的思想指南。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家国情怀与责任、家庭家风家教的三个注重、传统家庭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党员家庭的廉洁建设以及重视和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其任务清晰、方向明确、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战略全局高度,针砭时弊现实问题,创新理论方法路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的内在属性和理想追求,是和谐社会"家庭梦"建设的思想指南。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家国情怀与责任、家庭家风家教的三个注重、传统家庭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党员家庭的廉洁建设以及重视和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其任务清晰、方向明确、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14.
两百年来的妇女解放道路一直强调妇女要走出家庭、参与生产,但却并未真正回应现代社会养育责任私人化所带来的双重负担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一个以全职妈妈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背景、发展路径、积极影响与限制因素的考察,剖析了现代社会城市女性面临的孕产和育儿困境,以及她们如何借助外部环境和资源优势走出私人家庭内部空间,在社区层面上进行支持与互助。这类群体的社会参与和自我成长也为我们反思"家庭—市场"二元悖论下的女性困境及其突破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有关“妈妈企业家”“精英母职”的已有研究均关注到身为母亲的创业者或高层管理群体,特别是其肩负的企业职责与传统的女性角色之间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然而,现有文献集中在工作领域性别刻板印象对于她们的限制,鲜见家庭领域的探讨。本研究选取粤港澳大湾区15位已育创业女性作为个案,对她们的创业历程、婚姻家庭状况以及母职实践进行追踪式考察,以探究女性在实现事业决策权、经济自主性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做妈妈”的思考、实践以及创新性贡献,进而拓展母职的传统意涵边界。研究发现,在母职理想形态上,她们追求事业、家庭与自我发展的平衡,通过时间管理、空间切换、团队合作实践母职,表现出与其他精英女性相似的策略。创业与母职相互塑造,她们因此形成了反思竞争和“内卷”的主体性实践,拒绝自我牺牲式的陪伴,而将发展动力转向自身,把以身作则视为母职的重要实践,为“不鸡娃”“鸡自己”找到合理的话语出口,展现了不同于其他精英女性阶层的精神创造,具有积极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16.
杨东  曹全友 《妇女研究论丛》2020,(1):121-124,128
2019年11月1-3日,第十六届北京论坛隆重召开。本届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变化世界与人的未来”为主题,下设13个分论坛和3个专场。其中,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承办了“文明进程中的女性能动力和发展”分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八届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位知名学者、专家和优秀青年作为正式代表参与论坛。分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主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叶静漪发表致辞。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以往关注育儿实践的母职研究和关注全球化的育儿知识传播研究,本文通过“本土市场化”这一框架来分析不同阶层的母亲在与蒙台梭利育儿知识的互动中所形成的不同主体,以及她们在本土情境中对蒙台梭利育儿知识的吸纳和运用情况。本文发现,不同阶层的女性在“激烈的教育竞争”和“兴起的育儿市场”所构成的本土社会经济环境中,从自身不同的经验出发,对来自西方的蒙台梭利育儿知识进行部分吸纳和利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主体:城市中产女性形成矛盾和焦虑的“蒙氏妈妈”主体,农村务工女性则形成“不专业”的“蒙氏育婴师”主体。前者通过社群支持和“选择性吸纳”蒙氏育儿知识来缓解自己的矛盾和焦虑,而后者则通过“工具性使用”蒙氏育儿知识来完成工作和促进家庭发展。二者的回应策略也成为以蒙台梭利为代表的西方育儿知识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中国知识妇女问题至今缺少系统的、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并不认为知识妇女问题有什么单独提出来的必要。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妇女解放的程度在世界上本来就是高的,知识妇女又是妇女中的幸运者——她们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就业机会及社会地位都比其他妇女略胜一筹——她们理应乐天安命才是。姑且不论上述观点的内涵是否合乎逻辑外延,是否有益于社会进步。我国知识妇女的确很少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22-23日,“2006第三届亚洲女性论坛”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亚洲女性发展协会、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国际妇女会共同主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论坛主席彭珮云向论坛发来了贺信,全国妇联副主席刘晓连、北京大学副校长岳素兰、香港太平绅士林贝聿嘉、香港浸会大学学务副校长曾宪博等嘉宾出席论坛并致词。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等一百六十余人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在“女性成长与幸福”的主题之下,与会者就“职业发展与家庭和谐”、“文化传承、女…  相似文献   

20.
为妇女参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共金华市委副书记沈立江社会主义制度赋予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干部活跃在政坛和其它社会管理领域,体现了新中国妇女的主人翁地位,她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