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成新 《公安教育》2021,(10):59-61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新文科建设要坚持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要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加强“新文科”建设,既要加强文科专业之间的内部融通,又要加强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从“分科治学”走向“科际融合”;既要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深度融入,又要加强产教的跨界融合,大力提升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及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软实力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全面推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是我国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愿景,有着明确的时代要求,肩负着深重的历史责任。加快培养国家亟需的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通晓规则、适应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质国际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吴静之 《重庆行政》2021,22(1):96-97
继2018 年中共中央文件提出"新文科"概念后,2019年6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提到:"新工科已经跑了,后边三个'新'要跟上,而且要在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要比新工科跑得更快,飞得更高,特别是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都是自然科学,我们一定让新文科这个翅膀硬起来,中国高等教育飞得才能平衡、飞得高."[1]这既确证了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农科和新医科的同等地位,也肯定了新文科在"四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今,全球正处于变革的转型期,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只有将新文科建设与高校文学类课程的研究和建设相结合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是现代学术制度的产物。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超越传统的“学科间”壁垒,倡导以真实问题为研究导向,开展“学科+”型融合研究。要打破西方现代学科意识的垄断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更高水平上重塑全球文科学术版图,新文科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突破点。具体到哲学学科,如何在新文科建设机遇中找到自身发展新定向,  相似文献   

6.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为实现专业改革新专业建设思路、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课程知识谱系和新教学组织架构的时代目标,遵照“新文科”建设强化价值引领、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公安侦查专业改革以全过程素质化育人、全方位多元化育人、全链条实战化育人和全环节规范化育人为基本理念,通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夯实思政育警之基,以人才质量为核心构建高质量培养体系,以交叉学科为纽带打造优质教师团队,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实践应用为目标推动信息技术融合”探索新时代公安学科与人文社科的充分交叉,推动新业态信息技术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构建培养过硬政治素质、跨域学科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科学共同体”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一都说身处历史大变局中,我们必须有“新文科”,也必定有“新文科”,对于如此斩钉截铁的陈述,说实话,我既深深感动,又有些半信半疑。拜读《新文科建设宣言》(2020年11月,山东),四点遵循、六大任务,最最显眼且容易落实的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我理解的新文科建设,主要在三个方面:发展原则是守正创新,发展机制是跨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发展目标是培养时代新人。其远景目标则是服务国家战略计划。“新文科”的发展目标中的核心目标是“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新文科”的发展原则和发展机制,都是为实现其人才目标服务的。大学文科教育的中心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文科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春华  樊士德 《群众》2023,(22):48-4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推进“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0.
苏娜 《公安教育》2023,(2):54-58
<正>2018年8月24日,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正式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1)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知识应用和适应国情”,新文科建设需要统筹“求知、育人、服务”三项学科职能,  相似文献   

11.
“新文科”建设基于传统文科又超越传统文科,在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构建融入诸多外部学科要素的包容性学科框架。文章在分析新文科建设内涵、逻辑基础上,分析传统文科建设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与障碍,整体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立与国家发展战略、时代背景、产业革命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徐仲安 《前进》2006,(8):56-56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十一五规划》中“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落在实处,构建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探讨的问题。独立学院是90年代末,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用新体制和新机制对普通高校教育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重组的一种新办学模式。独立学院的诞生,不仅适度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缓解了本科高等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而且在探索高等教育制度创新、队…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新教育是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它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育思想,它反映出人们对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认识的深化。这并不是说,创新教育是一种代替以往教育的新的教育。任何教育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只不过它们是不主动、不全面和不充分的。创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提出,旨在克服现今教育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创新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是由于:1、创新教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任何事物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变革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世界。高等教育要想掌握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以变应变,不断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创新,是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变应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河南城建学院能源学院的人才培养为例,从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出发,探索产教、专创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提升路径,从而为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公安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刑事技术科学发展和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公安高等教育应该开设法学化本科专业,以着重培养既可以从事痕迹物证的检验分析鉴定,又能搜集痕迹物证;既能对具体案件进行理论分析,又能指导物证检验技术工作综合型的刑事技术专业人才。根据对于该专业的具体构想,在现有公安高等教育等级条件的基础上,只要再加努力,开设法化学本科专业的方案是完全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唐欣  朱奕璇 《就业与保障》2023,(12):169-171
新文科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改革传统文科、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为方向的新型文科建设形成的概念,对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提升教学质量、形成竞争优势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为基点,诠释新文科的含义,阐述新文科的价值取向,探索新文科的实践路径,同时解析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内涵、历史使命及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与发展,各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各国都在对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拨款方式和财政监督等问题进行改革,以适应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应进行体制创新,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投资力度,真正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社会和个人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合理发展公、私立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和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提出“学练赛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深入分析并提出“学练赛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新文科+产业+思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阐述该模式的构建、创新点、学产平台资源体系建设的实践应用。通过该模式的实践证明,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体系建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让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皆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 ,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高校应积极行动起来 ,顺应时代潮流 ,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和条件 ,以造就更多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