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之智""中国之制"和"中国之志"分别构成了"中国之治"的理论支撑、制度支撑和价值支撑。"中国之治"蕴含了某种逻辑关联性,即中国之智聚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中国之治"则实现中国之志。中国之智、中国之制和中国之志蕴含着三维互构并互动生成的逻辑结构关系。而中国之制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承担着把中国之智转化为"中国之治"的重任,并确保"中国之治"能够在中国之志的引领下行稳致远。归根结底,"中国之治"的成功推进,很关键的就在于其蕴含了中国之智、中国之制和中国之志三者相生合成的国家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永葆问题意识和不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中国之治"的逻辑主线。立足新时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本文聚焦"中国之治",从五个层面重点探讨了"中国之治"的演进逻辑与特色生成,即面向中国问题开展国家治理,借助制度体系规范治理行为,依托制度现代化助推治理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及吸纳国外有益经验用于中国治理。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摊治理长期低效需要进行理论反思,包括治理的前提、治理的出发点等问题。城市地摊的治理应回归其空间治理的本质,即作为“摊”的小空间和城市大空间之间发生的种种对立,从而可以回答治“摊”还是治“贩”的逻辑问题。其启发在于确立了如何通过治“摊”,促使摊贩养成惯习和遵从规范,从而实现长期治理预期的总体原则。“摊”的治理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应以构建多元共治和开放共享的智慧治理体系为目标。基于此,一种基于空间治理思想的“线上约摊”治理机制将是城市基层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治国理政探索实践,构建了中国之治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国之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由价值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价值体系是国家治理的逻辑起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的运行规则,党的领导、组织保障、权力监督的保障体系是国家治理的实现条件,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彰显出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性。中国之治的国家治理体系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体系,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检验而完善,与时俱进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算法为内在发展逻辑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转向。技术进步和社会治理变迁,与生产力性质和主导技术工具及其段位保持着同向递进关系。一方面,技术段位的优先性会倒逼社会治理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情境性决定了对社会治理工具的抉择。这种技术逻辑下的社会治理智能化必然要求政府建构以兼容"数据、算法、技术、服务和秩序"五要素机制保障下的智能化社会治理机制,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兴起对传统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磊 《电子政务》2023,(3):73-84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社会治理创新向纵深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各类信息技术向治理领域广泛渗透,导致权力实践变为一个需要经由“技术”这一中介机制加以理性化的过程。采用权力政治学理论框架,分析了作为独特的权力主体,技术在基层治理权力结构中承担的中介作用,进而总结了“分布式治理”概念,发现有机接合技术重塑基层治理的权力结构存在两种基本样态,即以控制为核心的政治职能和以技术行政为核心的治理职能。从“任务情境”“主体间性”和“技术作用”三个维度呈现了分布式治理有别于传统集权式治理、分权式治理的组织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分布式治理能够融合“技术-主体-权力”多重治理要素,并在复杂性任务情境中助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伴随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技术治理实现了对科层制的深度嵌入,形塑出技术赋权体制。在该体制下,国家权力支配的方式与过程发生改变,基层政府行为呈现治理流程规范化、指标设定精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特点。村级组织为应对科层制技术治理要求,采取职责履行痕迹化、组织分工专业化和村庄治理事本化等规范化应对措施。"规范主义"成为理解技术赋权体制下村庄治理的核心。村级组织的"规范主义"运作,虽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但也带来诸如形式主义、尾巴主义和行政化等问题。由此,构建规范之下有简约、简约之中有规范的"内方外圆"社会治理格局,成为当前乡村治理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准分权"治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变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准分权"治理在保留中央总体性权力的基础上,通过分权、放权等形式将市场因素吸纳到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之中,为经济增长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驱动力和稳定器。但同时,"准分权"治理也伴随着粗放增长、地方政府非良性竞争、公共品供给不足等治理碎片化、局部化问题,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其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制度供给问题,更内在的是对"准分权"治理机制的完善与超越。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于治理的整体主义原则,致力于构建人民中心、党领全局、协调各方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在巩固和扩大基本制度优势的同时,进一步理顺党政、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间的权责利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维护公共安全中的广泛应用,技术治理成为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显著趋势。技术治理促进公共安全治理开放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是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关键。技术治理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安全需要的必然选择,是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实现精细化治理的客观要求,是响应基层社会由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的重要工具。然而技术治理在创新公共治理方式、增进社会安全稳定的同时,也存在技术发展滞后安全需求、“技术利维坦”、治理共同体缺失、技术革新代替体制变革等风险。因此,建议采取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技术监管,健全公共安全治理共同体,加强制度建设等风险防范策略,规范公共安全治理行为,化解技术治理风险,建构契合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技术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周少来 《半月谈》2020,(3):55-58
近年来,在县、乡体制(包括乡镇体制)和乡镇运行逻辑基本不变的制度性约束下,乡镇政府在职能与责任方面,出现了众多“体制性困局”,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绩效和现代化水平。面临“体制性困局”,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在法律与体制上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治理自主权,理顺省、县、乡的制度关系,健全乡镇政府的权责体制,才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老子》中两处“圣人之治”的明确主张谈起,分列“表相”及“根本”的双重诠释逻辑,深入分析《老子》文本中的“圣人之治”政治观,逐层呈现《老子》立意于根本道论之上的政治理想.以体、相、用为线索,分析“圣人之治”政治现的“体”——“圣人之治”根本逻辑的核心在“民”;讨论圣人辅民治政之“相”——“无为”、“贵柔”、“防微杜渐”等等;最后达到“圣人之治”双重逻辑下的任运之“用”——因任“自然”.  相似文献   

12.
“差序—协同”: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的意涵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玉成  臧文杰 《求索》2022,(1):184-195
基层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是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治理主体的关系互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从认知层面归因,关系互动困境源于主体认知偏误和关系认知偏误,由此导致对治理主体间关系的界定偏差。这种偏差包括界定内容不全面和界定所涵摄主体类型不完整两种情况。对此,可整合元治理、协同治理、网络化治理以及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依据,萃取"差序"这一本土社会文化概念,将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界定为"差序—协同"关系,阐述其特征,诠释其生成互动逻辑,并提出相应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基层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历史特殊性、情境复杂性和经验多元性,其历史演变逻辑表现为晚清民国时期的“第三领域”、集权简约治理与内生经纪型的治理逻辑,集体化时期的全能主义政治、总体性支配与“社会中的国家”的治理逻辑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治理、党建引领与耦合互动的治理逻辑。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行政吸纳—依附式委托代理关系、项目—嵌入式委托代理关系、多层级—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多层次—情境嵌入性委托代理关系四种理想类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委托代理行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困境。  相似文献   

15.
没有他不熟悉的枪,没有他看不明白的子弹,没有他捕捉不到的痕迹……作为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潜心钻研、奋战一线,勤勉敬业、屡建奇功。  相似文献   

16.
没有他不熟悉的枪,没有他看不明白的子弹,没有他捕捉不到的痕迹……作为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潜心钻研、奋战一线,勤勉敬业、屡建奇功。  相似文献   

17.
职业农民制度体现"中国之治"新境界,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这种优势通过三个层面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紧密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基本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制度底色与品格;直击新时代城乡二元问题的症结,彰显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与魄力;开拓运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准则,彰显制度的全局观与创新力。职业农民制度的优势最终需要通过制度的有效实施方能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制度有效实施需注意两个方面:其一,作为具有"一揽子制度"属性的职业农民制度,各项配套制度和实施方案的整体推进是制度得以有效实施进而形成治理效能的关键;其二,作为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职业农民制度,提升制度执行能力是制度目标得以精准高效达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吴国邦 《探索与争鸣》2024,(2):56-66+178
村治与乡政之间的关系是基层治理及其法治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通过建构“草根—科层”二元框架发现,村民委员会的科层性只可能在拟制的意义上成立,因为它本质上是由村民委员会主导者的身份转换诉求、政治权力欲望与乡镇政府的情感控制策略共同促成的假想科层关系。借助新制度主义的“组织场域”理论解读,村民委员会主导者试图在乡村基层治理的“组织场域”中,诉诸三重秩序资源的再生产,而将假想科层关系制度化。但由于“村治”与“乡政”的分离格局具有难以突破的规范和价值理由,这种努力往往难以实现。化解这种假想科层关系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但受其“后坐力”影响,法治化的相关制度安排会导致村治与乡政展开资源拉锯战,村治与乡政的关系状态会随之走入另一种格局。但就像将“假想”制度化的期待无法实现一样,这一法治悖论也无法成为扭转基层法治化进程的阻碍事由。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理解行为选择的重要变量。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立足南海区"政经分离"的创新实践,发现基层政府的治理创新行为嵌入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面临一系列的制度约束。实现制度化的创新路径建构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即以国家法律为红线进行有限创新,以此获得合法性;通过配套制度的建立,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再通过成本内部化,使得创新能够在科层内部形成有效的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借助历史文明符号而实施的国家计划,其内在逻辑理应提升至文明的视角来考量。其具有顺应历史文明与当代文明走向的道义逻辑,是东方文明向世界文明中心回归的必然,是带动陆地与海洋经济并进的有效路径和促进新型国际经济规则形成的实践;其具有诠释中国文明崛起的智慧逻辑,在确立全方位开放的态势的同时,也要把握推进战略的时机性;其具有追求共同发展文明理念的行动逻辑,致力于推进共同的治理文明、寻求契合的经济发展目标,并实现历史文明、生态文明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