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灵术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旨在建立阴阳两界联系,实现生者与死者的沟通,达到招魂、占卜、驱邪等目的。古典世界和古代中国都有类似的观念和风俗,也流传着丰富的神话和民间故事,但因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存在差异,而且受到不同外域文化的影响,也显示出细节的差异性。本文从通灵故事与通灵风俗两大方面入手,对古代通灵文化展开比较研究,从而透视两个文明传统在社会生活、宗教、法律、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并试图予以阐释。通灵故事涉及各种人鬼交往的故事,包括梦境中的交往;通灵风俗则涉及占卜、招魂、附体、役鬼、驱鬼、净化和各种黑巫术等。  相似文献   

2.
潘玥 《东南亚》2015,(2):68-71,109
风物传说是反映印尼文化与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我们深入了解印尼悠久历史、多彩文化的一扇窗口。《多巴湖的传说》、《南海娘娘》、《覆舟山的故事》和《香水河》是印尼的四大风物传说,它们从精神信仰、婚姻形态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折射出印尼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四大风物传说反映了印尼人民笃信"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也反映了古代印尼人民的婚姻状况与演变历史。同时,四大风物传说也将印尼人民诚实守信、忠贞宽容的民族价值取向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分析印尼的四大风物传说,可以小见大,更深入地了解印尼古代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亚欧非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它开拓于陆上,又发展于海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明传播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在特定政治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兴起是东西方先民互为推动、双向努力的结果。1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希望发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特有的价值和理念,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具体而言,是用"丝绸之路"的理念和精神,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合作进行整合,使它们相互连  相似文献   

4.
印度伦理的历史性变迁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伦理观经历了"两变"、"一不变"的历史发展。它将古代的宗教化、近现代的圣雄化和当代的法制化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承前启后的现代性发展特征;将古代偏重人与社会、近现代偏重政治与人和当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与人整合在一起;呈现出日益完善的系统综合性特征;将古代的多元共存、近现代的东西方交融和当代的多元统一聚合在一起,呈现出根深蒂固的多元性特征。经过历史的洗礼,印度关于人、社会、政治、经济和世界的伦理观,既保留了其民族独特性的特殊性原则,又为全球伦理观的构建提供了多元共存和非暴力的普适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未来是怎样的?我们的祖先曾经对2000年的生活作出惊人的臆测——汽车在无污染的天空上飞驰:机械人大量应用,人类大部分工作由它们代劳,没有衰老,没有战争.在这个预言中的乌托邦里,可以进行时光旅行、无距传物(把物质变为能量,传送到目的地后再转变为物质)、空中飘浮甚至隐形.现在,人类终于跨进2000年了,可是,上面这些预测不仅未曾实现,而且大部分仍然是个梦想.  相似文献   

6.
公元7世纪到1868年明治维新的1260年间,日本的古代天皇制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和衰退三个阶.祭祀性、象征性与身份认同性是古代天皇制诸多社会功能中的几大基本功能,维系着日本社会.天皇的"万世一系"与日本民族理性思辩能力贫弱有关.天皇不变的"氏神"地位经历史积淀已演变成一大传统的政治资源,常被后来的统治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7.
乔治.凯南是美国著名的"苏联通",也是美国"遏制政策"的提出者。1946 年他向美国发回长电,1947 年又发表 X 论文,分析苏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根源,在美国政坛和民众中引起震动。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再分析凯南的这两篇文章,仍被他惊人的洞察力和预言所折服。他对苏联的民族性格、苏联外交的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理解,他的这一认识正是建立在对俄罗斯( 苏联) 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正由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历史文化学院、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东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历史学界长江学者论坛"在我校举行。此次论坛由系列讲座构成,先后邀请了复旦大学黄洋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朱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包伟民教授、清华大学沈卫荣教授和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等五位历史学长江学者分别就"古代希腊、罗马以及中国的蛮族观念与族群认同"、"1920年代的商会与商民协会"、"史书与史事:历史文献阅读体会点滴"、"从演揲儿法中拯救历史:解释藏传密教及其于汉地传播历史之故实"  相似文献   

9.
东亚地区在地理上主要包括日本、中国、"四小龙"和东盟国家。东亚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但这指的是除日本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分析和预测未来东亚经济发展前景时,应把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加以区分。本文以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要论述对象。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已揭晓,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得该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破割裂的文明"。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亚太地缘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中国崛起的世纪,这已是国际社会共识.实现战略崛起则是中国21世纪"惟此惟大"的战略诉求.然而,中国若要实现战略崛起,一种明智、合理、既节省战略成本、又能充分发挥战略能力、实现最大战略收益的亚太地缘战略构思与实践就具有关键意义. 21世纪初,亚太地缘战略环境虽然有多种变化趋势,但其中最根本的趋势是亚太正在迅速崛起为全球政治、经济与实力中心.国际上甚至有人据此推断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如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最近就曾预言:"过去属于欧洲,现在属于美国,未来则属于亚洲."  相似文献   

12.
三、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阶梯20多年前基辛格曾预言日本将谋求成为军事大国,主张"瓶子需要有盖子"。1995年1月他在"尼克松和平自由中心"讲演中又进一步断言:"我认为,在21世纪日本肯定将成为亚洲的军事大国。"他还在最近出版的新著《外交》一书中警告说,日本到某种程度时可能偏离美国的安全保障和外交政策的方向。近两年日本的政治、外交和防卫力量的发展趋势正在越加明显地证实基辛格的预言。1996年以来,日本政治右倾化越来越明  相似文献   

13.
芒市原名潞西,古为"滇越乘象国"地,是中国历史上较早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滇西边陲第一镇"之称。潞西县于1949年设立,1996年撤县设市,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芒市。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月出版/128.00元地名中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见证千古历史沧桑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拉丁美洲的地名忠实记录了拉美民族融合的历史,再现了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成果,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入侵及宗教传播的事实,记载了争取独立斗争中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迹。本书为人们多视角、多层次地了解拉美国家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梅普组合"这个在俄罗斯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权力配置形式完成其历史使命。2012年,俄罗斯经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民经济又回到2008年的水平。此时,我们对"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脉络做出客观的判断,进而对该时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俄罗斯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俄国学术界围绕《俄罗斯与欧洲》一书及文化历史类型理论,开展了一场空前的、超越时空的大论战,即索洛维约夫与丹尼列夫斯基关于俄罗斯历史命运以及未来究竟去往何方问题的争论。两位学者分别从"俄罗斯思想意识领域"对俄罗斯的未来做出了诠释。  相似文献   

17.
王玉强 《东北亚论坛》2013,(2):36-43,129
日本学界通过不同的历史视角审视日本与东亚共同体的关系,并设定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角色。积极看待古代东亚历史的日本学者,主张吸取近代日本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教训,日本应积极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强调东亚历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日本学者,主张日本应该借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东亚区域外的政治力量,进行东亚区域合作。而延续近代日本"脱亚入欧"历史视角的日本学者,坚决反对日本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论坛》2017,(5):124-126
<正>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即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纪念日。80年前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中俄两国都曾表示要共同努力,抵制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行径。习近平曾提出:"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牢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世界和平的明天。"普京总统指出:"深入揭示战争的历史真相,有助世人永远铭记父辈的功勋,为培养年青一代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边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全球化背景下非洲发展现状和未来定位与描述的话语.但由于概念上的差异,人们对"非洲边缘化"问题的判断和理解在本质上也就不一致,且大多有简单化之嫌.从世界体系视角的分析来看,"非洲边缘化"问题是个重大的社会发展命题,它关系到对非洲历史发展的认知、对现实国际地位的评判和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着眼世界大局、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长远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对于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是当前我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重要门户。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