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伊斯兰国"被击溃后,中东大片地区将出现权力真空。伊拉克库尔德人的独立公投拉开了"后‘伊斯兰国’"时代中东地缘政治秩序重组的序幕。美国与库尔德武装在打击"伊斯兰国"的战争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当前阶段,美国出于对"伊斯兰国"作战、维持伊拉克现政府稳定、维系地区国家关系等原因,反对库尔德地方政府的独立公投。但库尔德人是该地区对美国最友善的力量之一,其控制区处于非常关键的地理位置,在美国未来中东战略格局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政治局面的变化,美国对库尔德人政策还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这势必会对未来中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东正经历的历史性剧变,不仅引发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大动荡,而且严重冲击地区政治、安全和地缘政治关系,也对大国的中东政策构成重大挑战。未来中东局势改革已势在必行;伊斯兰政治力量将增大,阿拉伯世界长期陷入内乱,伊朗、土耳其将谋求发挥更大地区影响力;美国全球战略与中东政策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欧盟在外交、能源、安全、移民等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原油市场受冲击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伊斯兰政治:文化还是利益冲突》,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作者法瓦兹·W·格杰斯,毕业于剑桥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曾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现在萨拉·劳伦斯大学从事国际事务和中东研究,著有《超级大国与中东:地区和国际政治》、《伊斯兰主义与西方:空想论与现实主义》等书。本书介绍了美精英阶层对伊斯兰政治的两种看法,论述了影响美对伊斯兰主义政策的各种因素,并着重分析了各届政府的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4.
1998年12月9—12日海湾合作委员会第19次首脑会议在阿布扎比召开。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成立于1981年5月,是由阿联酋、巴林、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六国组成的阿拉伯海湾地区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宗旨是加强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最终目标是实现一体化。这次首脑会议就当前紧迫的石油价格形势、地区合作、中东地区局势、海合会与伊朗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最后发表了《阿布扎比宣言》。这次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相似文献   

5.
中东伊斯兰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政治面貌。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东国家独特的宗教、社会历史条件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在 2 0世纪 90年代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只要中东国家坚持和发扬伊斯兰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合理因素 ,同时积极融入全球政治民主化大潮 ,协调好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东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一定能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伊斯兰教与民主之间不确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林聪 《西亚非洲》2005,271(5):57-63
学术界围绕伊斯兰教与民主的纷争,实质上是关于民主是否适合于中东地区、怎样衡量伊斯兰教在该地区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的争论。从价值观和历史观来看,伊斯兰教与民主之间既存在对立,又有相容的成分。伊斯兰教对民主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特征,既可以用来支持民主的某些理念,又会被作为反对民主赖以存在的基础。伊斯兰教通过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推动或束缚民主化进程。但是,在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中,伊斯兰教不是惟一的、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是北高加索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从历史发展、现实动态、地区层面三个方面分析,北高加索的伊斯兰教存在信仰多元化、内部分裂对抗、附和于政治斗争的问题。这些影响到北高加索伊斯兰教实际处于分裂状态,削弱了其对地区社会-文化认同的整合能力,直接影响到地区的社会-文化认同实际上也处在分裂状态。这是伊斯兰教影响北高加索社会稳定的深层原因,也是北高加索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症结。  相似文献   

8.
叶青 《西亚非洲》2006,(1):43-46
宗教和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深厚宗教传统的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对中东国际关系有很大影响。外交政策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可分为指导外交政策的思想目标、制定和实施3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领域。伊斯兰文化是主导伊斯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信仰体系与意识形态,伊斯兰文化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内化在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内容之中;政府和民间的巨大张力限制了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的外交决策选择,将其约束在伊斯兰文化的价值框架之内;在伊斯兰国家间,尤其是阿拉伯国家间的外交实践中,伊斯兰规范正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美国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形象,奥巴马政府在该地区大力推行公共外交,如调整反恐策略、注重与伊斯兰世界各种势力接触、加强新媒体外交、展开个人魅力外交等。这些政策初期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效果不彰。只要美国不彻底调整其中东政策和反恐政策,其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公共外交再美妙、再引人入胜,其成效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国"崛起、伊朗核协议签署、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大起大落等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中东因素对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局势和格局的影响陡然走强,突出表现在"伊斯兰国"外溢日益成为中亚外高新的安全威胁、伊朗"重返"引起地区格局发生微妙变迁、土耳其对地区国家展开新一轮外交攻势。中东伊斯兰势力此番加大渗入中亚外高与国际和地区形势衍变密切相关,是地区内外多种因素促动的结果,其中中东发生剧变、外部势力争夺中亚外高加剧及该地区经济整体陷入低迷是重要诱因。中东伊斯兰势力对未来中亚外高形势走向和格局变迁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攸关地区安全与稳定,但其也有自身短板和局限,很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亚非洲》2012,(2):3
素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最初发祥地之一,不仅诞生过美索不达米亚诸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阿拉伯文明,还孕育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这片拥有丰富文化土壤上建立起的中东诸国,受本土历史文化及其他东西方外力影响,逐渐形成中东各国的政治文化气质,包括政治伊斯兰、威权政治、宗族政治、军人政治、多党民主政治等等。然而,当下的中东社会,正处于转型之特殊时期,是各种  相似文献   

12.
中东变局使沙特内稳外联的外交战略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中东政治动荡、恐怖主义及来自伊朗的威胁,被沙特视为对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构成威胁。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叠加迫使沙特必须改弦更张,以新的外交姿态和行动加以应对,以恢复地区稳定,维持沙特的伊斯兰领袖地位。但由于在海合会整合、阻击伊朗、叙利亚干涉等问题上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沙特的新外交和对地区事务的参与受到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海合会是中东地区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运行最为成功、结合最为紧密的区域性组织。在中东众多区域性组织日渐衰弱或瓦解的情况下,海合会身处恶劣的中东安全环境,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独树一帜,成功地推动海湾地区一体化进程,探索出一个适合中东区域特点的地区主义发展模式,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合会区域发展的优势突出,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研究海合会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中东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区域性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改造中东"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卢陵 《西亚非洲》2003,45(4):22-26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战略正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适应全球反恐战略的需要 ,美国根据中东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推出了“改造中东”的战略构想 ,把促进中东民主化、推广美式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作为其中东政策的基本目标 ,力求实现反恐与谋霸双赢 ,建立美国统治下的稳定、民主和繁荣的中东。“改造中东”战略将对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产生持久冲击 ,并对美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地区格局、大国在中东的利益分配带来深远影响。但伊拉克战后问题、伊斯兰主义因素、反恐等问题也会对美国的新战略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东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民族主义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和意识形态,构成了建构中东民族国家并启动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识形态因素,从而强烈地冲击了伊斯兰政治传统;而有着深厚传统根基的伊斯兰教则在中东政治现代化进程陷入挫折之际,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方式构成了对中东民族主义的严峻挑战.中东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矛盾既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也有诸多复杂的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东变局发生至今已有4载,它把阿拉伯世界拖入了漫长的"严冬"。4年来,中东政治生态、地缘政治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中库尔德人的异军突起格外引入注目。库尔德人认为当前中东大面积动荡和地缘政治板块大变动可能是其面临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由此迎来"库尔德之春"。尤其是2014年夏天以来,"伊斯兰国"的突兴以及伊拉克陷入瘫痪,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建国似乎在即。虽然未来库尔德人能否独立建国还存很大变数,但他们日益成为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伊朗人和犹太人在地区并驾齐驱的五大主导力量,这将是难以逆转的趋势。面对"库尔德之春"的到来以及库尔德人在中东开始扮演新的角色,中国对这一地区新兴力量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日益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7.
论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化及其前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民主化是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其进程中 ,“中东例外论”不符合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实际情况。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实践尚处于初始阶段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传统的伊斯兰政治文化、中东国家的权威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外部的影响等因素 ,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传统的政治治理模式仍是绝大多数中东国家的政治现实 ,但是 ,随着政治改革势头的逐步强化 ,权威政权主导下的有限民主乃是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战后戴高乐制定的法国外交战略被称为“法国全球战略”,它是法国对中东战略的指导思想。法国在中东通过重新确立与殖民地国家的关系,实行“倾向阿拉伯”的中东政策,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帮助中东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等战略,不仅发展了法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使法国在中东地区建立起政治与经济的全面合作关系。中东成为法国再现世界大国地位及其影响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新世纪法美外交战略冲突的集中表现地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即多点地区冲突同时爆发,互相呼应,互相影响;地区政治力量出现新的消长变化。政治伊斯兰势力上升,传统大国地位下降;美国对中东新战略严重受挫。在可预测的未来,中东热点问题将持续成为地区动荡之源。其中伊拉克政局的走向将对未来中东形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势力与世俗政权之间对权力与影响力的争夺将更趋激烈,地区内激进势力将更趋活跃,极端思潮蔓延,并有向地区外扩展的趋势。同时,美国在中东影响力下降,难以完成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使命。国际和中东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和中东国家分别面临新的不同的国际环境,对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Cooperation Council for the Arab States of the Gulf,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或海合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经济、军事地区合作组织,成立于1981年5月25日,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阿曼、卡塔尔、科威特等6个成员国。近20年的时间里,该组织在加强成员国间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军事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和一体化,调解成员国内部及其与其他国家间的争端,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合作,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