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儒将黄克诚     
大将黄克诚一生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他对古典诗词和古文等也颇有兴趣。他不但爱读、爱背唐诗宋词,有时自己也挥笔作诗为文。在戎马倥偬之中,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不断有诗词、对联、碑文等问世,以抒发自己的情志和理想,颇有儒将之风,被人们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孟红 《党史天地》2009,(11):4-8
毛泽东作为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方面的事迹尽人皆知.而在学习上的事情,人们也对他喜读史书、于诗词颇有造诣及汉语功底深厚等熟知很多.但对于他学习外语的经历,外界却知之甚少。学外语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很 喜欢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之大、意境之深、文字之美、语言之精确,颇令行家称道.但他自己却认为不尽然.1966年6月,他在“西方山洞”(即韶山滴水洞)居住时,韶山同志因当时未找到他1959年回韶山写的《七律·到韶山》手稿,请求他再书写一次,他拒绝了.说:“这首诗还写得不理想,不书写算了.”对其诗词作品的解释,他也不求一改.《七律·到韶山》中有“黑手高悬霸主鞭”一句,有人解释“黑手”指的是反动派,有人解释指农民.对此,我于1966年,趁郭沫若同志陪客来韶的机会,特请教过郭老.郭老说:“1961年出版毛主席诗词英文版时,我曾问过主席,‘黑手’到底指谁,主席回答‘黑手’指反动派.同时,我还问过主席,是否要同时出一本主席诗词和统一解释的  相似文献   

4.
正陈毅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也是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人,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诗人。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对国庆之日当然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他生前,曾写出多首赞颂国庆日的诗作,以表达庆贺或瞩望未来之情。内中情感的深切,非一般诗词作者所能企及。这里,我们择选陈毅元帅在国庆日或国庆期间所写的部分诗作,来看看这位开国元帅是怎样表达自己国庆情怀的。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是诗词大家,他生前写的很多气魄雄浑、意境深远、诗句精美的诗词,至今仍然给人以精神滋养,并且在诗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毛泽东却对自己写的诗词,采取慎重、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这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慎重发表毛泽东早在战争年代就写下了许多诗词,但他对于这些诗词的发表,一直采取慎重态度。一开始,毛泽东对自己写的诗词,基本不发表。现在,我们没有查到毛泽东自己谈他当年为什么写下这么好的诗词却不发表理由的话,只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试论研究毛泽东诗词版本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毛泽东诗词版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辨别传抄的毛泽东诗词的真伪 ,二是有助于了解毛泽东诗词所发挥的社会历史作用 ,三是有助于弄清毛泽东修改自己诗词的情况。考察版本的来历 ,考察同版本内容相关的人和事 ,可以为判断毛泽东诗词的真实性提供主要根据。研究各种毛泽东诗词版本、特别是 1 95 7年以前的版本和海外版本 ,了解其发表的日期、载体、发行范围和数量 ,搞清毛泽东诗词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了解毛泽东诗词在社会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对每首毛泽东诗词的各种版本加以科学的比较 ,也有助于弄清毛泽东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诗词的 ,从而更好地把握他的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凡是读过他的诗词的人,无不叹服他那丰富的想象、宏大的气魄、昂扬的激情!他的诗词,绘多娇江山雄奇景,抒一代风流凌云志,立意高远,气势磅礴。毛泽东精深的诗词造诣,来自惊人的刻苦和勤奋的学习。为写出自己满意的诗词,他常常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每成一诗一词,便求至善至美。其严谨求实的精神,感人至深。现采撷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凡是读过他的诗词的人,无不叹服他那丰富的想象、宏大的气魄、昂扬的激情;他的诗词,绘多娇江山雄奇景,抒一代风流凌云志,立意高远,气势磅礴.毛泽东精深的诗词造诣,来自惊人的刻苦和勤奋的学习.为写出自己满意的诗词,他常常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每成一诗一词,便求至善至美.其严谨求实的精神,感人至深.现采撷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钟云舫,四川江津人,清末民初颇负时誉的川东名士。其人博学多才,擅诗词、工联语,但生性孤傲,不喜交游,日常只以教读维生。虽有一些青年士子慕名拜门,他也很少接纳。然而事有例外,后来他竟与一个璧山籍的秀才钟长春萍水相交,一见如故,并因彼此同姓,而认了本家叔侄,从此结下了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是作诗填词的高手,在他的诗词中,有不少关于气象的句子,如风、雨、雪、霜、雾、红霞、彩虹、夕烟等,但写得最多的是"霜"与"雪",可谓情有独钟。在他生前定稿的正编42首诗词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修订重印),写"霜"的词有5首,写"雪"的诗词有8首,共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毛泽东诗词中的"霜""雪"与历代文人墨客不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觉和意境,提升了诗词的境界,丰富了诗词的内容,增添了诗词的磅礴之气,远远超越了古人,给读者以宽阔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以观察雪景的吟唱之作《沁园春·雪》,更是绝美至极,成为古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也由此引发国共两党一场诗词大战。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次,彭真同志对我说:"我爱读诗,但不写诗。诗为心声,是感情的宣泄;诗又是艺术,要写好,没有功底不行。不能说我没有心声、没有感情,只是没有下过功夫,写不好。"他说这话,是中肯的。我曾目睹他读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时的专注与兴奋。他还与我共赏过瞿秋白的诗,并对我逐首讲解诗中的含意和秋白当时的心情,颇有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至于他说不写诗词,并不确切。至少我见过两首:一首是词,写于1975年5月24日,是在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又是具有深厚造诣的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主题鲜明,既有对历史的深入反思,也有对现实的真切反映;既有对真、善、美的热情礼赞和讴歌,也有对假、丑、恶的无情鞭挞和批判。他的诗词,既是现实主义的不朽杰作,又是浪漫主义的巅峰精品,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恢宏画卷予以高度的艺术展现。他对人民一往情深,他的很多诗词,体现了炽热的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他对中国文学终生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文学素养极高的他曾创作了大量"空前绝后"的诗词。他之所以能创作出为世人交口赞颂千古流芳的诗词,与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是不无关系的。写成初稿后自己反复吟咏反复修改后再定稿1935年10月7日,长征途中毛泽东与张闻天、王稼祥等一起饱览了六盘山雄姿,此时,天空雨后放晴,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毛泽东居高远眺,目穷千里,看到大雁南飞,想到红  相似文献   

14.
史乐翔 《前线》2013,(3):83-83
顾颉刚,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他曾将自己的治学经验归纳为四个字:“天圆地方”。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妙用传统诗词楹联吴直雄诗词和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深受人们青睐。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祖国的传统诗词和楹联也十分喜爱,在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中,不时运用,有顺手拈来之妙。他所创作或引用的传统诗词和楹联,紧...  相似文献   

16.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有第一等襟抱,有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政治融为一体独特的艺术珍品。他的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而且其艺术特色——净化的诗情,值得后人探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颇深,然而他却从不以此为满足。诗词写好后,不仅自己反复修改,还经常请有关同志看,在听取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再修改。对合理的意见,不管提意见的人地位高低,他都很高兴地采纳。在毛泽东的一些书信来往和有关同志的回忆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动人事例。修改《七律·到韶山》和《七律·登庐山》就是典型的一  相似文献   

18.
由广西桂林著名学者何开粹、宿富连主编的《桂林历代楹联宝典》一书,2011年1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何开粹研究员长期研究诗词,潜心关注地方文史,颇有心得;宿富连教授专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诗词研究与创作,曾长期担任中共桂林地、市党校的领导职务,学艺双精。  相似文献   

19.
袁浩 《奋斗》2009,(12):61-61
年终岁尾.各单位及个人大都要做年终总结。时下.有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做个人总结时。喜欢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把成绩都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有些工作他根本没沾边,但加上了在他的“倡议下”、“指导下”、“帮助下”等字眼,就堂而皇之地成了他的政绩。对这种“算账”方法和总结模式。群众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20.
“诗言志”、“诗为心声”都充分说明诗词善于表现人的喜怒哀乐诸多形象。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诗词为余事,在他为数七十余首诗词里,人们仍可以借助文学形象较真切地透视他为自己勾勒的丰富自我形象。 一、对传统充满叛逆的个性导致毛泽东成为反抗、推翻旧世界的英雄,而超越前人的使命感又使他成为史无前例的革命家形象。 毛泽东并不讳言他从小倔傲不驯的叛逆个性。在和斯诺的谈心中,他就曾绘声绘色地忆及将严父当成专制传统形象,竖为对立面进行叛逆的情景。在离家出走等抗争取得小胜后,父亲稍许改变了对他的专横;这进一步坚定了他日后的反抗性格。1991年秋他考入湘乡县东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