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是智慧和机敏的表现。毛泽东就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小心打你的土豪啊毛泽东平易近人,喜欢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度在瑞金东华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是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毛泽东平易近人,喜欢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3.
幽默是智慧和机敏的表现。毛泽东就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幽默风趣的语青所折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天性自信乐观、风趣幽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喜欢和人们谈笑,就在那无拘无束的谈笑间,融洽了和战士、工作人员的关系,使大家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干劲倍增地做好本职工作。毛泽东在危急时刻,常常有幽默之举。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王家坪毛泽东门前硝烟弥漫,弹片飞了一地。卫士们冲进毛泽东居住的窑洞,毛泽东依然在聚精会神地查看地图。"客人走了吗?"毛泽东看着地图问。"谁,谁来了?"卫士们怔愣住。"飞机呀,"毛泽东手中的笔朝天一指,"喧宾夺主,讨人嫌"。于是,卫士们都笑了,紧张情绪全部消失。作战间隙毛泽东仍不忘和战士们逗乐子。转战陕北时,由于敌人又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卫士田云玉的工资为每月37.5元,到1956年工资调整时,他所在的组里评议给他升两级,后来经上级有关部门全面比较平衡,结果只给他升了一级。为此,田云玉找了局领导,并且还哭了鼻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毛泽东知道此事,幽默而不乏同情地说。轮到小田值班,毛泽东把他叫到身边,沉吟了半天,言语恳切地说:“小田,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我准备从我的工资里拿出钱来给你发工资,你的工资不要国家来负担,我来负担,你看多少钱合适?”毫无心理准备的田云玉一时语塞。“你现在多少工资?”“43…  相似文献   

6.
明红 《党史文苑》2002,(1):22-23
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是一个谈笑风生,富有机智和幽默感的人。他时而以幽默作武器,尖锐辛辣,打击敌人;时而以幽默作调味剂,妙语连珠,批评教育同志;时而以幽默作润滑剂,谈笑风生,密切人民群众的关系。“毛”字是一个反“手”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期间,陪都各界轮流邀请毛泽东演讲,文艺界知名人士亦筹办了一次讲演会,地点在黄家垭口中苏文化协会内。毛泽东妙语横生,谈了他对国共和谈的看法,激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讲演中间,突然有人向毛泽东提了一个很尖锐而又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假如此…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恒久魅力的历史巨人。他博学、幽默、深邃、睿智、雄辩、敏锐……他做说服人的工作,言语常常是风趣幽默而寓有哲理、生动形象而寓意深长,总是在轻松的谈话中解开对方的思想疙瘩和解决重大问题。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为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特选载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毛泽东的说服与攻心之道》,以飨读者。选载时有所删改。  相似文献   

8.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二颗原子弹在西北地区空爆成功。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听到汇报,笑着说:我们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个月,赫鲁晓夫下台;我们第二颗原子弹爆炸,胡志明75岁生日快到了。这时,胡志明也到了长沙,听说毛泽东要会见他,特别高兴。一见面,他就快步上前拥抱毛泽东并问好。他发现毛泽东嗓音沙哑,便问,"毛同志,你病了吗?"毛泽东说:"我患重感冒,还没有完全好。""请你少讲话。"胡志明  相似文献   

9.
正开国中将中,有一位出身陆军,却半路出家到空军工作,在空军一干就是30年,还当过26年空军副司令员,是空军装备现代化的推动者,甚至连毛泽东都幽默地称他是"天下英雄"……他,就是一代名将曹里怀!"曹里怀军事上不弱,政治上更强!"曹里怀,原名曹李槐,1909年11月15日出生于湖南资兴县七里(今资兴市七里镇)柏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伟大领袖,也是幽默大师。他以超常的智慧和卓越的思想,时而以幽默作武器,尖锐辛辣,打击敌人;时而以幽默作调剂,妙语连珠,教育同志;时而以幽默作润滑,谈笑风生,融洽感情。  相似文献   

11.
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周游列国(他自己的幽默说法,即通过看材料了解各地的情况),看了全国各地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几百篇报道,认真而又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数次提到自己在建国后作过两次大的调查研究,一次是听取中央各部委的汇报,一次便是1955年的周游列国,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为此,毛泽东亲自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2.
商豫 《广东党史》2010,(7):19-21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他平时待人接物和蔼可亲,说话风趣幽默。对待有贡献于革命的人、有才能的人,他更是另眼相看,特别重用。下面说的毛泽东亲迎宋庆龄、程潜、林彪三例,足以说明在建国前夕毛泽东是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  相似文献   

13.
诚如人们所说:幽默是思想、学识和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幽默,显示了他深刻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超人的睿智。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当时文艺界的知名人士邀请毛泽东作了一次演讲,演讲之后,有人问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将先生?”毛泽东当即作了回答,他说:“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部分政协委员应邀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应邀的委员中有一位叫辛树帜。一见面,毛泽东就热情地握着他的手,直呼着他的名字,说他的名字取得好,并幽默地称:“辛辛苦苦,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余玮 《党史纵横》2007,(5):5-10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这是毛泽东对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的一句话.毛泽东能够对此人发出如此感慨,足见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6.
博览之窗     
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 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  相似文献   

17.
正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煤矿考察,传播马克思主义,来到井下与工人谈心,见到一名叫冬伢子的10岁小矿工。毛泽东开玩笑说:"你叫冬伢子,我小名叫石三伢子,咱们都是伢子哩。"毛泽东在井下给矿工们讲革命道理,影响了冬伢子一生。1927年,冬伢子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工兵指挥员。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多次受全军通令嘉奖。他又因性格刚直,口无遮拦,曾八次降职。无论升职或降职、嘉奖或批评,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贞不渝跟党走,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有"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之称的开国少将王耀南。  相似文献   

18.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怀仁堂东厅,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了为这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授衔、授勋仪式.当毛泽东走到一个小个子的将军面前时,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肩膀,习惯地打趣道:"你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向毛泽东敬礼的将军答道:"我是刘志坚."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0年之后,这位被"抢出来的刘跛子"竟在一夜间成了"叛徒".  相似文献   

19.
正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有个3平方公里的村庄叫"发坑"。别看村庄小小的,却有着一段光荣的历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毛红军进驻这个村庄。当晚,毛泽东在一个贫农家里与村民们喝茶聊天,他随意问道:"到这里快一天了,还不知道你们的村名哩,叫什么?"谁知这一问,村民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言语了。毛泽东觉得不对劲,追问道:"难道这里没有名么?"有个村民开口说:"有是有,太难听了,大家都不好意思讲。"毛泽东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影片《开国大典》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外宾以为毛泽东和毛润之是两个人,周恩来解释道,我们中国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毛泽东这时幽默地笑着说:我还有第三个名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众所周知,毛泽东又叫毛润之;但他又叫毛石山,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