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什“倒萨”行动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7月5日的《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美军从三面合围攻打伊拉克的计划,即美军将从北面土耳其、南面科威特、西面约旦三国包抄伊拉克。在美欲实施大军压境之时,伊拉克周边国家土耳其、科威特、约旦等纷纷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说“不”!  相似文献   

2.
<正> 老布什:维护“正义”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伊拉克的入侵剥夺了科威特的主权与独立。美国等西方国家深感自己的石油供应生命线面临威胁,同时也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为当时的布什政府出兵海湾提供了借口。于是,布什政府在联合国授权下,打着“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的旗号,发动了20世纪末最大规模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周刊》2016年3月伊拉克安全部队2014年面对"伊斯兰国"的猛攻时灾难性地落败,去年12月夺回拉马迪重建了他们的信心。获胜并非易事。在战斗中40多名特种部队士兵和几百普通伊拉克士兵阵亡。目前在伊拉克有3500名美军士兵,大部分从事训练、咨询和协助工作,有大约1.9万名伊拉克士兵在五个军事基地接受联军的训练。训练中会让伊拉克军队经受使用真实火力的模拟战役,以便使他们获得待在战场  相似文献   

4.
宁海 《思想工作》2004,(2):38-39
日本政府派往伊拉克的陆上自卫队先遣队一行30人于1月16日晚从成田机场启程赴伊,装载着先遣队8辆轻型装甲车及其他装备的运输机也从北海道的新千岁机场出发,17日到达科威特。3周前,日本政府已将航空自卫队先遣队约50人派往科威特和卡塔尔,为日后向伊拉克派兵建立转运基地。据透露,日本政府计划在确认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后,从本月底起至3月下旬,将驻伊陆上自卫队440人分批派往目的地。日本航空自卫队的150多人以及3架C—130运输机将于本月下旬出发,前往海湾地区,担负从科威特机场到伊拉克机场的物资运输任务。上述行动开创了日本战后向依然处…  相似文献   

5.
世纪回眸     
1990年—1992年 海湾战争爆发 1990年8月2日凌晨,由于石油价格、债务和边界等问题争执不休,伊拉克出动300多辆坦克、几十架飞机和数万人的地面部队侵入科威特。针对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联合国安理会连夜举行紧急会议,通过了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然而这一切无济于事。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风暴”的行动计划,海湾战争自此爆发。战争开始后,多国部队出动各种战斗机对伊占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军事目标和设施进行猛烈轰炸;伊拉克则向为多国部队…  相似文献   

6.
战争·灾难     
<正> ①2月15日,大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靠近伊拉克的科威特北部地区行军,备战对伊战争。②2月14日,夜幕笼罩下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显得平静与安详,但战争即将来临。新华社  相似文献   

7.
沙特是美国在海湾地区和阿拉伯国家中的重要盟友。在过去60年中,双方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一直保持着稳固的同盟关系。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近50万美军驻扎在沙特并使用沙特的军事基地攻打伊拉克,为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后,沙特允许美军继续使用并扩建沙特的军事基地,使  相似文献   

8.
一月十七日凌晨,美国出动空军袭击伊拉克、科威特的一些地区。国际社会曾努力加以制止、世界人民所不愿看到的战争终于在海湾地区爆发。中国政府对此深表焦虑和不安。  相似文献   

9.
有记者问:中国对科威特要求伊拉克尽快释放扣押的人员持何态度?答:中国政府对仍被伊拉克扣押的科威特国民问题深表关注。我们希望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尽快得到贯彻执行,使上述人员早日获释,与家人团聚。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驻伊拉克美军移师南下科威特,完成全部撤离,兑现美伊3年前签署的美军地位安排协议相关条款,彻底结束了美国在伊长达9年多的战事。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伊拉克重获独立与主权,翻开了既无萨达姆统治也无美军占领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问:联合国安理会日前同意成立三个评估小组,就伊拉克裁军情况、伊人民生活状况及伊遣返科威特战俘等问题进行评估,中方有何评价?答:安理会决定就伊拉克问题设立三个评估小组,在打破伊问题僵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中方对此表示欢迎。今后一个时期的关键,是确保各小组能客观、公正地对伊有关问题进行评估。为此,应加强安理会对评估小组的政治指导。我们希望联合国秘书长在评估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呼吁有关各方表现出诚意,以公正、合作的态度推动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全面执行。  相似文献   

12.
海湾战争已经结束两年多了。为制止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从而爆发的这场以美、英联军为主体的解放科威特的(行动代号由“沙漠盾牌”变为“沙漠风暴”)的战争,震动了全世界。在海湾战争期间,最令人们感兴趣的,大约要数“爱国者”和“飞毛腿”导弹了。这是因为,寻常百姓人家第一次得以通过电视屏幕,亲眼目睹导弹袭击和相互截击的战斗场面。自然,当大家发现远离战场数百乃至上  相似文献   

13.
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其首次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邪恶轴心”说,正式表明随着阿富汗反恐战事渐近尾声,伊拉克已经成为美国第二阶段反恐的首要打击目标。3月11日~20日,总统切尼出访英国与中东10国。其目的在于巩固美国和中东各国的反恐联盟,即说服阿拉伯各国支持美针对伊拉克的政策,成立反伊同盟,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创造政治、外交和军事条件。然而,中东各国一致表示反对美对伊进行军事打击,使切尼吃了闭门羹。随后,阿拉伯国家联盟还在第14次首脑会议上推动伊拉克与科威特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迈出和解步伐,由此致使美军事打击伊拉克…  相似文献   

14.
艾林 《友声》2014,(3):19-19
<正>每年的2月25日和26日分别是科威特国庆日和解放日。今年是科威特国建国53周年和从伊拉克占领下获得解放23周年。2月25日,科威特民众举家出游。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的海滨大道上,几乎所有的车辆都悬挂着科威特国旗。巡游汽车将海滨大道围得水泄不通。许多年轻人和孩子在脸颊上涂上科威特国旗的图案,手持国旗爬到车顶欢呼,用水枪向过往巡游车辆喷  相似文献   

15.
國際社會不能容忍侵略行為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說,伊拉克應該無條件從科威特撤軍,恢復科威特的獨立、主權和合法政府,如果國際社會容忍這種侵略行為,世界上就無正義可言,世界就會大亂。中國螹嘘P各方通過和平談判解决海灣危機,因為一旦戰爭發生,將會導致慘重損失,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相似文献   

16.
李敬臣  赵利根 《半月谈》2004,(19):84-86
秋风送爽,今年的中秋、国庆前后相连,正是家庭团圆、举国欢庆的时节。在位于北京方庄的家里,杨洪林大使夫妇正忙着收拾行装,出任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国首任驻伊大使。今年53岁的杨洪林,1974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在3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先后在中国驻苏丹、科威特、埃及、伊拉克、巴林大使馆和外交部亚非司工作,与阿拉伯世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也亲眼目睹了历次战乱和长年制裁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伊拉克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2003年10,他结束中国驻巴林大使任期,奉调回国,并在今年7月被正式提名为中国驻伊拉克特命全权大使。时下的伊拉克,安全局势相当严峻、复杂。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中伊友好关系,促进中伊两国的互利合作,续写中伊传统友谊?临危受命的杨洪林大使肩负着重大使命。9月27日,杨大使在北京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独家专访。这是他赴任前首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国际形势的发展,在中东地区留下了沉重的印迹,多灾多难的命运压得这个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几乎喘不过气来。布什政府把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国家视为恐怖主义根源并施以强力打压,从而把伊拉克推向了战争边缘,使巴勒斯坦处境空前艰难,也把其他阿拉伯国家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9·11”事件注定中东命运多舛海湾战争结束时,美国的中东政策定位为“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慑于安理会只准多国部队“解放”科威特而不准进入伊拉克领土的决议,美国未能摧垮被战争蹂躏得奄奄一息的伊拉克政权,使焦头烂额的萨达姆得以继续执掌政权,…  相似文献   

18.
科威特科威特酋长阿卜杜勒·萨利姆·程巴赫阁下: 值此科威特宣告独立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向科威特政府和人民致以衷心的祝贺。祝科威特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以及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取得进一步的成就。祝贵国国家繁荣,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9.
外事往来     
4月16日市委书记贺国强在市外事大楼会见了国际希尔顿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哈瑞斯,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陈际瓦副市长参加了会见。4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渝会见了前来参加亚洲议会和平协会(AAPP)第三届年会的斐济、萨摩亚、塔吉克斯坦、斯里兰卡、韩国、老挝、俄罗斯和伊拉克、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国家的客人。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重庆市市长包叙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云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镇、外交部副部长王毅、李鹏委员长办公室主任吴文昌等分别参加了会见。  相似文献   

20.
从海湾危机一开始,中国就主张科威特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及其合法政府应得到恢复。现在,科威特埃米尔已任命王储兼首相萨阿德为军管的最高执行官,并在近日内返回科威特,执行军管,恢复秩序。我们对此感到欣慰,希望科威特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重建自己的家园。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和加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