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二重性存在,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形成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中西方哲学理论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内容.以辩证的、动态的立场看待人、分析人是理解人之为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人作为个体存在和“类”存在的有机整合体,是一种实践性存在物,现实生活世界体现出人的本体性存在。马克思探究人的存在,最终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这里的自由不单纯是“个体”自由,更表现为一种“类”的自由。在与萨特思想进行比较的同时,更进一步揭示出自由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杨春花 《前沿》2009,(9):37-39
信仰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把握和向往的生活最高境界,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自我超越。信仰具有实践性、形而上学性和超越性。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矛盾决定着信仰的存在;信仰赋予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信仰使意志坚定,使心灵具有归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由以往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为指导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历史性决定和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是刑事法律体系中的最后屏障,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让法治成为所有监狱人的一种信仰。所谓监狱人,既包括监狱人民警察,又包括服刑人员及其亲属甚至包括被害人和周边群众。所谓法治信仰,既切实接受法律的保护,又真诚接受法律的约束。中国人法治信仰了没有,作为社会缩影的监狱人可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西方社会法律信仰主体的生成,离不开宗教意识的有力摧发,更离不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精神洗礼。本文通过对西方独立法律信仰的形成的探讨,获得建立中国社会法律信仰的有益启示,以利于我们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卢弼燏 《当代广西》2012,(14):57-57
微电影《灯》讲述一位盲人姑娘,每天进家都要把屋里的灯点亮。面对人们的不解,姑娘说:盲人的世界是有光的,那闪闪发光的是爱和信仰,点亮一盏灯,就点亮了爱.点亮了信仰。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4,(10):91-92
李岩在《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撰文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和生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人的三种形态的存在方式。对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社会群体而言,它是社会群体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方式,推动社会群体的生成,也是社会群体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提升社会群体为真实的集体、自由人联合体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樊利娟 《前沿》2007,(1):43-44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家们就普遍关注这个问题。这一关系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形态,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都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表述。但是,无论是近代的唯理论或经验论,还是康德、黑格尔等都由于没有从现实出发,而是求助于形而上的悬设,所以最终都没能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则从现实的实践出发,以思维和存在的异质性为前提,最终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初步同一。  相似文献   

10.
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类的存在物。在人的类存在的多种历史形态中,共同体是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共同体存在具有共同性、共在性、共生性和共意性等属性和条件。现代科技和全球化发展日益彰显人类共同体存在和共同体问题的世界历史意义。人类共同体存在不仅承载了以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现实内涵,而且还是人的类本质的最高实现形式。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共同体观念和共同体意识的兴起成为21世纪全球对抗现代人类现实生活中日益出现的分离主义矛盾及现实问题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时期我军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主要历史经验有:确立和完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组织保证;对广大官兵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育官兵的信仰自觉;坚持义利结合,以义导利的原则;以革命纪律培育官兵的规范养成;党员干部和革命领袖以身作则;努力推进根据地建设,为官.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现实动力;以革命的人道主义,展示我军的正义性与高尚性。  相似文献   

12.
王秀鹏 《桂海论丛》2008,24(3):78-80
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是法治本身的需要;影响法律信仰的培养所面临的障碍是缺失法律信仰的根基、法律信仰的前提、法律的权威性,是法律信仰普遍性的缺失。因此,要将法治精神的建设同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消融国家优位的理念,树立社会优住的理念,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信仰培养,培育国家公职人员现代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丁宪浩 《桂海论丛》2005,21(2):15-18
建设生态文明在本质上反映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化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现实手段,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途径。积极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必须努力推行绿色化发展战略:一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二要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三要努力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桂海论丛》2010,26(1):25-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民族信仰重塑具有同构性和同步性,崇高的民族信仰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能为民族信仰重塑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导向。当前社会变迁,信仰体系的嬗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信仰的错位和缺失,严重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应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民族信仰重塑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杨卓华 《桂海论丛》2002,18(3):69-7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旨在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义 ,但是 ,几乎都将其解释为天人“同”一而不是天人“合”一或天人“和”一。这种差异是巨大的 ,前者所追求的是自然与人的混沌未分 ,而后者则强调自然与人是分离并矛盾的 ,正因为其矛盾而构成了相互不可或缺的差异协同的互补性整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史,实事求是的科学史,与时俱进的创新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要紧密联系思想理论建设的实际,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法律信仰是一种从认识论意义上而言的、富有批判怀疑精神的信仰;它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是人们对正义、公平等基本法律价值和法律规范、法律活动应当蕴含这些基本法律价值的理念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实践活动中,一直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逐步形成了优良的作风,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全党: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中心任务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起表率作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整党整风教育。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的道德之维--伦理学视野中的"经济人"误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经济人 ,还是道德人 ,都只是人性的一面。人的道德行为不是全然非经济的绝对无私 ,道德没有一般地要求人们非功灭私 ,而首先达到的是行为的合宜与功效。同样 ,人的经济行为虽然根源于人的利己动机 ,但它与人的道德行为一样 ,也具有可交换的社会化特征。因此 ,作为理论抽象的经济人也有其道德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