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什么是博物学?热爱植物,鸟兽虫鱼,并对它们进行观察、记录、分类等,就是博物学,它是包括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一门"地方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不仅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2.
简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传 《前沿》2002,3(1):8-11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特殊规律 ,它所解决的是世界的物质秩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它所解决的是人类的活动的秩序问题。它们互相依存 ,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提高民族理论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 ,哲学社会科学还具有自然科学所不具备的思想启迪、思想统一、思想解放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共生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时代诉求的必然性,它是时空坐标中人类理性的选择。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它使我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集团与集团、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审视有了新的视野和认识,使我们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参照和方法。"共生"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和理念。共生哲学中的进化理念、共同理念、合作理念、互惠理念以及相变理念在不同层面揭示了共生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儒学是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精神力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西方“贵斗”哲学的产物。其错误是:第一,过分夸大文化的作用,而忽视经济、政治的因素;第二,“贵斗”哲学非人类文化性的要求。事实是文明的对话而不是文明的冲突,才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儒学提出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仁爱忠恕之道,而且它具有贵和的传统。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理念,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强调平等、和谐和共同发展,正与当代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和宽容精神相合。儒学可以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和谐哲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主要是狭义的和谐哲学,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表征,是对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总看法和总评价。和谐哲学不是与斗争哲学相对立而与建设哲学相等同的哲学,它的理论根据也不是矛盾的同一性或量变。和谐哲学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朝向真善美更高统一的一大进步。和谐哲学可作为建设哲学之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式,但对它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6.
周巍 《求索》2010,(12):120-122
哲学关注现实,不仅要关注现实世界,还要关注非现实世界。非现实世界以隐性的、潜在的、虚拟的、未来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它和现实世界共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非现实世界的拟像不仅是破除人类对现实世界理解的狭隘性,映现现实世界的局限性,而且也是现实世界向未来世界发展的导向和动力之一。对非现实世界的哲学关注应在揭发想象思维、现实批判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开辟新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信息化道路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来选择的,它包括了若干独特之点,如通过时间压缩、机遇把握、弯道超车来实现跨越发展,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来实现两化融合发展,通过核心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来实现由大到强的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中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共同推进来实现协调发展,其中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精神和方法。这种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路径,是基于文明形态转型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趋势所生成的,因此是一条具有充分实践哲学理据从而可以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李荣华 《前沿》2010,(12):40-42
理论界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有多角度的解读,但从人文主义层面的解读却很有限。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核心在于它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实践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存在,这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这是哲学实践观的一大突破;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的科学性使其成为人类未来走向全面自由的思想指针。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针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等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应运而生,它是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人类共同难题而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与价值理念,从哲学高度阐释中国方案,可以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推动这个世界进步""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三个逻辑层次揭示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新型的世界观、国家观、制度观、发展观、治理观、文明观、和平观和义利观。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与艺术都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但是,一个是缜密重理性,一个是细腻重情感,两者完全不在一个范畴。然而,哲学与艺术却都能超越国界、语言和肤色的羁绊,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在它们内部一定具有某些共同点和必然联系。本文从纵横两个方面对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进行梳理,指出哲学与艺术拥有共同的主题、方法和风格,并处处彰显示了哲学与艺术的和谐基础与特性———互补、共存,并因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全国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8年10月11日~13日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国内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出席了会议。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陶德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李景源研究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亚圣"柯尔施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只创造一种理论,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就理论形态和理论目的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也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或"新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其中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方法不能脱离科学社会主义而自成体系,否则它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因而它是一种"反哲学"。柯尔施的研究宣布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整合为一个概念体系的做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品读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颇有感受与顿悟。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篇幅都不算太长,但都能给人以清新的启迪。尤其对李瑞环在《提倡大家学点哲学》中所说的“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不能算明白人”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哲学,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会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对于一位统战工作者而言,其工作特殊性更需要学会一点辩证法,这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为人都是极为重要的。如书中的一个小事例:“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有关"哲学的终结"或所谓"后哲学"的呼声几乎不绝于耳.今天,哲学的确面临着这样一种抉择:它要么放弃自己存在的权利,要么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对于当代语境下的哲学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在后现代那里,哲学成为继上帝和人之后又一个被宣判死刑的东西.那么,哲学是否真的死了?如果它没死,是什么支撑它的生存?后现代哲学认为现代哲学什么也不是,那么后现代哲学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在此,我们将结合"感受文化影响"的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探讨如何运用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促使学生生成正确的社会态度结合。一、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的缘起与界定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来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教师巧设情境,引发师生、生生思维碰撞,全体师生在对话讨论中求同存异,共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所有哲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历史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哈贝马斯试图以“批判的社会科学”弥合哲学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使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一个合理化社会的到来.哈贝马斯对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的论述使我们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进而更准确地把握科学与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心理效应及心理学的理论、实验、游戏引入到哲学教学之中,这不仅能突破说教多于体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还能调动学生参与哲学课堂的积极性。本文从心理学在哲学课堂中的作用以及哲学与心理学对接的实践课例出发,探讨将心理学效应运用于哲学课堂之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状可概括为五点。一、它的基本观点得到了正确的运用。二、它的体系和内容有了明显的改进。三、在理论界多元化的趋势下,它仍然是我国现实生活的主导哲学思想。四、它的科学性加强。五、它的体系不够完整、严密,内容有的落后于时代或简单化,亟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景将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各种哲学观点的比较、争论和论证自己的过程中完善自己,能够基本体现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水平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实践(行),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两大哲学传统,共同关注一个理论范畴,虽然内涵差异明显,但又具有共同的外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两大哲学传统可以相互汲取优长、弥补不足,有效推进实践范畴的综合创新,科学指导现实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学生的认可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时常琢磨: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学好哲学呢?一、"说"出主人的幸福新课程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哲学课堂是心灵对话的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