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背景介绍原载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四日《红色中华》第八十五期第一版。该版刊发了署名然之、题为《拥护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配登了﹃加入共产党回答日本帝国主义进占平津与国民党出卖华北!﹄标语。《宣言》指出:﹃只有他(苏维埃中央政府)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民众自己的政权,只有他能够领导全中国民众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1934年7月初,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刘少奇临危受命,来到汀州,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突击扩红,弥补实力刘少奇上任的第二天,省委机关附近的水东街遭到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刘少奇将省委、省苏等机关迁往城郊,省委设在东街的仓楼。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兵员损耗较大。为了补充实力,福建苏区和闽赣苏区所属各县响应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扩大红军的号召。刘少奇接任省委书记后,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1933年4月11日,《红色中华》第68期第二版,在《以全部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来回答残酷的白色恐怖》通栏标题下,刊载《反帝拥苏总同盟通电: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投射毒瓦斯》,并配发了漫画《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画面上一双帝国主义国民党的黑手,握着铁夹子,把全中国的工农夹在中间,进行血淋淋的屠杀和剥削。漫画把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勾结起来残害工农的反动本质揭露无遗。  相似文献   

4.
奉派奉天,突遭逮捕1929年7月14日,刘少奇一身工人打扮,同妻子何宝珍来到奉天。奉天,就是现在的沈阳,当年就是东北的名城,曾是奉系军阀的老巢,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据点。刘少奇这次来,是受中共中央的派遣,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在此之前,已有三届满洲省委机关遭到敌人的破坏,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最严重的一次是1928年12月,省委20多人在举行扩大会议时,被敌人包围。省委委员除团省委书记一人逃出外,省委书记陈为人和全部常委以及几名外埠负责人共13人被捕。由于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工…  相似文献   

5.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1):12-1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进入了最艰苦的斗争年代.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彻底放弃了孙中山反帝、联俄的主张,代之以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在英、美等帝国主义扶持下,开始实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它以法律、行政、特务等手段残酷地镇压任何革命活动,集中一切反革命势力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进攻.中国革命到了严峻的关头.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3月30日《红色中华》第65期第6版。该版刊发了《一尊尊炮口对着长江沿岸的民众》的报道。报道指出:"为了镇压屠杀长江一带反帝反国民党的革命民众,停泊在长江沿岸的帝国主义国民党兵舰已有二十余艘之多。"在报道中配有一幅《帝国主义奴  相似文献   

7.
“反蒋抗日”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针。就其起始 ,一般多说起于九一八事变 ,认为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即提出“反蒋抗日”或“抗日反蒋”的“下层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1。事实上中共在九一八事变后提出的是“打倒各派国民党”,“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的“下层统一战线”。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共已提出和实施“反蒋抗日”呢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反蒋抗日”和“下层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在 9月 2 0日、2 2日、3 0日相继发布了 4份重要文件 2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消灭国民党”等口号 ,号召…  相似文献   

8.
马彦超 《世纪桥》2013,(12):4-7
中共满洲省委自1927年成立就以反帝国主义入侵为己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随即发表宣言,阐明时势,表明立场,号召广大群众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三省;同时,积极组织协调领导各种抗日力量,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可以说,在被撤销以前,中共满洲省委是东北抗战思想的指引者、抗日力量的组织协调者和武装抗战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9.
中共满洲省委自1927年成立就以反帝国主义入侵为己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随即发表宣言,阐明时势,表明立场,号召广大群众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三省;同时,积极组织协调领导各种抗日力量,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可以说,在被撤销以前,中共满洲省委是东北抗战思想的指引者、抗日力量的组织协调者和武装抗战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0.
古琳晖 《世纪桥》2010,(14):35-37
<正>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其空中力量优势,对中国实施狂轰滥炸。在艰苦的反空袭斗争中,年轻的中国地面防空部队奋勇作战,成为反空袭斗争的重要环节,在抗战史上写下了不寻常的壮烈篇章。在战火中发轫1931年,日本发动意欲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当时,张学良在北京养病,得知日本关东军利用闪电战术占领奉天和长春后,下令东北边防军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进占漳州,在闽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消灭了军阀张贞的主力部队,动摇了国民党在闽南的反动统治,而且以实际行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反蒋政治主张,推动了闽南抗日反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中央红军进占漳州,直接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闽南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日本帝国主义早就把福建视为它的势力范围。“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图谋扩大势力。厦  相似文献   

12.
正背景介绍1934年7月25日,少共中央儿童局机关报《时刻准备着》第18期第18页刊登漫画《反对国民党把儿童送给帝国主义去毒死》,揭露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在吉林省某县毒杀儿童;国民党把半个中国送给日本,请日本帝国主义来屠杀中国群众。共产党号召全国民众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粉碎国民党的五  相似文献   

13.
1941年2月中旬至5月初,国民党顽军对我豫皖苏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新四军四师进行了英勇顽强的作战,最后部队损失过半,无法立足,不得不被迫放弃艰苦创建的豫皖苏根据地,反顽最终失利。本文试应用新近出版发表的相关材料,从我顽日伪在华中斗争的全局出发,阐明中央、华中局在我顽日伪战场形势发生变化前后指导豫皖苏根据地斗争的方针政策,分析四师处于反顽不利处境的更深刻的背景,以及四师反顽开始后对顽作战的方针和行动,以求对此次反顽失利原因作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5年12月1日《红色中华》第242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在国民党蒋介石的无耻出卖下华北已成为满洲国第二》的报道。报道指出:"自从国民党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所提出的八个条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的行动更加积极化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侵略和国民党蒋介石的无耻卖国!拥护工农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加入红军来,一同去打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去!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万岁!"  相似文献   

15.
1947年5月20日,国民党统治区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运动,它是以宁、沪、苏、浙与平、津学生为先锋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受到镇压后,扩展至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数十万学生起来罢课,游行抗议,并进一步发展到反迫害运动。各阶层人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介绍1934年6月3日,《红色中华》第197期第4版,专版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图谋侵占福建的阴谋,发表文章《日本帝国主义的血手又伸到福建来了》《武装上前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福建》《武装上前线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和漫画《国民党出卖福建》。画中面对手持屠刀杀上门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像娼妓一样跪下来,双手奉上福  相似文献   

17.
谢觉哉洪湖蒙难记张可荣1931年秋的一天,一个身材不高、留着平头、鬓角和八字胡已经花白、略显老态的人,从上海出发,躲过国民党的一次又一次搜捕,经汉口秘密来到了湘鄂西苏区,在苏区中心监利县周老嘴出任临时省委秘书长,负责主编省委机关报《工农日报》并主持苏...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关,负责东北三省的党务工作。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东北的革命形势同全国一样处于低潮。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工作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在东北成立中共满洲省委。1927年10月,东北地区党员活动分子会议召开。会议组建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将机关设在奉天(沈阳),任命陈为人为书记。作为当时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从此肩负起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第五十二师九千余人匪军向闽赣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闽赣革命根据地先后失掉了建宁、泰宁、资溪等地,只剩下宁化、清流、彭湃(安远)等几块小地方。十二月,国民党反派“清剿”步步深入,清流又失守,驻在宁化的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以及省军区被迫撤离。为了加强部队政治工作,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组成省委工作团编进省军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一卷第二十六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4幅,第二幅题为《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漫画表现藏在蒋介石背后的帝国主义,教唆几只国民党军的走狗,打起四次"围剿"的白旗,在帝国主义提供的飞机军舰帮助下,进攻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