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学术界对俄国保守主义的关注和考察始于俄罗斯帝国后期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民主派,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俄国保守主义是俄罗斯帝国后期民族精英的主流政治思想和民间社会的主导政治理论,具有很强的沉淀性和穿透力,一直影响到现代俄罗斯人。俄国保守主义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以反对西方文明的普世性,坚持俄国历史进程的连续性以反对社会变革的断裂性,这种对俄罗斯民族特殊性和俄罗斯文化连续性的青睐是俄国保守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当前,俄国保守主义研究由分散性考察向整体性研究缓慢过渡,跨学科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成为考察俄国保守主义的一个发展趋势。但俄国保守主义理论内核的模糊性、俄国保守主义主要思想家和经典作品研究的片面性、俄国保守主义研究的断裂性以及学术界对某些重要主题关注的缺失等,是当代俄国保守主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俄国自由主义是俄国对西方的感应和国内的变迁共同作用的混合产物,它是以欧洲自由主义的变异形态即"不充分的自由主义"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从短时段看,俄国近代自由主义随着1918年立宪会议被解散而走向终结;但从长时段看,自由主义作为俄国近代化的产物,它随着俄国近代化的向前发展而逐渐融入俄国社会,成为俄国近代以来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别林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文学批评中,对俄国文化的历史形态、现实状况和未来命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化的反思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一是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分水岭,改革之后的俄国社会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二是俄国新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上层,尤其是与上层密切相关的知识阶层,他们代表了俄国文化的现实面貌和发展方向。因此,俄国的民族性呈现出不确定的特点;成长中的俄罗斯文化必然是多面性的文化;民族传统和欧洲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俄罗斯灵魂。  相似文献   

4.
在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日本强迫朝鲜开港过程中,俄国没有加入其中,而是采取了观望政策,这和80年代俄国积极参与朝鲜事务是截然不同的。俄国之所以如此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俄朝间存在民间陆路贸易,它给俄国带来巨大益处;而朝鲜开港给俄国带来的好处有限。俄国远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滞后,航运业不发达,既没有商品向朝鲜输出,也无运输商品的船只。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没有介入美日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俄国激进革命知识分子是近代俄国独特历史道路的产物,他们的思想和道德包含着深刻矛盾。以他们为主体的革命激进主义思潮和运动表达了俄国社会部分精英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一种选择,对俄国解放运动和俄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俄国,承继18世纪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治国方略,继续遵循俄国历史上极为独特的自上而下调节经济的政策。每一次的皇权更迭都伴随着一场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发生,对俄国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19世纪俄国货币制度的演变,更是历经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国历代沙皇拯救国家经济危机的策略以及治国安邦的既定方针和传统。  相似文献   

7.
在俄国社会酝酿深刻变革的 1 9世纪上半期 ,俄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形成了主张以革命和暴力方式改造社会的激进思想流派。农奴制改革前后 ,激进倾向超出了思想活动的范围 ,发展成为反抗现实的社会运动。 70年代 ,暴力和恐怖手段成为革命激进主义的主要标志。在俄国革命激进主义的文化根源中 ,既有当时西方政治文化的因素 ,也有俄国思想传统和东正教精神的成分。而其社会根源则主要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以及俄国政治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 1 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革命激进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揭开了 2 0世纪初期俄国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俄国地处欧亚大陆之间,其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呈现出了东西方倾向的摇摆性,19世纪上半叶在俄罗斯思想觉醒的过程中,有关俄国历史命运问题的思考成为俄国哲学的主题,恰达耶夫的哲学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是俄国思想史上出现的第一次对俄国历史的反省和批判,也是俄国历史哲学理论建构的第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一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洗礼,社会激烈动荡,社会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知识分子首当其中,厄运接踵而至。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十月革命前已着手研究俄国经济史的多数学者在一段时间的犹豫和观望后,还是留在了苏维埃俄国,重操旧业。研究俄国经济史的史学家和经...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人没有组织起有计划的大规模的西伯利亚殖民活动之前,俄国凭地利之便和哥萨克之勇,抢先占领了西伯利亚。近代以来,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英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活动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555年“俄罗斯公司”在伦敦成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发生工业革命,在这一阶段,英国人活动规模小,赴西伯利亚动因之一是为了商业利益,二是受沙皇政府聘用出访或途经西伯利亚,三是出于传教或慈善事业的目的。第二阶段从俄国工业革命到1917年十月革命,英国实业家和资本家伴随大规模的对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来到了西伯利亚,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凯歌,西伯利亚拉开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序幕,到1918年3月,各地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史进程。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是十月革命的必然产物,但与欧俄地区相比,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政权基础的不稳固性。这一特点根植于西伯利亚特殊的土壤,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的曲折命运。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中国同俄罗斯的经贸科技合作中.西伯利亚是一个理想的地区.建议哈尔滨市加大同该地区经贸合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16世纪中下叶至19世纪中下叶,沙俄夺取了西伯利亚和远东,一跃成为土地辽阔、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沙俄时期的远东就是其侵占的西伯利亚最东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必须解决当地人口与劳动力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实现对这一新吞并土地的有效统治。沙俄为此采用了移民、惩处性垦殖等措施来改善远东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使远东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有所增加,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占领和控制,但沙俄的东扩是充满暴力和野蛮行径的殖民过程,再加上远东恶劣的环境及沙俄政府移民政策的缺陷,注定了沙俄时期难以有效解决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论西伯利亚流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世纪末,沙俄统治者在占领西伯利亚后,即把那里确定为新的流放地。在随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大批的刑事犯和政治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无论是作为惩罚措施,还是移民手段,抑或是为了排除对其统治的威胁,西伯利亚流放都显得微不足道。1917年二月革命后,随着沙皇专制制度的覆灭,西伯利亚流放制度被最终废除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地统治已征服地区,掠夺西伯利亚的毛皮资源,俄国政府在西伯利亚地方建立了税收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税收制度,征收的税种主要是实物税、关税和赋税。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西伯利亚自主外贸额迅速增长并存在着巨大的顺差.西伯利亚自主出口呈现以下特点少数出口大户占据出口的大部份额;出口的伙伴国的地理分布更加广泛;出口商品以燃料,原材料为主.西伯利亚与独联体及波罗的海国家、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较快且前景广阔.西伯利亚的自主外贸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军事独裁的反革命政权,高尔察克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企图稳定西伯利亚货币流通局面,提高反动政府信誉,以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满足巨大军费开支的需要,其结果是进一步恶化了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形势,充分暴露了其反革命反人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西西伯利亚军役人员形成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俄国统治西伯利亚主要依靠的力量。由于西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其军队的管理机构、数量、等级、兵种、招募等方面与欧俄地区不同。18世纪初,彼得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按照西方建制创立了新型的正规军,西西伯利亚军役人员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0.
季志业 《东北亚论坛》2013,(1):47-58,128
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在其对外政策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位置,俄罗斯在制订东北亚政策时,是以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为主要背景,并注重寻找两个平衡点:一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政治合作,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又要保证这种参与不危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二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保证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所需要的市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又要防止该地区的经济完全脱离俄罗斯,成为东北亚经济的"资源附庸"。俄罗斯在东北亚的政策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全面。俄罗斯完成了由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正在由普通参与者向核心参与者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