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09,(14):I0004-I0004
近年来,山西省阳城县町店镇在阳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狠抓“新项目、新基础、新环境、新风尚、新机制”五大工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全镇经济社会步入了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科学发展轨道,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果令人瞩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09,(14):I0001-I0001
山西省阳城县町店镇面对金融危机,于2008年年初出台了全民创业实施方案,全面展开了町店镇全民创业工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2007年,山西省阳城县町店镇在阳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字方针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扩大招商引资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新农村,挖掘历史内涵打造文化名镇,倾力改善民生扶助弱势群体,全镇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重要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该镇被上级评为“招商引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4.
我们白桑关镇位于秦岭山余脉,是郧县的一个山区镇。2002年经上级扶贫办的普查认定全镇24个行政村中,就有13个贫困村,加其他村贫困户,全镇共有贫困户4350户,贫困人口18400人。是全县典型的贫困乡镇。面临底子簿、基础差、农民贫困的状况,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扬长避短,创新发展,以“兴好致富产业、狠抓基础建设、构建平安社会、加快和谐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率领全镇人民艰苦创业奋起直追,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去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1个亿,比2002年的6790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0元,增加850元,全镇贫困户减少到1240户,贫困人口下降到4069人。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任务,作出了新部署。字字句句洋溢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为我国绘制了一幅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的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新一时期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陈兆波 《中国司法》2007,(11):112-112
今年以来,为加快律师诚信体系建设,牡丹江市司法局以建立全市法律服务的诚信环境、形成规范的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律师事务所诚信和律师个人诚信建设为重点,在全系统开展了律师队伍诚信建设活动,为实现市域经济追赶型跨跃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掀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能否圆满完成这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让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图景变为现实,关键在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引领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判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成败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李德林 《天津检察》2006,(4):4-4,6,7
大港区地处天津市的东南端,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约34万,其中农村覆盖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农业人口约占三分之一强,农村的和谐、稳定与兴衰对大港区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大港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工作力度,以创建生态村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我区的发展要求,我院党组把为辖区农村建设服务摆上了检察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概括起来就是:加大三个力度,取得三个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掀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能否圆满完成这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让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图景变为现实,关键在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引领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判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成败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08,(14):63-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惠及亿万农民的重大决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农民是主体。2007年,在山西省武乡县新农村建设的大军中,洪水镇南坪村党支部用满腔热血和对村民深深的情意,校正着南坪村的发展轨迹,在该村翻天覆地的变革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08,(10):56-56
近几年来,山西省陵川县杨村镇泉头村在陵川县政府、杨村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书记付保国的带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夯实“农民稳定”为基础,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成绩。  相似文献   

15.
葛志强 《中国司法》2008,(6):107-10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等职能,完全可以也应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召开前夕,笔者专访了旬刚县麻坪镇党委书记牛全红。近年来,他和镇党委一班人,带领全镇人民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此时,也为两会的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双河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按照县上得出的新农村建设“以省道303沿线和川道、城郊为优先建设区域”的工作思路,以双河、向阳沟、桃庄湾三个重点村带动全乡各村整体推动的办法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乡苁完成农户住宅建635间、旧改546间、共有279户、1022名农民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新修水渠825米、漫水桥1座、广场2个 ;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0,(15):56-56
涿鹿县涿鹿镇总面积77.2平方公里,全镇辖3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人口7.5万。近年来,涿鹿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县委政府工作部署,以“园区带动,城建先行,三产富民,全面推动经济大发展,确保实现三年大变样”总体思路为指导,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丰厚成果,财政收入连年突破新高,  相似文献   

19.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其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要求。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专门发出“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5,(2):62-62
以镇党委书记周连锁、镇长杨玉梅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镇人民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狠抓主导产业开发,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共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9000亩,并补栽了历年实施的5883亩,为打造一个山川秀美,全面奔小康的新牛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献上了—份厚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