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在这诸多力量中,中央执行机关里的行政长官,特别是那些资深且有能力者,更常常成为帝王要优先考虑的对象.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这是再理想不过的.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如果使用不当、控制不严,帝王也会大权旁落.究竞如何驭臣,这其中不仅多有花样,而且也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2.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时代帝王们特有的一种自省表演文化。每当天灾频发人祸迭出之季、王朝政权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时,帝王们穷途末路无计可施之际,便掣出罪己诏这一绝招糊弄天下,希冀能够消除民怨,招摇过市,成为他们笼络人心、拯救危难的一种手段,以期维持旧有政权不倒,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当然,这里也不能决然排除一些已有自知之明的帝王在反思之后对自身过错与失败的反省忏悔和自我检讨以及对古典传统正道统治的重新认可。  相似文献   

3.
从豪 《政府法制》2012,(29):24-24
帝王之家,金枝玉叶,男为王爷,女为公主,在家天下的时代,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然而再鼎盛的王朝,也有没落的时候,如果恰恰生于末代帝王之家,那么他们所饱尝的腥风血雨,甚至比黎民百姓还要残酷,以至于有人竟然发出这样的慨叹:“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帝王家!”实在是让人不胜唏嘘。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10,(8):43-43
重要的是政才 帝王夺取天下好比摘人参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于是大家都想方设法捷足先登,争取优先权。 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这一点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帝王位子的人。  相似文献   

5.
重要的是政才 帝王夺取天下好比摘人参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于是大家都想方设法捷足先登,争取优先权. 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这一点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帝王位子的人.  相似文献   

6.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就发生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相似文献   

7.
谁是佞人?     
唐太宗算是封建帝王中最开明的君主,他能纳谏,“能尽受言”确有眼光远大之处。但作为封建帝王,就在听言纳谏这方面,也是有他的局限性的,这在《新唐书,宇文士及传》“谁是佞人”这则故事中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14):44-45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皇帝这一特殊的角色总是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皇帝管理宇内群臣,如此庞大的工程,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起来的。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学问,这门学问被称为是“帝王心术”,是皇帝驾驭天下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是政治体制变迁的直接动力,也是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实施路径控制的直接力量。面对新产生的问题,原来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体制并不能全部解决,当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一个能直接对原有政治体制造成冲击的难题的时候,这套政治体制就必须进行调整。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体制变迁所遵循的路径可能会不同,甚至可能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说明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不受控制。政治体制的调整或者产生是为了解决相应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就是衡量政治体制变迁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政治体制变迁路径的直接控制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鸣 《政府法制》2011,(32):30-31
1170年就有“癌” 中国古代帝王,很少有患上癌症的记载。难道古代帝王不容易患上癌症?难道癌症是近数百年的新发现,新出现的病症?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封建帝王的称呼具有独一无二的专属性。由于时代、民族、习俗、避讳、语言等差异,在自称、他称、谦称、尊称、雅称、俗称及生前死后的称呼方面,也有诸多变化,这就为后人了解历史人物带来不少困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朝历代官员的“提案”,包括向帝王提出的书面和口头的建议、意见,有益同计民生、治国安邦的固然不少,但也有很多官员的“提案”不着边际、平庸琐屑,无补于朝政的改进、国家的治理,其中甚至不乏雷人的“提案”。直言难求以及官员“提案”质量不高,曾使一代又一代的帝王闲扰。  相似文献   

13.
王春南 《政府法制》2011,(33):36-37
中国历朝历代官员的“提案”,包括向帝王提出的书面和口头的建议、意见,有益同计民生、治国安邦的固然不少,但也有很多官员的“提案”不着边际、平庸琐屑,无补于朝政的改进、国家的治理,其中甚至不乏雷人的“提案”。直言难求以及官员“提案”质量不高,曾使一代又一代的帝王闲扰。  相似文献   

14.
武则天受骗     
古代帝王好祥瑞,不是麒麟出于南山,就是苍龙现于北海,再不然有五彩祥云漫于天际,官员们忙上贺表,帝王们坐享荣光。女皇武则天也不例外。在她还是唐太宗的宫女时,李淳风就算出当有武姓女主登基,并以天意不可违阻止太宗屠杀宫女。当然,后世认为这很可能是武则天当上皇帝后自己编纂散布的,以示君权天授。越是通过不合法手段夺取帝位的,越是喜欢祥瑞,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有名号可考的200余位帝王中,像光绪那样处帝王至尊而又寄人篱下、受尽屈辱和不得善终的可谓绝无仅有。光绪帝不是像历史上的某些皇帝那样视国家为儿戏,或死于贪色、或死于弄权,或死于迂腐,他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且有抱负,很想有所作为而不得有所作为的皇帝。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民怨沸腾,主张以重刑治之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一主张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确具一定积极意义。然而,仅施以重刑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方面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重刑的威慑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存在于多方面,既有监管机制的缺陷,也有相关方不当的逐利行为,以及消费者自身的原因。期望通过严厉的刑罚惩罚来达到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目标只不过是乌托邦,预防和控制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消弥其原因来完成。因此必须立足现实,从制度、监管、宣传教育以及动员社会力量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预防和惩处相结合的食品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封建帝王的生平起居,宫廷一般都有详尽的记录。即便那些因种种原因而被迫下台的帝王,乃至被废掉的帝王离开皇宫后的经历,史书中也都有比较可靠的记载。然而,在争斗异常激烈的封建社会,也有那么一些帝王,当他们被赶下台后,却渺无踪影,其生死下落,史书中竟毫无记录,因此为后世留下了一团团令人不解的疑云迷雾。  相似文献   

18.
历朝各代,总有一些为帝王重用宠信的外戚、宦官。他们和皇后、贵妃等人一样,也以特殊的身份,参与干涉朝政,为非作歹,以至施令天下。更有甚者,竟视帝王如掌上玩物,废立生杀,皆由己愿。不少帝王就是这样栽倒在这些上抑帝王、下压群臣的外戚、宦官手中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乾隆皇帝问和王申:“你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和回答:“我既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我只是个弄臣。每天都想着让您吃好玩好,顺着您的意思,让您高兴。”和王申很鬼,说是忠臣,乾隆不会相信;说是奸臣,又不愿背此恶名。所以,于忠臣和奸臣之间,自己弄了顶“弄臣”的帽子给自个戴上。弄臣就是帝王狎近戏弄之臣。无非是陪帝王说笑嬉戏,引诱帝王纵欲声色,与帝王一起养狗斗鸡玩蛐蛐打麻雀的奸佞小人。和王申自称“弄臣”也确实当之无愧。无独有偶,北宋的丁谓也是个“弄臣”。据《宋史·寇准传》记载:丁谓“机敏有智”,但其心术…  相似文献   

20.
刘倩 《法制与经济》2008,(20):101-102,104
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力量,政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避免社会发展中社会差距过大,并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责任。一方面社会公平是现代公共行政的首要价值选择,这是由政府的公共性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只有政府才有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政府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力量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