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家庭观念的更新,离婚案件呈上升趋势这是不足为怪的。但是,我们在调处纷繁复杂的离婚纠纷中,却遇到过种种离婚假象:一是为解决子女城镇户口闹“离婚”。有的城镇职工,妻子儿女在农村,要转为非农业人口不符合条件。于是想出了一条“妙策”——闹“离婚”。他(她)们见人闹,背人亲,造了舆论“基础”就去离婚,并要求将子女判给男方。  相似文献   

2.
“高价离婚”案件的特点 据调查,“高价离婚”不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在逐年增多的离婚案件中也只占极少数,但社会影响却很广泛。笔者调查、剖析了近两年发生在旅顺地区的6件“高价离婚”案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3.
别人离婚,可能最多只打一起官司,可是身为“富人”的卢蓉离婚,却前前后后打了六场官司。作为专门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律师。贾明军和吴卫义表示,对于“富人”而言,他们的“富有”不仅反映在财产的数量上;在面临离婚时,他们通常还会拥有比普通人更“丰富”的坎坷离婚之路。“富人离婚诉讼,归根究底,都是围绕着‘争财产’的主题。”两位专业律师一语道破天机。经济寒冬下,中国式富人离婚又出现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还是一忍再忍?为减少草率离婚。“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良药吗?它如何能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  相似文献   

5.
夫妻为闹离婚在法庭上唇枪舌战、你死我活,但当法院的“离婚调解书”拟定后,法官却发现夫妻双方感情已和好如初。于是,“离婚调解书”换成了夫妻皆大欢喜的“不准离婚”判决书。2000年7月,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件妻子吴雅诉丈夫陆剑雄离婚案,这是一起因丈夫好赌不思悔改而引发的离婚诉讼,在法庭上双方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回家后,女方一气之下服毒自杀未遂,可在轰轰烈烈地大闹离婚且法院已同意离婚之后,法庭拟定的离婚调解书却没有办法发送下去。在进一步调查之后,法官发现了背后的另一段故事……,于是改发了一份特殊的“判决书”:不准离婚!此事一时在成安区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一  相似文献   

6.
罗冠男 《法学杂志》2016,(1):102-110
“离婚自由”和“离婚谨慎”是当代各国离婚法的普遍原则.在意大利离婚法中,分居作为离婚的前置条件,其法定的期限一再地缩短.意大利2014年和2015年离婚法的改革,进一步简化了离婚的程序,缩短了分居的期限,实际上是向“离婚自由”更加靠近了一步.意大利现行的分居制度可分为合意分居和裁判分居,其制度因其特定的社会原因而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目前面临着离婚率飙升的问题,过于简单的离婚程序受到诟病.我们可以借鉴意大利的分居制度,在我国构建作为离婚前置程序的分居制度,作为离婚的缓冲器以降低我国离婚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是我国离婚制度中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也是人民法院处理离婚纠纷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其中关于“调解无效”的规定,这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非 《法庭内外》2010,(5):34-36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的发生,“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剂。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9.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副良药,还是面对需求的市场炒作?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频惹争议。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纠纷难断,离婚纠纷尤其如此。一般的民事纠纷,调解起来就是“法”“理”“情”三个字,家事纠纷特别是离婚纠纷则更重视“情”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子午 《江淮法治》2010,(4):32-33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争议声中频频出现。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剂良药,还是面对需求的炒作市场?它能否真的成为婚姻的缓冲带?又如何从程序上避免草率离婚?目前,“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备受质疑,频惹争议。  相似文献   

12.
“要离婚,商量办,千万别去找法院”,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到法院离婚为什么会成为当事人生畏的事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离婚已不再是“掉价”的事了,人民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正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起诉到法院的离婚案件多出现“一推、  相似文献   

13.
本期刊登了邓佳敏“离婚案件中的新情况——高价离婚”一文,我想就文中所反映的情况,对所谓“高价离婚”的实质,谈点个人意见。一、"高价离婚"产生的原因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以来,一些个体工商户  相似文献   

14.
我国婚姻法第25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节无效,应准予离婚”。这种把“感情是否破裂”作为判准离婚与否的原则,(以下简称为“感情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在很长一段时  相似文献   

15.
吴剑 《检察风云》2010,(7):62-63
面对婚姻危机,是抽刀断水解体,还是一忍再忍继续?为减少草率离婚现象,“试离婚”在争议声中频频曝光。那么,“试离婚”是挽救婚姻的一服良剂,还是面对需求的市场炒作?它是否真的能成为婚姻的缓冲带,从而避免草率离婚呢?  相似文献   

16.
李梦娟 《江淮法治》2008,(20):40-41
离婚率逐年上升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对子女的影响是最大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吟兰建议修改我国目前的离婚登记与诉讼程序:有10周岁以下子女的,不适用“协议离婚”;有10周岁以上子女的.在“协议”和“诉讼”离婚前都必须让子女表达其真实的愿望,而且应当由登记部门认真审查协议的公平性;同时设定离婚考虑期。至少应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医学进步给离婚诉讼带来的难题,陕甘宁边区1945年开始在离婚诉讼中采用“考虑期间”裁定,进而在多种典型的离婚纠纷案中适用,并逐渐将其制度化,收到了稳定婚姻家庭、缓和婚姻冲突的良好效果。“考虑期间”制度源于中国近代以来民事诉讼法离婚诉讼中的“诉讼中止”制度,同时又是对诉讼中止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是陕甘宁边区在婚姻法领域的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18.
有社会学家指出,“试离婚”是新《婚姻法》实施以后,在结婚、离婚手续比过去简化的前提下,缓解婚姻危机的最好办法——离婚前对婚姻进行冷静的反思,夫妻双方彼此重新认识,给婚姻一个缓冲期,经过“冷处理”后再作出相对客观、理智、正确的选择也不迟。可见,“试离婚”是一种理智、成熟和慎重的婚姻观,值得提倡。“试离婚”悄然走俏南京的一对小夫妻友好地“分开”了,他们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矛盾,只不过在一起耳鬓厮磨了近3年后,感情生活已归于平淡。丈夫走时只带走了自己的一些日常用品,因为说好了是“试离婚”。“说实话,期待这一天很久  相似文献   

19.
为与“小三”结合,江苏省苏州市的戈登庆经历五次离婚诉讼,终于与妻子钱芸花调解离婚,但他在离婚时故意隐瞒了部分夫妻共有财产。钱芸花得知真相后愤而起诉。然而,离婚调解书上那条“原、被告双方无其他财产纠葛”的兜底条款让她错失了大部分财产。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的离婚诉讼,打官司就是为了争财产。特别是对于“富人”的离婚诉讼而言,由于涉及巨额的财产分配,因此,一个离婚案件往往可能演变成两个甚至几个各类官司同时纠缠在一起。表面上,是几个经济官司和一个离婚官司,其实质,都是围绕着“争财产”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