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会倾听     
一只乌鸦落在窗外的树上,坐在客厅里的八十四岁父亲便问正在看报纸的四十八岁的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看说那是乌鸦。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是乌鸦。没多久父亲接着问:那是什么?儿子有点不耐烦地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那是乌鸦!然而,当父亲第四次问儿子窗外树上的乌鸦是什么的时候,儿子有点咆哮了,你烦不烦,我都说了好几遍了,那是乌鸦,那是乌鸦!说完儿子将报纸翻得哗哗响。这时,父亲不声不响地从卧室里拿出一本日记,上面清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三岁的儿子看到窗外的乌鸦问父亲:爸爸,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回苏北老家     
是腊月的一天.父亲突然对我说:“儿子,你长大了,年初二我带你回趟老家。”那一年我17岁,正读高二。  相似文献   

3.
柳萌 《中国监察》2011,(14):64-64
在同一天的《新京报》上,有两则普通人的故事,我是含着热泪读完的。它们如同两缕温暖的阳光,启开我关闭已久的心扉,使我真诚地感到,社会这样美好。我可以坦诚地说,在此之前,我读了好几则新闻,不是因为钱财父亲杀死儿子,就是因为房屋儿子赶走母亲,  相似文献   

4.
薛庄 《法治纵横》2013,(12):48-50
小时候,我是很怕母亲的,有人说父亲疼的是闺女,母亲疼的是儿子,可对于我来说,恰恰相反,父亲打我倒少多,倒是母亲因为我的贪玩和调皮没少让我挨她手下红柳棍的抽打,当时的那个疼啊现在回想起来还浑身发凉。父母的家乡在徐州,那个地方目占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也出了小少名人侠士,如刘邦、项羽、美女貂婵等。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听老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三代人。爷爷老了,父亲正当年,儿子还小。父亲嫌爷爷年老不中用,时常虐待。一天,父亲领着儿子,用筐抬着爷爷,说,“走、给你爷爷找个享福的地方。”最后,把爷爷扔到一个山沟里。临走时,父亲对儿子说“筐也扔了吧”,儿子说:“爸  相似文献   

6.
银碗、金马车还是弓箭 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说的是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付铁铸的弓箭。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儿子整天在山野间狩猎。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省临武县,“以廉为荣,以苦为乐”的县委书记蒋桃生同志,以他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赢得了人们的信赖。  这房我不能住  1992年,蒋桃生从汝城调来临武。县委机关由于没有腾出住房,准备安排他住招待所,一个月房租要百多块钱,一年就上千元。蒋桃生同志知道后说:“我是县委书记,更是人民公仆,不是旅客游人,我住招待所,大家会怎么想?群众会怎么想?况且仅房租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房我不能住。”于是便住进了仅9平方米的办公室。  这饭我不能吃  蒋桃生的爱人在郴州工作,他身边只带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平时父…  相似文献   

8.
抗洪别父     
8月9日下午,河北省鸡泽县鸡泽镇科技副镇长张龙如,跪在父亲的遗体前悲痛地说:“爹,儿子不孝!”8月3日,龙如的父亲患肺气肿,在县医院治疗不见效,只得出院回到榆林老家,龙如请假回去照顾父亲。8月4日晚,当他从电视里看到鸡泽西部遭到水患,全县干部都投入到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时候,心中异常焦急。他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拉着父亲的手说:“爹,全镇干部都在抗洪,我怎能呆在家里,我要立即回去!”父亲紧紧拉着他说:“龙如,你要回去就回去吧,可你这次走了,再回来就见不到你爹了。”龙如不敢想这么多,8月5日一大早,挥泪告别了父亲,赶…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10,(10):59-60
法官: 我与前夫于2000年登记结婚,次年生有一子。2009年9月,我与前夫经法院判决离婚,儿子由我抚养,前夫享有探望权。离婚后,前夫以探望儿子为名,多次到我家闹事,强行接走儿子。儿子只要与前夫生活,前夫又常酗酒后打骂儿子,使儿子无法正常生活、学习,且前夫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久治未愈,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儿子自己也一再表示不愿父亲再来探望。请问:我是否有权要求中止前夫对儿子的探望权?  相似文献   

10.
风扬 《检察风云》2010,(17):50-51
北京石景山区的一位父亲,其儿子在外公家坠楼身亡后,他打破传统观念,起诉姥爷看护不力侵犯了儿子的生命权,并索赔30万元。2010年3月2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旁听的市民议论纷纷。有人说。孩子姥爷不收分文帮他带孩子,现在却被要求赔偿,这位父亲太绝情了;有人说,从法律上讲出了事,就应该赔偿。争议很大,以至于让法官也觉得这个案子有些棘手。  相似文献   

11.
来信我父亲因开办养鸡场,于2001年7月向李某借款30万元,借据上写的是两年内还清。后来父生病,养鸡场没办成。父亲去世后,我哥哥(在美国工作)来信说,他放弃继承。2003年1月,李某要我替父还债。我父亲遗留下来的全部财产大约有18万元。我向李某表示,父亲的遗产我可以全部用以代父还债,其余我无力偿还。李某认为“父债子还”,天经地义,我还不起就要我哥哥还。我哥哥说不愿替父亲还债。请问,儿子一定要代父亲偿还所有的欠债吗?(常为)复信我国继承法第33条明确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  相似文献   

12.
亲亲相隐     
何进 《江淮法治》2013,(18):37-37
《论语·子路》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大致意思是叶公对孔子说:"我的乡里有一位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就出来指证他的父亲。"孔子听了叶公所说后道:"我们所谓的正直之人,身为父亲的会为儿子掩饰罪恶,身为儿子的也会为父亲隐瞒罪恶。"这段看似简单的对话,其实涉及到了一个案件,也  相似文献   

13.
这里记述的是一个父亲的悲哀,儿子被殴打致重伤,而罪犯却在关系网的庇护下逍遥法外,这里讲述的是一名律师的悲哀,正常的司法程序被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层层设障,以致出现法律的死角。本刊刊发此文,旨在希望此案能早日得到合法和公正的处理。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是否完全客观,欢迎有关 方面畅所欲言。——编者我是一名律师,同时我也是一位父亲,当我的儿子被殴打致重伤,而犯罪分子却逍遥法外长达四年之久,至今未得到应有惩罚的时候,作为一名父亲,面对重伤残疾的儿子,我的眼在流泪,而作为一名律师,看到法律被某些人或视若无物…  相似文献   

14.
父亲牵着儿子的手1997年9月对日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接待几个公司老总,双方都在聚精会神地讨论着问题,谁也没有注意门口站着一个中年男子,右手牵着一个面色苍白、满脸稚气的男孩。当我看到他们,马上站起来,示意这一对父子进来坐下,然后很快结束了和老总们的谈话。等他们出门后,我一手抚摩着男孩的头,一面说:“你们有什么困难?我能帮你们做点什么?”语音刚落,那个中年男子声音叹咽地说:“我叫杨旭成,这是我的儿子叫杨尔特,身患不治之症。……没钱给娃看病,娃成天给县领导写信,请求帮助,县教育局发了倡议,为治好扬尔特的病…  相似文献   

15.
作案工具     
从前有个富商生性吝啬,他儿子在外面借了许多债,他不肯偿还,儿子只好言明等父亲死后再还。有一天儿子实在等不及了,就和债主商量要活埋父亲。他们替父亲沐浴更衣,硬把他放入棺材。过路的法官听到商人呼天喊地的声音,便前来询问。富商在棺材里听见后,以为有救了,便大喊:“救命呀!大人!我儿子要活埋我!”法官质问富商的儿子:“你怎么能埋你的父亲呢?”做儿子的答道:“大人,他在骗你,他真的死了,不信你问他们。”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09,(6):55-55
编辑同志: 村里的老刘收了我家1万多元彩礼.答应将他家的二姑娘嫁给我的二儿子。可二姑娘死活不同意,我二儿子也不想强求,没办法我只能要求老刘退彩礼,可老刘说这笔钱都用于盖房子了,没钱退。我想去法院告,有人说这事应由我二儿子当原告,老刘的二姑娘当被告。可我儿子怕丢人,说这事与他无关,不同意去告,这该咋办?我真的不能当原告吗?  相似文献   

17.
献礼     
老纪检干部杨大爷因心脏病住院快两个目了。一天,他对小儿子兴苏说:“我要出院回家。”儿子一惊:病还没好,回家干什么?“回去过生日,提前过!’儿子还是疑惑:过生日?这大热的天。杨大爷果断地说:‘什么也不要问,给建国、振亚、惠民打电话,就说6月30日爸爸要过生日。不用回来,不要寄钱,也不要买吃的,每人送一份爸爸喜欢的礼物就行了。”到了这天晚上,杨大爷一家三口围坐一桌,生日宴会就开始了。菜不多,中间是一个大蛋糕。杨大爷用颤抖的手点亮了75根小蜡烛,让儿子斟满了酒。“下面开始献礼。”明白了父亲的心意,兴苏主动…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寻找精神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却能够使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放得更高。玛丽·居里慰籍我相信我们应那支黑色的、哀怨的、震撼人心的乐曲奏鸣起来。1991年农历正月初五。这座城市里的一幢普通住宅楼的气氛格外沉重。人们极力抑制着自己的悲伤,好像生怕惊醒静卧在这里的一位老先生。他有什么打动人的地方呢?有人说.他拥有一位受人尊敬、爱戴的儿子,是爱屋及乌;有人说,他的儿子只顾帮助别人,从不关心自己和家人、就连自己的父亲病危时也不能尽晚辈之孝。所以人们为他儿子的内疚分担痛…  相似文献   

19.
15岁的儿子幺壮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4个月后,40岁的丈夫幺清又被诊断为尿毒症。去年12月的一个晚上,丈夫告诉妻子马淑芳,决定把家里仅有的费用让给儿子治病。考虑到儿子不可能接受这一方案,夫妻俩决定通过“抓阄”来说服儿子。把儿子叫到面前后,马淑芳说:“既然你和爸爸都想让对方先治病,那么我们就抓阄决定吧。”阄是妻写的,惟一特别的是,两个阄上写的都是“幺壮”。这是《济南时报》不久前刊载的一个真实故事。因为缺钱,父亲舍命让儿子治病,儿子舍命让父亲治病,最终不得已而“抓阄”。身为人妻、人母的马淑芳说,那一刻她的心都要碎了,“我不愿意  相似文献   

20.
醉酒驾车夫妻丧命 “今天是儿子33周岁生日,但他与媳妇已离开我们有120天了……”日前,当记者随同法官来到原告家调查案情时,死者父亲揭开遮在儿子与媳妇遗像上的黑纱哽咽地说着,声音依然是嘶哑低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