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柳菊兴 《理论月刊》2005,4(4):73-75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形成及发展的三大方面的哲学依据。要深刻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真正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包括实践论基础、唯物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辩证法基础和人民主体价值观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构成科学发展观最主要、最根本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性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标记。民族精神有广义说和狭义说、系统说和浓缩说;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学是民族精神的系统理论形态;民族精神自我否定又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重大飞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探究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对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盛行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对后世欧洲哲学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浪漫主义思想精神的价值在性质上足哲学的,在形式上是诗歌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凸显了人本关切的意蕴以及寻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扬弃人的生存悖论、追求永恒与绝对的精神,唱响了现代性批判的序曲。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正确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哲学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7.
杜宇 《前沿》2006,1(11):17-20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重要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矛盾论。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去把握两手抓的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两手抓的经典思想,也是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哲学资源能否在当代及未来的中国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创造性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古文化形式包裹下的精神义理的合理诠释。这种诠释得以进行的一个前提,就是通过对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考察,获得关于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基本理解,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内在的精神义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是心理与文化的辨证法。以此来诠释中国古代哲学,有利于对中国古代哲学作出整体性的理解和内在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秀媚 《岭南学刊》2004,42(4):20-24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以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既造成对自然的破坏,也造成对人的本质的背弃。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本科学主义为哲学基础,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入研究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就是为了使我们党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 ,能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在哲学层面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在其内部组成部分又各有作用,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基础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系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动力系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规范系统,而也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彼此贯通,才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涵。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综合发展理念。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发展的历史要求,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 1.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标准,因为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田辉玉  罗军  黄艳 《理论月刊》2005,(12):28-3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政府工作的思想观念创新和思维方式上的创新。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创新:倡导“以人为本”,体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工作方法从矛盾分析法为指导转变为以系统辩证思维方式的哲学创新;协调两大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谷黎君 《人民论坛》2013,(10):216-217
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如果缺乏对科学发展观哲学意蕴的准确把握,那么对内含强大实践功能的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就会产生动摇或不确定性,更不可能有自觉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行动.文章从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哲学视域,探讨坚定对科学发展观信仰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赵永振 《前沿》2009,(12):6-9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和矛盾之间关系的原理;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与主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原理.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深厚的哲理底蕴。要从哲学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论,必然涉及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和哲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浸润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读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是对民本论和人本主义的简单重复.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是全体人民群众.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这种发展观包含着发展、联系,人的本质属性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丰富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