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半戎 《党史纵横》2009,(10):29-29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齐燕铭为副秘书长。筹备会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按分工,各小组分别承担开国盛典的相关事宜。周恩来总理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责办理国印之事,并让齐燕铭协助陈叔通策划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陈叔通一生经历传奇,跨越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从清末进士、翰林院编修最后到抗战前后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领导人。在将近73岁时,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毛泽东曾高度赞扬陈叔通过去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称其是"出淤泥而不染",是"共产党的一名诤友"。一1876年8月7日,陈叔通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今杭州市),名敬第,字叔通。他自幼秉承家学,特别是在古文诗词上独具慧根,因此在早年立志功名。1902年,年仅  相似文献   

3.
陈毅被称为儒将,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他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是邓小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议的,并由毛主席征求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后定下来的。50年代后期,陈毅奉调到中央工作,兼任外交部长,是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与知识分子交往是他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段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分别承担开国盛典的相关事宜。周恩来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责办理国印之事,并让齐燕铭协助陈叔通策划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陈叔通,名敬弟,浙江杭州人,前清翰林,参加过维新运动,是著名的民主人士。毛泽东称他为共产党人的诤友,与陈叔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开国大印的制作 上期提到的王福庵是近代金石大家,旧中国时曾在北京做过专门负责制官印的印铸局的技正。顿立夫原是他家的人力车夫兼杂役,后收为弟子。1930年王福庵迁回上海时,顿立夫跟到上海。1949年,顿立夫已成名,首部印集已面世。所以王福庵向陈叔通推荐时说:“已得衣钵之传,足以当之。”经此推荐后,有关部门把顿立夫从上海调到北京。1968年退休于北京印钞厂。 1996年6月14日《北京日报》刊出《新中国大玺何  相似文献   

7.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造成了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自大革命失败之后,一度沉寂仿煌的上海资产阶级也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从九一八到八一三这一时期,先后发起了一系列爱国民主运动.这既推动了全国抗战高潮的到来,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就这一运动的过程和它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贡献作一概述。从九一八到八一三这一期间的上海资产阶级的爱国民主运动,概括的说,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活动和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是在东北九一八事变2后到上海一二八战争前后.在此之前,上海工商界人士…  相似文献   

8.
陈毅被称为儒将,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陈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 陈毅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是邓小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议的,毛泽东征求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后决定的。50年代后期,陈毅奉调中央工作,任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与知识分子交往交朋友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陈毅被称为儒将,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陈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 陈毅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是邓小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议的,毛泽东征求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后决定的。50年代后期,陈毅奉调中央工作,任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与知识分子交往交朋友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
曾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著名文学家冯雪峰,浙江义乌人,于1927年6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1年起,先后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在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时,因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为了他的安全,党中央调他到中央苏区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秦邦宪(博古)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地方。他在上海总计3年多的时间内,经历了从一名普通青年学生、党的普通工作者到党中央领导人的巨大变化,他的爱国情怀、担当精神、理论修养和领导才干,在上海期间都得以充分的锻炼、培养和展示。在上海,他的革命信仰和工作能力不断得以提升,虽然他主持的中共临时中央因继续推行“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的损失,但从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仍有一定贡献,带领全党度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2.
董必武是中共创始人之一:1920年秋天,他和陈潭秋等人在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他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共“一大”,并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决议。抗日战争时期他从事统战工作,建同后曾任新中国副主席,还是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共的创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 ,《中共上海党志》出版了。它集上海党建工作的历史资料、现实情况和基本经验之大成 ,对我们重温党的历程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在建党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又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中央机关撤离上海后 ,上海地方党组织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紧紧依靠上海工人阶级 ,团结各界群众 ,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 ,不屈不挠 ,英勇战斗 ,使上海成为中国工人运动、革命文化运动和各阶层爱国民主运动的主要阵…  相似文献   

14.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3,(11):36-41
当社会主义刚刚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的思潮时,张东荪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宣传者,这使他在五四运动后最早参与中共上海发起组。可是,他的社会主义并非归属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这又使他最早退出上海发起组。从此,他便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若即若离、时亲时疏的关系,但在总的趋势上,他是中共所信赖的朋友。最早参与和退出中共上海发起组1917年初,张东荪接任《时事新报》主笔,直至1924年春辞职。经他改版后的《时事新报》,直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张太雷,曾经在上海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党的创建时期,张太雷在上海主要负责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创始人之间的联络和协调工作,批判反马列主义的资产阶级谬论。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辛斯基赴华,了解中国国内,特别是上海的情况,并做好共产国际和中共创建人之间的联系工作。当时,张太雷任他的助手和英文翻译,并参加上海和北京的活动。维辛斯基到上海后,访问了《新青年》、《星期评论》等杂志和社团的负责人,和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及其他各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抗日华侨蔡白云的相关文物进行解读,分析探究蔡白云的一生经历及其个人修为影响。他是一位热心中国抗战的海外侨胞。他信仰共产主义,呕心沥血为民主运动而奔走呼号。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他参与了中国抗战,成为中共抗日战友。对蔡白云在抗日战争年代作为新马华侨为祖国的抗日斗争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09,(4):48-48
上海特科被毁后,周恩来命情报科长陈赓立即设法转移天津,到北方去开展革命斗争。周恩来告诉陈赓,到了天津,可以联系北平的秘密党员胡鄂公和杨献珍。胡鄂公也是上海特科成员。他利用自己国会议员和教育部次长等职务身份为中共秘密工作。胡鄂公与陈赓见了面。陈赓告诉胡鄂公,自己此次来天津的任务是在北方建立一个与上海中央特科同一性质的地下组织,请他帮助物色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8.
1920年3月,马寅初与浙江兴业银行签订劳务聘用合同,任该行总办事处顾问,聘期5年。合同规定,马寅初每年必须到银行任事4-6个月,月薪400元;回北大讲课时,月薪100元;第1年期满后,另送酬金1000元。但1921年8月,马寅初提出辞职,张公权、陈叔通多方劝解未果。马寅初是中国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1913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  相似文献   

19.
张东荪是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思潮较早最较名的宣传者之一,他因此而受邀参与中共上海发起组,可当他发现自己信仰的社会主义并非归属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时,便又因此而最早退出上海发起组。从此,他便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若即若离、时亲时疏的关系,然总体而言,他是中共所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分别承担开国盛典的相关事宜。周恩来委托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陈叔通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