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蓓 《现代人事》2000,(8):40-40
长期饱食: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如果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岳粹景 《现代领导》2008,(11):43-43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葡萄、苹果以及这两种水果的果汁可预防动脉硬化,而且果汁的抗动脉硬化效果比水果要好。  相似文献   

3.
宫佩轩 《新东方》2008,(11):31-34
福利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因素,其中既包含物质的因素,也包含精神和心理的因素。”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福利等同于救济、施舍的观念曾经长时间地占据着统治地位,现代福利国家其实是更加系统、全面的力行慈善、救济的观念。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工业国家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人事干部谈话艺术小议北京天坛医院杨晓征人事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物质和精神需求。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又是复杂错综、千变万化的。如何协调好这些相互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这种工作特性,就决定了作为一名人事干部...  相似文献   

5.
<正>病因分析:久坐增加动脉硬化危险性。动脉硬化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聪介绍:"动脉硬化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生,中老年时期加重或发病,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都没有临床症状;中期患者,或多或少会出现症状,如脑动脉硬化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冠状动脉硬化会出现心悸、胸痛、胸闷;下肢动脉硬化可出现下肢发凉、发麻、疼痛、跛行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障世界》2006,(11):63-63
油条、油饼 一是油炸类食品,脂肪含量高,胃肠难以承受,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还易诱发胆、胰疾患,或使这类疾病复发、加重。对于那些消化吸收好的老年人,往往由于脂肪摄入过多而易引起肥胖。二是多次使用的油里往往会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果常吃油炸的食品,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1,(8):59-59
近日,“瘦肉精”这个词汇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瘦肉精”指的是一类可以增加牲畜瘦肉量的物质,它们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来提高瘦肉率。国内使用的“瘦肉精”大多是盐酸克仑特罗,这种物质原本被作为治疗哮喘的应急药物,其毒性不算太强,同时疗效也很好。然而,它也有副作用,包括肌肉震颤、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头痛、心悸等等,对于心脏不好的人而言,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这类药物已逐渐被安全系数高得多的吸入制剂取代。  相似文献   

8.
徐缨 《群众》2011,(6):60-61
民生的改善,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上的改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文化需求进入快速增加期;到达或接近7000美元时,这种需求将进一步放大,进入“井喷期”。对于人均GDP已经超过12000美元的常州来说,精神愉悦、文化满足与物质富足已成为当代民生不可或缺的三个支点,如何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推进文化民生幸福,常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物质属性新论物质有什么属性?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而时间和空间则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王孝哲在《江汉论坛》1992年第10期著文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够全面和精确的。他提出了新的见解,指出物质的属性是多层次的。物质的第一个层次的属性,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的第二个层次的属性,是具有广延性、运动性、系统性、反应性四种。广延性是物质之客观实在的空间表现。物质的运动性,则表现为时间。物质还具有系统性,每个具体事物都是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说到脂肪,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其实,脂肪也有好坏之分,多吃富含好脂肪的食物,避免坏脂肪,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脏及全身健康。单不饱和脂肪。最佳食物来源:鳄梨(牛油果)、橄榄、杏仁、榛子和橄榄油等。这种脂肪不仅可降低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且可以增加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欧米伽6脂肪酸。最佳食物来源:葵花籽、南瓜籽、大豆油和玉米油等。这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控制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有益健康。欧米伽3脂肪酸。最佳食物来源:鲭鱼、三文鱼、沙丁鱼和金枪鱼等深海肥鱼。另外,亚麻籽、核桃和  相似文献   

11.
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特性。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对“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的唯一特性难以理解。何以化解,“三问”解难。一、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万事万物的共同性只有客观实在性吗?客观实在性是所有事物的共同性。事物...  相似文献   

12.
胖人吃什么菜好缘豆芽含水较多,被身体吸收后产生热量较少,更不易形成脂肪堆积在皮下。韭莱含纤维素很多,有通便的作用,能排出肠道中过多的营养。黄瓜含有醇二酸,能抑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萝卜含有芥子油等物质,能促进脂肪类物质更好地进行新陈代...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2,(4):106-106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12日报道,《生物化学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喝一杯红葡萄酒可降低身体发胖的几率。其关键是,红酒中一种叫做“白皮杉醇”的物质具有控制身体脂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五行的多元发展观徐唐龄先民对宇宙的认识有个深化过程,而且由于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受到当时物质媒体的限制,认识的程度又是参差不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算术级数的增加,是《老子》的发展观。而"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  相似文献   

15.
常吃竹笋可减肥患有身体肥胖、脂肪堆积的人,平时多吃竹笋,可帮助减肥。竹笋含有较强吸附油脂作用的纤维素。当食入一定量的竹笋后,油脂会不断地被竹笋吸附,随着粪便排泄出体外,以降低胃肠粘膜对脂肪的吸收,减少体内脂肪增加和蓄积。对体内原有过多的脂肪,也可通过...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一、农村增收扩需的重要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机会,等等。但是,要把这些…  相似文献   

17.
日前,由国家学生奶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的学生奶原料奶质量考察,在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用突袭的方式一下火车就直奔巨尔公司的养殖场,蹲点一天取了3个奶样,用小冰箱直接带到上海,由国家学生奶办公室指定的权威机构——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化验。结果,巨尔公司原料奶中的细菌和体细胞低于国家规定的一半,且不含任何抗生素,蛋白质、脂肪等各项有益物质的理化指标远远高于国家规定。而这种突袭式的取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巨尔公司一年中使用了多次。  相似文献   

18.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哲学常识中的教学重;久,也是难支,它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要掌握好这一概念,关键在于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根据自己教学体会,我认为要正确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须把握好以下“五性”1、共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简单地说,物质即客观实在。因此,客观实在作为对物质本质属性的概括,它必须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否则就会缩小物质概念的外延,物质概念就不可能囊括万事万物,也就不正确了。例如,若把有…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6,(4):89-90
“隐身”不是梦 5月,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关于视觉隐身技术原理研究的成果。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如果有一种材料敷在物体表面,能引着被物体阻挡的光波“绕着走”.那么光线就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要制造这种扭曲光波的材料.关键是材料的品格结构特性,而不是其物质构成。  相似文献   

20.
市场新动态     
老玉米新用场 玉米作为世界上三大粮 食作物之一,是世界公认的 “黄金食品”,尤其是黄玉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新开发的一种玉米方便面采用生长在长白山地区的小粒黄玉米为原料,其蛋白质、胡萝卜素、铁、镁、硒等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精米面,其纤维素是精米面的4~10倍,脂肪含量是精米面的5~6倍。 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二大生产国,年产量约9000万吨,是世界上玉米主要出口国之一。玉米在调整我国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玉米富含营养,被人们称为“金豆”,蕴藏着丰富的可供加工利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