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陕西省的一位负责人曾自豪地说:中国古代最兴盛的王朝周、秦、汉、唐是以西安为都城的;现代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以延安为基地和出发点的。而西安、延安都在陕西。 陕西省文联副秘书长、评论家肖云儒说:西安、延安的文化艺术都曾产生过激动人心的高潮,而当今的陕西文化艺术的繁荣局面,可以说是这种历史的必然延续。 在黄土中扎根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诗人贺敬之曾对西安和延安的同志讲过,“西北有个‘敦煌学’,是不是也应当有一个‘延安学’?”这意见是值得重视的。有一种习惯认识,以为延安仅为革命圣地。其实,延安也是文化圣地,她产生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和延安精神之理性升华,是“延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3.
朱培康 《团结》2006,(6):7-9
巍巍宝塔山,潺潺延河水。提到延安,亲切感和敬意油然而生。参观延安革命旧址是我多年的愿望,今年9月中旬,我率调研组来到陕西省进行工作调研,在当地同志的陪同下有幸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我的心目中延安似乎总是和黄土高坡、乡间土路、窑洞、小米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当我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座繁华的现代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宽敞整洁的大道、草木葱茏的公园,以及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流。延安古城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的气息。登临宝塔山,纵览圣地风貌;漫步杨家岭、枣园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感受延安精神,领略以毛泽东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七年九月六日,原陕甘宁苏维埃政府适应发展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需要,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府。这时,加强抗日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迫切的摆在边区政府的面前。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刚刚一个月,延安发生了黄克功逼婚杀人案。 黄克功一案在延安影响很大,对黄克功一案的正确判决处理,标志着苏维埃民主法制向抗日民主法制的转变。党中央和毛泽东以此案为典型,教育全党和边区干部群众树立抗日民主法制观念,为加强抗日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5.
任均  王克明 《各界》2011,(2):22-24
我是在延安结的婚。我的五个孩子里,头两个是在延安生的。一个是大儿子延风,一个是大女儿乔乔。 1942年夏天,在延安平剧院工作时,组织上批准我和一达结婚了。我们分配到了一个小窑洞,俩人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这个窑洞里,就算是成家了。可是,只有我拿来了从家里带到延安的被子褥子,和一个小柳条箱子,一达却没有。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6日至12日,我们中共上海市教卫党校第五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师生一行23人,赴延安、西安进行了社会和历史考察。七天的考察紧张、丰富而有意义,既锻炼了我们的党性,也引发了我们的热烈讨论和理性思考。一、窑洞著春秋,黄土树丰碑延安,这座北国边塞的古城,在这一片黄土上,孕育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被奉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站在延安的黄土地上时,灿烂明媚的阳光驱散了初冬的一丝寒意,使我们真实感受到了延安的温暖,领略了“圣地”’两字的深刻意…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隆重庆祝中共陕西省委党校70华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创建于1934年秋,前身是陕西省委领导的陕甘边特委创办的军政干校和陕北特委的干训班。1935年初,正式命名为陕北特委党校。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一度并入中央党校。1937年9月和1941年9月,又先后发展为陕甘宁边区党校和西北党校。为适应延安整风的需要,1942年2月再度并入中央党校,为第五、第六部。1945年10月,又重新恢复为原来的西北党校。西安解放后,校址由延安迁入西安,1952年1月改为中央西北局党…  相似文献   

8.
舒湮的书     
舒湮同志是明末鼎鼎大名的“四公子”之一如皋冒襄(辟疆)的后人。他于1938年春作为当时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记者到延安采访。不久,我在延安看到该刊上热情歌颂延安的访问记。那时,我身在那个环境中,并不特别注意这类报道。1940年前后,他的话剧剧本《董小宛》出版了,我倒是认真读过的,很受感动。深觉那个剧本充满爱国主义热情,忠奸黑白,格外分明,表现手法则尽得文采风流之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22)
编者按〕耶娃·萧又名叶华,是我国著名诗人萧三的夫人,原籍德国,摄影家。40年代,她同许多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一起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本文是她对自己在延安一段生活的回忆。初入延安1940年10月22日,萧三带着我和孩子到达延安后,当天下...  相似文献   

10.
延安儿女怀念周总理刘静今年3月5日是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使我不由得想起十年动乱期间周总理关心延安人民的那一段往事,勾起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十年动乱期间,周总理不顾个人安危,力挽狂澜,抱着病躯冲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重重障碍,在李先念、余秋里等同志的...  相似文献   

11.
封五昌 《各界》2010,(10):75-76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简称“八办”)担负起十分艰巨的任务: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方针,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采购、转运军需物资至陕甘宁边区和前线,支援抗战。1939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在西安禁止市商会所有商号卖给八路军所需物资,  相似文献   

12.
杨恕 《党政论坛》2012,(2):19-19
1988年8月,我从兰州大学前往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任职,到1991年底回国,我在苏联一共呆了3年两个月的时间,也是苏联的最后三年。  相似文献   

13.
<正>1941年春至1944年秋,贺炳炎赴延安军事学院及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学习期间与姜平结婚。姜平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在婚后的日子里,贺炳炎与姜平相互扶持,留下一段伉俪情深的革命爱情故事。这是姜平写给贺炳炎的一封信:我记得你经常教育我说:"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党的工作,不应该考虑自己。"我记得在1947年你刚调到一纵队工作,我  相似文献   

14.
张文 《侨园》2015,(1):47
上个月我去西安出差,闲暇之余,我到西安的小吃街品尝了几回羊肉泡馍,那种香而不腻的感觉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于是我想,这羊肉泡馍肯定有点来历。我怀着好奇心,找到过去曾在博物馆工作多年、现已退休的研究当地风土人情的专家张文先生,请他讲讲羊肉泡馍的来历。张先生告诉我,相传在五代末期,赵匡胤因未得志而穷困潦倒流落长安(今西安)时,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难以下咽。他恳求一家羊肉铺的店主给一碗羊肉汤,顺手把馍掰碎泡在汤里,馍也软,汤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本刊编辑部于九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西安召开了通讯发行工作座谈会。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研究会的八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赵荫华、副秘书长潘一黎同志到会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6.
这里记述的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两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一是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开学那天,副校长彭真同志问兼任校长的毛泽东同志:党校是不是应该有个校训?毛主席答:就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后来,中央党校新建了礼堂,毛主席题写了“实事求是”4个字,由石匠镌刻在汉白玉石板上,嵌于礼堂墙上。1947年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这块石刻被延安的群众悄悄珍藏了起来,1948年延安重回人民手中,这块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石刻才又恢复了原样。二是抗日战争初期,除云同志从莫新科回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和他谈过三次要学哲学,特别是强调实事求是。50多年后的1990年1月24日,陈云同志在杭州,把他题写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个字的条幅,送给了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并对他们说:在延安时,我把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读了一遍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实事求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时我的体会就是这15个宇。  相似文献   

17.
延安杂忆     
秃柳赞 去年有人问我,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你将写点什么?这个问题引起我的一些回忆和想要画点延安印象的冲动。 延安桥儿沟的黄土高坡,有一株当时引不起人们写生兴趣的秃柳。去年觉得,似乎可以当作题材画一幅中国式的水墨画。但是,因赶写书稿《来者可追》,顾不上拿笔作画而作罢,只留下企图题画的  相似文献   

18.
和谈之前 我认识傅作义将军是在1937年夏季。在抗战期间,我曾代表傅到延安与中共中央商谈合作问题。当时傅被任命为第七集团军兼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我到延安,拜见了毛泽东主席。此后多年来,傅与中共的接触,大部分都是我代表他参加的。 1948年年底,在北平城里已隐隐约约地听到炮声,市内人心惶惶。有一天半夜,傅作义令我立即到“总部”。进屋后,看见傅一个人在房间内踱来踱去。问我:“你对目前的时局有什么看法?”因我很长时间不到“总部”,有时偶尔碰见傅,傅也不和我谈这一类问题。今天半夜单独接见,问我对时局有什  相似文献   

19.
五、红区人物(二) 朱德抵延安后的第一个早晨,警卫人员说,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将军来院子看望我,向我表示欢迎。由于乘大卡车长途跋涉,一路艰辛,使我感到困倦无力。我无法决定再搽搽口红——西方文明在我身上的一条命脉——还是把口红彻底擦掉。结果,我既没再搽,也没去擦。我们一一握了手。朱德是“延安的紧握式”,这种握手的方式,后来成为全中国的习俗。这种握法是先用一只手,然后两手紧握,就像朱德一九七二  相似文献   

20.
1942年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全体党员的自我教育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每个参加过的人,都终生难忘。延安整风是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我一到延安就进中央党校学习,后来调到中央组织都工作,陈云同志是部长,他的工作方法是,每个星期要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两次,一共16个人,集中在一个窑洞里,围着个长桌子,学习、讨论。在整风过程中,学习空气十分浓厚。那时候,在前方没有好的学习条件。毛主席提倡,抓紧在延安这个和平环境中学习。各地新选出来的“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