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具体实际,大力推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思想理论观点,开辟了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西安政治学院心理战学科创立和建设的历程证明,只有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推动学科理论不断发展.学科理论创新要有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勇气和迎难而上、不懈进取的精神;学科理论创新要坚持走自我创新之路,不断探索前沿新知;学科理论创新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坚持科学继承;只有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并重才能使学科发展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
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好坚持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民族与国际、遵循规律与开拓创新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路径依赖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华丽转身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根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中,民族、国家与政党关系理论的创新正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形成的核心内容。摆脱自然法权思想这一西方政治文化民族特色的困扰,依据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传统以及中国悠久的多民族史实与现实民族关系政治格局来处理执政党、国家与民族之间关系,成功走出了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的重要创新成果。新中国政治实践是对"政党政治"文化的重要创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成功实践对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长征期间,红军先后经过了社会情况复杂的中南、西南和西北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为根本方针,以"建立民族自治政权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途径"为基本方针,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从而形成了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这套民族政策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深刻总结党的民族工作基本经验基础上,把握民族工作新的历史方位,从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工作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发展,探索形成了新时代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刊物●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关、图书馆和政府机关《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坚持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力求办成具有高学术水准和学术品位,既符合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又突出行政学科特色的学术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刊物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关、图书馆和政府机关《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坚持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力求办成具有高学术水准和学术品位,既符合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又突出行政学科特色的学术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9.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内在地包含着坚定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自信,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本性、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态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的实践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理论面临着西方民族理论"入侵"、我国民族问题日益复杂化和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化的挑战。在民族工作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我国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经验总结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以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强烈使命感为精神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理论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与党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