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的国家职工、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者工作便利,索取或接受贿赂的犯罪。受贿罪是当前重点打击的经济领域的犯罪之一。它严重地危害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损害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正常的职能和信誉,败坏了社会风气,具有特殊严重的危害性,必须给予坚决有力的打击。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严惩严重破  相似文献   

2.
受贿罪是一种波及面广、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渎职犯罪。受贿犯罪分子利用职务之便利条件,进行权钱交易,不仅使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使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因而,它是当前重点打击的严重经济犯罪之一。为了更好地打击这种犯罪,本文试就惩治受贿罪中有不同看法的二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什么是经济犯罪。经济犯罪有哪些特征、哪些种类,包括些具体犯罪,人们认识并不一致。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浅见。一、经济犯罪的概念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发生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行为.经济犯罪的范围比较广泛,在整个经济领域中都可能发生。从纵向看,它可能发生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领域中,如破坏集体生产罪,是发生在生产领域中的经济犯罪;投机倒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犯罪宏观问题的立法完善 (一)关于经济犯罪主体的 近几年来,经济领域中的法人犯罪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法人单位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走私贩私,投机倒把,偷税、抗税、行贿受贿等经济犯罪活动,严重地破坏了商品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而现行刑法对此却没有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的规定。虽然  相似文献   

5.
受贿罪是渎职罪,也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这种犯罪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不但毁了一批干部,并且使党和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蒙受了重大损失,对四化建设和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危害。例如,走私、诈骗、投机倒把犯杜××,同十三个省市六十多个单位签定空头合同一百七十多份,诈骗到手的钱就有上亿元。副专员、县委书记、副区长  相似文献   

6.
“对症下药”的思考 治病要对症下药,铲草要从根部入手,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等腐败现象与此同理,需要有的放矢。 现阶段的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是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法制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众所周知,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非法地占有或获取某种利益。前者是客观条件,后者是主观恶性。所以,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同权力之间,与追求某种利益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问题是现阶段为什么那么多的权力会转换为金钱、物质等利益?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高速多极发展的情况下,正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日益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这类犯罪,对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动力的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正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伴随这场大变革的迅速推进,经济领域的刑事犯罪也呈日趋严峻之势,不仅案件的总量急剧增多,而且案件的性质越来越严重。打击经济犯罪已成为当前上海政法部门一大工作难点。上海经济领域诈骗犯罪概况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随之出现,并迅速蔓延、膨胀。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拓宽,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多样,经济领域的犯罪更趋严重,原有的刑事犯罪活动构成被打破,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越来越成为刑事犯罪中的主流,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威胁。纵观十多年来上海经济犯罪活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经济犯罪案件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存在的。经济诈骗案件逐年攀高,成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经济犯罪案件种类繁多,但案件的增长数和在经济案件中所占比例数,最突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经济诈骗案件。上海市经济诈骗案件每年以百起的增长幅度向上高攀,而且在经济犯罪案件种类中始终占90%以上。经济诈骗犯罪已成为左右上海经济犯罪升降的主要案件种类。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纳入市场轨道,但是,党政机关目前的职能配置和权力运行方式仍保留着单一产品经济体制时的特征,党政官员控制着相当大的物资分配权、资金调度权、人事管理权和项目审批权等,这种初始形态的商品经济与原有权力过分集中的旧体制相交汇,使权力与金钱交换有了可能。少数官员正是利用商品化的权力来谋取私利,侵吞金钱、住房、高档电器、金银首饰等物质利益,获得自己和家庭成员出国、旅游、户口迁移、工作调动等非物质利益。正如有  相似文献   

9.
受贿罪与渎职罪竞合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所实施的犯罪。它的本质或者说其要害在于“权钱交易” ,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从事公务的权力 ,为行贿人谋取自己权力范围内的或者与自己权力相关的私利 ,以换取行贿人提供的财物。受贿罪在广义上可归入渎职罪的类罪名中。正因为这一点 ,原刑法在类罪设置上将其置于分则“渎职罪”一章里 ,同国家工作人员的其他渎职犯罪相提并论。 1 997年重新修订的新刑法打破这一格局 ,国家出于反贪惩腐的考虑 ,将受贿罪及其他贿赂性犯罪从渎职罪一章中抽出 ,与从侵犯财产罪一章中抽出的贪污类犯罪合并一起 ,设专…  相似文献   

10.
贿赂犯罪的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贿赂罪的客体关于贿赂犯罪所侵害的客体,国内一些学者这样阐述,“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即正确执行国家机关对内对外职能任务的一切活动”①“受贿罪侵犯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②实际上.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问题.刑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特别是近些年来.伴随贿赂罪滋生出很多经济犯罪.使得贿赂罪的客体问题略趋复杂。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刑事立法,曾将受贿罪列入贪污罪.渎职罪.或经济领域的犯罪。随着立法的不断变化,刑法理论对于贿赂罪的客体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贿赂犯罪属于渎职罪的一种。有很多…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受贿罪特点研究受贿罪的特点研究,一方面是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和其它经济犯罪一起概括研究;另一方面是专门的研究.专门研究之中又有一般性概括研究和我国受贿罪特殊研究两类.关于一般性概括研究,有的学者认为,不分社会制度、个分古今中外的任何受贿罪的共同特点有:1.隐形性.犯罪多在秘密情况下进行,有“隐形犯罪”之名.2.犯罪对象特殊性.没有明显的被害人和加害人,在索贿的场合下被索贿人只是非法交易的参与者,非本质的受害者,真正受害人是国家和政府.3.犯罪黑数高.即未被司法机关追诉和处罚的犯罪数高.4.受贿与行贿互相消长.行受贿有对应关系,行贿增加,受贿必然增加.  相似文献   

12.
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心理及其预防和矫正张饶丽近几年,在我国经济领域的犯罪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工作人员沦落为经济犯罪的被告人。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或索取贿赂,或监守自盗,或内外勾结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进入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不健全,经济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违法和犯罪行为,纵观经济犯罪的发展,其主要变化就是集中反映在其犯罪手段的变化上,经济犯罪的手段是随着社会热点、文化、经济、思想等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掌握经济犯罪的手段方式,经济犯罪的理论研究才有他的实践意义。才能掌握了在经济领域中与犯罪作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所谓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实施侵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这种犯罪概括地讲,既包括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又包括侵犯财产罪和其他有关的经济犯罪。具体地说,是指贪污、行贿、受贿、走私、投机倒把、诈骗和盗窃公共财产等各类经济犯罪。上述各类经济犯罪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死刑存废备受司法界及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尤其是中国68个死刑罪名中占死刑19.1%的13个非暴力经济犯罪罪名被废止。然而这13个非暴力经济犯罪中并不包括同为经济类非暴力犯罪的贪污受贿罪。如此大面积的死刑改革无疑把贪污受贿罪这一敏感罪名推向了风口浪尖。本文以法理学为研究指导、中国国情及文化渊源基奠为背景、分析贪污贿赂罪中的主要罪名贪污罪、受贿罪存在的土壤、客观必然性及如何完善我国刑法中关于贪污受贿罪的死刑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一、单位受贿罪的构成单位受贿罪是新刑法中规定的新罪名。1979年刑法及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对单位受贿罪均未涉及。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规定》),将受贿犯罪的主体作了扩展,从立法上确认了单位可成为受贿犯罪的主体。1997年3月,新刑法将《规定》中关于单位受贿犯罪的条文加以归纳吸收重新作了明确。第387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本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相似文献   

17.
合同诈骗     
合同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形式。当前,合同诈骗犯罪无论是在全部诈骗犯罪当中,还是在全部经济犯罪当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合同诈骗犯罪也是诈骗罪,当然也具有普通诈骗罪的特征;但这种诈骗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又有着经济犯罪的特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下就已经存在的普通诈骗罪不完全相同。我们只有从普通诈骗罪的构成和经济犯罪的构成两个方面来分析合同诈骗犯罪,才能正确地把握住这种犯罪的特征。首先,从犯罪客体来看,合同诈骗犯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作为诈骗罪,它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因而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作为经济犯罪,它是在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是一种非法的经济活动,又侵犯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以供货合同中的诈骗犯罪为例,如果供货方在骗取对方货款后,不按合同规定供给对方货物,这不仅使对方遭受财产上的损失,而且会使对方的生产因原料不足受到影响甚至停顿,或者使对方不能及时将商品投入市场。而由于商品交换在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又会使社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从而使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合同诈骗犯罪较普通诈骗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其原因就在这里。如果诈骗行为从形式上是以合同为手段实施的,但实质上只  相似文献   

18.
雷鹰 《法学研究》1982,(5):29-33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向他人索取、收受财物的行为。大量事实证明,在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中,受贿罪具有特殊严重的危害性。因此,深入研究有关受贿罪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种政策界限,对于胜利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保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新型经济犯罪即专指侵犯社会化生产、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动态意义的经济关系、经济秩序,因而触犯刑律且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1]。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此类犯罪的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再加之现有法律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列举出现实办案中的难题,并根据司法实践提出办理新型经济犯罪案件的有效对策,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针砭“官员老板一肩挑”的现象。既是官员,又是老板,是为官商。而官商是一种“权力经济”,既破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正公平,也是最易导致腐败的渊薮。腐败,按其本质来说,就是“权力资本化”。一般的腐败,权力得进入市场交易,得有老板出钱去买权力,因而得有一个过程和程序。而“官员老板一肩挑”,亦官亦商,权钱交易的手续就大大简化了,只要他愿意,由他的左手交给右手就可完成。因此,官商现象,一直遭到社会上的炮轰。中央不止一次地下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干部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党政机关干部不兼任经济实体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