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生态问题越来越突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为了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探索新的发展方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并从民生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提出,深刻阐述了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逻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社会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道路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利益至上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我国历届领导人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科学论断,为新时期党的民本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民生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从民生问题入手开始发生思想转变,从而形成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以民生作为基础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民生"是唯物史观在揭示社会基本矛盾和标志社会进步中的核心内容。唯物史观中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根本要求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的一系列新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同时也充分表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是充分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的要求。四是充分体现了我国实现扩大内需的要求。五是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这反映了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改善民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民生。这是党的宗旨使然,也是党执政的使命和目标。但改善民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而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重大转折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改革开放,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不仅是党的宗旨的价值所在,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8.
"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始终坚持用"三大规律"来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民生理论系统的完善,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我国特色扶贫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9.
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政策指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成为社会建设的突出目标;改善民生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党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探讨人的需要与民生问题,对于深入理解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政策指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成为社会建设的突出目标;改善民生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党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探讨人的需要与民生问题,对于深入理解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段希铸 《世纪桥》2008,(11):48-49
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政策指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成为社会建设的突出目标;改善民生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党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探讨人的需要与民生问题,对于深入理解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初成时期;二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三是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大发展的时期;四是党的十六大至今,这是党高度关注并着重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民生建设上升到体现以人为本、追求幸福感的新时期。我党的民生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必须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改善民生的主体;二是必须始终将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手段;三是必须将改善民生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四是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民生建设实践;五是必须将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群众幸福感作为民生建设的归宿和目的。  相似文献   

13.
黄宗良 《新视野》2008,(1):10-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执政的新经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观,其中包括提高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并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等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的改善必须以扩大人民民主作为政治保证,而改善民生、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便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4.
胡建兰 《唯实》2016,(5):32-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蕴含着丰富的民生建设思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党的最大目标,把民生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建设的意义、内容、途径等作的精辟论述,升华了新常态下民生建设的地位和意义,丰富了民生建设的外延,拓展了民生建设的内涵,开辟了民生建设的新途径,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戴勇 《唯实》2023,(10):89-9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列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领导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对如何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进行了积极探索。其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建国初期,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建立社会新秩序的主体性;社会主义深化发展时期,注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和实行各项方针与政策。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张雪琳 《求实》2008,(4):59-6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同时,改善民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应成为政府执政的优先目标,并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民生建设的历史。加强民生建设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重要论断。新论断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的回应。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回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回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社会现象。新论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熟练运用马克思矛盾论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遵循"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新论断对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求我们党当前要将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党的努力方向,在工作中要注重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要不断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策重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做出的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