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碑1959年至1960年间,由于"左"倾路线的肆虐,安徽农村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度低落,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的情况,全省粮食产量跌到谷底,农村绝大多数社队出现了严重的"饿、病、逃、荒、死"现象。在严峻的形势面前,  相似文献   

2.
<正>新年前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部署,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化农村改革全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5,(4)
<正>2014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自然灾害较重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既  相似文献   

4.
我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经过11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效。北京郊区的改革开放,同全国一样,取得巨大成就: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18.6亿公斤,增加到1989年的23.9亿公斤,连续11年丰收;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已经建立起为城市服务的稳固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农村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是全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以上集中在农村,因气象灾害导致粮食产量波动可达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严重威胁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80年代以前,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与世界人均粮食产量有一定差距,但呈逐年缩小的趋势。我国人均粮食产量1970年为289公斤,1980年为327公斤,1984年达到392公斤。世界人均粮食产量1979年、1980年和1985年分别为378公斤、382公斤和415公斤。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均粮食产量逐步接近世界水平。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公斤,世界人均粮食产量为403公斤;1993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87公斤,接近1992年世界人均粮食产量390公斤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江淮》2012,(12):55
近年来,我省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克服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实现了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持续增长。过去五年是我省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增收最多、农村变化最大的五年,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2年12月22日闭幕。会议指出,2012年,全国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民生有大改善,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持续向好、快速推进喜人态势的承接和延续。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6,(2)
黑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国家农业政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有力的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通过回顾农业成就,本文认为农业只有体制创新才有出路,只有规模生产才有效益,只有科技进步才能引领经济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3,(2):62-62
问:今年的一号文件强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希望解决哪些问题? 陈锡文: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一方面,我国农业农村形势确实很好,但同时,农业农村还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14年以来,我国农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经济出现了巨大飞跃。首先是粮食产量在80年代登上两个台阶,即6000亿斤和8000亿斤,1992年达到8851.6亿斤,不仅基本上解决了11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农村工作亮点闪烁2004年是中国农村和农业形势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2003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指导2004年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发生重大转变,为今后制定和落实各项具体政策提供了新的依据,这将对全面提高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实现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目标,发挥深远影响。2004年,我们迎来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双重喜讯。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粮食产量预计可以明显超过年初国家制定的4550,0亿公斤目标,农民收入增长率预计将达…  相似文献   

13.
《思考与运用》2005,(1):38-40
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而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各项农业农村经济主要指标均大幅度增长。全年农村经济总量超过88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5元,增长16%以上;粮食产量成为1997年以来第三个高产年,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同比增长5.8%:  相似文献   

14.
全面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努力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1998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大灾之年农业夺得好收成,粮食产量与1997年基本持平,“菜篮子”产品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在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农村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这两个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当前农村遇到的问题,是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社会进步基础上出现的…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不断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民获得了充分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综合生产能力大为增强,平均每三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不仅从总体上稳定解决了全省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为稳定社会,繁荣市场,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稳步、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粮食生产发展史上的辉煌里程碑。改革成效1、生产总量大幅度提高,跨越了六个新台阶农村改革ZO年来,我省粮食生产不断创纪录、上水平,先后跨越…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中央实施鼓励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扭转了粮食产量下降的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尽管这两年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激励力度远远大于往年,粮食产量却未恢复到199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我国的粮食供求间仍存在着一定的缺口。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两次到四川省仁寿县进行了调查。仁寿县位于川西平原南端,幅员面积2606.9平方公里,总人口160.2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2.02万人。现有38万农户中,以种粮为主的达2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8%。…  相似文献   

17.
彭利锋 《前线》2023,(12):8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立足本地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分区分类指导、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坚持审慎稳妥推进,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农村改革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牢牢把握不能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四个不能”底线,扎实推动农村改革蹄疾步稳、见行见效。  相似文献   

18.
小岗村新型合作化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玉春 《新长征》2007,(1):52-53
当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聚在一起商量包产到户并签订"血书",从而触发了全国的农村改革。时隔近30年后的今天,小岗村人又谋划走上新型合作化的道路,沿着他们的脚步,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一、小岗村欲走合作化之路的原因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始作俑者,改革后的第一年,即1979年,小岗村生产队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一年的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随后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初期,安徽农村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群众生产情绪低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群众生活极为困难。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改变生产上的大呼隆、分配上的“一平二调”,要求加强生产责任制,真正掌握自主权。安徽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二个发展中的大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业始终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解决的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九五”末,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4.9亿吨,力争5亿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4%,基本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