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世纪美国全球战略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新世纪实行何种全球战略 ,将是影响未来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最近美国政府公布的一些重要文件和当前美国大选中政策辩论的动向来分析 ,跨世纪美国全球战略中的连续性将是主要的 ,调整将主要着眼于战略的侧重点、手段或程度方面。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的若干特点   (一 )维持其“一超独霸”地位仍将是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的目标 ,但战略重点将进一步向亚太地区倾斜。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将仍然是维持其“一超独霸”的地位 ,因为这不仅是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主流派的一致观点 ,而且是美国政…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其全球战略目标的调整对于国际政治的走向和国际格 局的变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冷战后, 美国处于国家战略调整时期, 对外战略调整频繁。9 .11 后, 美国将反恐战略放在第一位, 极力打压恐怖主义。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是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总目 标服务的, 即保持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维护和加强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3.
李长久 《亚非纵横》2011,(1):9-14,21,57
美国推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近20年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进行了三次大调整:通过北约东扩,将战略重心从欧洲转为欧亚并重;通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2010年是美国战略重心全方位转移到亚洲的一年,其目标是:维护和扩大在亚洲的经贸利益;防止被排挤出亚洲区域合作组织或机制;围堵中国和俄罗斯。在此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崔戈 《亚非纵横》2014,(1):65-77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非洲战略在其国家大战略中的地位经历起伏。冷战期间,非洲仅仅作为辅助美全球战略实施的边缘化地区。冷战结束后初期,由于失去了作为美苏对抗筹码的价值,非洲的重要性下降。直到90年代中期,随着非洲经济向好和恐怖主义威胁的提升,非洲的重要性才有所回升。“9.11”恐怖袭击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外交进程。美国担心非洲的“失败国家”和“无人管理地带”可能会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将非洲提升到了“高优先级”,非洲战略首次进入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 1”事件一年后,美国推出《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表明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已基本形成。美国调整全球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加强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反恐和安全则是美新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相应从推销美国式“民主”转向维护国家“安全”。反恐斗争为美改善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尽管美国不放弃对中国的防范,但已不再视中国为敌手,增进同中国的接触和合作已成美对华政策的主要方面。中国要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妥善处理和发展对美关系及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新战略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环境下, 为实现 其全球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观念的转变, 使欧洲在美国全球战 略中的地位降低, 提升了亚太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克林顿上台后, 将“经济安 全”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首要原则, 并把亚太置于美国全球战略生死攸关的重要地 位, 全方位、强力度地参与亚太事务, 谋求建立由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太平洋共同体” , 用经济一体化、政治民主化和军事安全集体化这三根支柱支撑其亚太新战略的实施, 既保持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 又保证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和主导地位, 以 增强美国在全球的战略优势, 维持美国“唯一霸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国家,美国的国家战略是全球性的,是多方位的。自“9·11”之后,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安全重点的调整和安全手段的变更。但无论如何,自从美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超强国家之后,美国的国家战略总是在进攻与整合之间摆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现行的战略仍然是这两者的结合。虽然不同政府会向其中某一方向倾斜和偏移,但没有一届政府能够超越这两者界定的框架,也没有一届政府会完全倒向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8.
2006年初,美国基于布什政府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的教训与经验,提出“转型外交”,意在加强外交手段在实施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但由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身份所决定的美国在动用武力方面的内在冲动,军事力量仍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手段。“转型外交”实际上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也服务于以军事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9.
自布什入主白宫,特别是“9·11”后,美国相继出台了《核态势评估》、《四年防务评估》、《国家安全战略》、《反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文件,历经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军事上“得分”而政治上“失分”的“单边主义”实践,以及目前美国在处理巴以问题、朝鲜核问题上的“多边主义”表现,国际学术界对美国全球战略及其实施效果的认知与评估可谓见仁见智,对未来美国“如何使用力量”这一影响美国全球战略走向的焦点问题更有诸多争议。为此,“《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8月1日以“美国全球战略评估”为主题,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试图对布什执政以来的美国全球战略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估,以更好地把握美国未来的战略走向和世界总体局势的发展。现将与会部分知名学者、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空间政治学认为,空间不是简单意味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 组与社会秩序的重构过程。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长期在欧洲,其实质是称霸世界,控制全球战略空 间。“冷战”结束后,尤其是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其动因和 目的之一,就是遏制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挤压这些国家的战略空间,对此中国必须 保持清醒的认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和中国的安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 影响与挑战。在受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影响的国家中,中国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拉美的外交行动屡屡受挫——2002年美拉关系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上任之初曾许诺“重视发展美拉关系”,将 2 1世纪变成“美洲人的世纪”。“九一一”事件发生后 ,美国对其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作了全面调整 ,将反恐列为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 ,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中东和中亚地区 ,美国对拉美的外交目标不得不让位于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需要。作为美国的“后院”,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因此而下降。但是美国并没有忽视其在“后院”的利益 ,在加强地区安全、缉毒和推行自由贸易的同时 ,又增加了“反恐”这一新内容 ,并围绕这些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2 0 0 2年 1月 ,布什政府任命奥托·赖克…  相似文献   

12.
布什入主白宫后,世界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未曾有过的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布什政府在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同时,对亚太战略也逐步进行了审议和修订.前不久,美国国务卿贝克提出要在亚太地区通过加强经济一体化、促进“民主化”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冷战后美国处于“一超”地位,其全球战略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很大,所以始终是各国国际关系学者和政策分析人士关注的问题。一般而言,冷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是比较稳定的,即尽可能长期地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具体地说,地缘战略方面是要在欧亚大陆防止出现一个全面挑战美国的大国或大国集团;政治上,维持美国对国际规则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俄战略析论--依据、目标、框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把握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俄战略的大致轮廓。文章认为,基于历史联系、俄罗斯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所处位置、俄在美国塑造“转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方”因素的影响等战略依据,美确立了“民主化、西方化、后帝国化”的对俄战略总体目标,并在同俄罗斯的深刻互动中形成了后苏联时代美俄关系的基本框架。伊拉克战争后,随着美俄关系发生新变化,美对俄战略将在“耐心接触、坚定防范、悉心经营”的基本指针下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实施其全球战略时 ,向来是战略手段灵活多样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国家。在美国新世纪的全球战略中 ,美国依据是否融入国际体系、是否走向民主、是否有利稳定等“综合标准”将世界主要力量划分为四类 :一是欧日等“圈内国家”或“同盟国家” ,二是被边缘化的国家 (如一些非洲穷国 ) ,三是游离于“圈外”的所谓“无赖国家”(如伊拉克、北朝鲜等 ) ;第四类是所谓“转型国家” ,根据美国各种战略报告的解释 ,就是指正在朝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迈进而前景仍不明朗的国家 ,主要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个大国①。本文试图分析“转…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有没有全球战略,这个问题一直存有争论。美国不少人认定美国总统四年一任,顾不上什么全球战略。从战略环境评判、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内涵延伸、战略手段依托和战略效果评估等各要素来讲,的确很难发觉任何一国具有成型的外交战略、地区战略或全球战略,简单地把《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或《防务报告》等同于全球战略当然不妥,即使把政府一些战略性文件予以综合也未必可分析出其整套战略框架。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无论从国家实力的不断壮大,其不断延伸的利益范围需有充分的手段作为保障而言,还是从确保其一超地位,化解其近远期威胁需要的心理与思维方式上,我认为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是有其全球战略的。  相似文献   

17.
一最近期间,华盛顿方面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谈论,一时极为喧闹。什么是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的“全球战略”,就是一个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体系。肯尼迪的“新版”美国“全球战略”,除了总目标外,分为五个方面。总目标,肯尼迪承认,仍然不变,就是要独霸世界,奴役世界各国人民。肯尼迪善于伪装,称之为要建立一个所谓“由自由独立的国家组成一个和平的世界大家庭”。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亚洲战略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集中关注美国的“反恐”、“防止核扩散”和“大国崛起”这三个方面与亚洲的联系,以及美国战略变化对亚洲产生的影响与冲击。在新世纪美国的主要利益与亚洲息息相关,过去几年美国虽然一直在调整亚洲战略,但调整后的成果乏善可陈。美国面临多层次挑战,却采取权宜之计,在某一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又长期性地损害了其他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索沃危机尘埃落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武力干涉暂时得手。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很多的思考。这些思考至少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霸权主义逐步发展。由于美综合国力增强以及世界力量失衡等因素,美进入一个新的扩张和干涉时期。科索沃危机就是这种扩张和干涉的集中表现,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一)科索沃危机既反映美全球战略的总体构想,同时又强化了美霸权主义和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意图。近年来,美国为确定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多次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宣称,美21世纪的目标就是要“领导整个世界”,使…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适时调整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布什政府的“扇形结构”,还是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都是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制裁接触”和“全面接触”分别为其两个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中美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作为冷战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