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梳理地缘政治学和政治地理学的分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如陆权和海权、地缘经济区和地缘战略区、地缘政治形态和地缘政治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地缘政治规律,探讨地缘政治与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也经历了深刻调整。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年轻的但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战略意义重大,其建立将为中国构建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欣月 《世纪桥》2008,(5):146-146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也经历了深刻调整。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年轻的但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战略意义重大,其建立将为中国构建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部分西方国家热衷用地缘政治扩张解释中国"一带一路"实践,研究综合跨学科理论探索"地缘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可能性,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一带一路"并非地缘政治扩张,而是地缘发展政治经济平台,通过点上集聚、线上畅通、面上联通、型上成势构建发展的地缘政治经济平台,通过发展新型共同发展模式、新型国际协作模式、新型国际交往模式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相似文献   

5.
黄凤志  武星 《唯实》2015,(1):91-94
东北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地区,东北亚海域是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战略通道,也是中国与美日等国交往的地缘政治互动的前沿空间,中美日地缘政治空间的折冲汇聚在此。而冷战遗留未决问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向前景问题、中日战略抗衡问题凝聚了具有"火药桶"意蕴的"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使得2014年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仍将运行在安全困境"无解"的时空。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东北亚地缘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6.
正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最终形成了关于国内形势和格局走向、战略目标、战略性质、发展方向等地缘战略。作为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中共在七大上制定的地缘战略也受到诸多外部政治力量的制约。这些外部政治力量主要包括:国民党、汪伪、美国、日本、苏联。这里仅介绍美国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英岗 《理论导报》2007,(12):32-34
冷战后,大国在中亚掀起了新一轮的大博弈,中国外交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实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本文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安全等领域分析了中亚对中国的战略价值,积极发展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5,(1)
<正>2014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中国外交书写新篇章。在一战爆发100年之际,世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一轮动荡不安。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又一个甲午年,中国外交奋力书写崭新的历史,中国声音广为倾听,中国作用备受瞩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新航程。2014年是地缘政治回归年。在欧洲,美欧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激烈的地缘政治碰撞,对欧洲安全格局、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复杂影响。在中  相似文献   

9.
<正>丁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2丁力所著《地缘大战略》是一部以中国国家战略为本位的地缘政治学著作。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古老,是因为东西方自古就有关于地缘政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中亚地区对于中国不仅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是中国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和能源输送安全的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将来要不要制造航母毫无疑问,中国将来一定要有自己的航空母舰。这是中国政治的需要,中国经济的需要,更是中国军事的需要。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大小岛屿6000多个,海岸线18万公里。没有航母,海洋利益怎么办?海上油路怎么办?如何保护出海口和南北航线?没有航母的海军不是一支强大的海军,而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  相似文献   

12.
好书推荐     
正《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美]威廉·恩道尔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这是一部旅德美籍睿智学者解码美国扼杀中国发展幕后真相的威猛力作,更是一部警示国人的备忘录:绝对不能对对手的残酷和意愿抱些许幻想。本书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以史为缕,以实为线,生动勾勒出世界地缘政治斗争场景,围绕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药品与疫苗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环境战争、媒体战争等八大对华战略,揭示了美国统治集团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孤立中国,重创直至扼杀中国发展的"慢火煮蛙"式"屠龙"谋略,并点击美国霸权致命软肋,支招中国八大制胜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钱娟 《世纪桥》2011,(3):85-86
中亚由于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对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在中亚地区积极展开能源外交,实施一系列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兵团边境团场非传统安全战略的地缘分析是兵团边境团场非传统安全战略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兵团边境团场非传统安全的本质、特点与类型、总体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战略对策研究结果,结合58个兵团边境团场地缘特点,分别从政治、文化、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提出边境团场政治安全、文化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及特点,在建设边境经济、稳定边境、促进边境区域民族和谐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一)区域冲突背后往往有强权争霸的影子地缘政治是一个强调国家和空间关系的理论,地缘政治理论的先驱们视国家的边界为不确定,认为强国的利益扩张会自然导致领土扩张。基于此前提,地缘政治的创始者们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不仅解释,更塑造了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阿尔弗莱德·马汉首先提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哈区域合作的桥头堡和以国际河流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伊犁河开发应放眼于国家根本利益和地缘安全,围绕两国关注的重大地缘利益(政治、经济、地缘安全利益)开展积极务实的流域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中国与东南亚这一相邻地区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将和东盟各国形成互利、互助、互补的格局,成为带动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中国能够为东盟企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中国东盟双方地理位置毗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双方悠久的民间交往以及多年来形成的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为双方发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工农产品等方面各具  相似文献   

18.
刘云 《世纪桥》2005,(9):60-63
“能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向石油输出国投资,石油输出国也向西方和发展中国家投资,而且中国、印度等石油需求大国与石油输出国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在能源业界的上游还是下游,也无论是石油输出国还是石油需求国,都已形成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局面。虽然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竞争仍然非常激烈,但参与竞争的各方都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利益。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也必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演变。——编者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种唯一的、迄今为止仍然活跃于祖国边疆的特殊建制单位,其根源正在于西北边疆毗邻中亚复杂而多变的地缘政治,是国家基于这种地缘现实抉择大西北战略的必然结果,兵团的地位及意义正因适应和满足了这种国家地缘战略的需要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叶自成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外交、国际政治。专著有《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俄罗斯政府与政治》、《新中国外交思想》等。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的书。作者认为,走经济富强之路,走制度革新之路,走大国合作之路,走和平之路,走与周边国家共同安全、共同繁荣之路,这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根本道路,也是最根本的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