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面临的问题与出路——以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西北地区属于辽宁欠发达地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居民收入水平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财政收入较少,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结构调整速度慢,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对于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辽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辽西北的出路就在于:保护生态及制度创新以便破解路径依赖;树立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兼顾的新优势观;明确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为主导方向;融入他域及构建己域以求优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定位和对策的研究方向出发,基于辽宁欠发达地区——辽西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阐述了科学确定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范围和目标的基本原则、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区情依据,提出了用三个"拉力",即协同效应拉力、链接效应拉力和激励效应拉力,牵动、带动和推动辽西北地区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辽宁省提出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省委、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和政策措施,营造了突破辽西北良好政策发展环境。推动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辽西北地区包括阜新、铁岭、朝阳三市,是辽宁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为了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全省动员,出台重要文件。2008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从而开启了辽宁三大经济板块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产业带动总量突破辽西北作为我省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较弱,经济总量偏小。实施突破战略以来,阜新、铁岭、朝  相似文献   

5.
总投资74.3亿元的巴新地方铁路项目全线开工建设,华能二期阜北工程200台机组实现并网发电;辽宁(铁岭)专用车生产基地签订投资协议项目36个,合同金额210亿元,7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基本摆满项目;规划3年造林524.5万亩的朝阳市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启动,预计到2011年工程期末,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9.35%……如今,辽宁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战略正在辽西北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总体要求,到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乡人均收入分别翻一番半、翻两番和翻一番的目标,铁岭市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辽西北地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新路子,努力形成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辽西北。辽西北地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与全省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总体要求,到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乡人均收入分别翻一番半、翻两番和翻一番的目标,铁岭市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抓好三大战略重点,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动辽西北与全省同步发展,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3年开始,由团省委、教育厅、财政厅与人事厅联合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即每年在省内普通高校招募500名应届毕业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到辽宁西北部地区10个省级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自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为使广大读者能够更详尽地了解这些地区对人才的渴求,记者近日专程赴辽西北朝阳市的朝阳县和北票市作了调查。现实发人深思。有志者,特别是那些仍在徘徊踌躇的莘莘学子们,读了这篇调查,定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育地区经济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深入思索、潜心运筹的重大而复杂的实践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划地方经济优势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市场竞争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为此,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寻找优势、培育优势和创造优势,实现地区经济的超常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力资本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而西部地区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是人力资本短缺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本文以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立论,通过对制约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实行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公共卫生投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优化用人环境等措施,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优化配置,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半年,朝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国税收入、地税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六项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均居第一位。着眼于继续保持和提升朝阳振兴发展的强劲态势,着眼于以全面追赶之势重塑朝阳在辽冀蒙三边地区的城市地位,并以此回应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和340万朝阻人民的热切期待,五”后三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实现程度的层次性和梯次推进性。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功能结构、空间结构、运行结构、制度结构等方面进行多维视角观察和审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各自具有五大阶段性特征:f1)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看,发达地区正由迈克尔.波特经济发展的四阶段中的投资导向向创新导向加速转变,而欠发达地区尚处于要素导向和要素导向开始向投资导向转变时期。(2)从经济发展的功能结构,发达地区正由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向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加速转变,而欠发达地区尚未处于规划、奠定中心城市基本框架,偏重城市集聚功能阶段。(3)从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看,发达地区正由注重中心城区发展向注重郊外和整个城市体系建设加速转变,而欠发达地区尚处于主要关注中心城区发展的阶段。(4)从经济发展的运行结构看,发达地区正由罗斯托的起飞阶段向平滑阶段加速转变,而欠发达地区尚处于起跑和起跑开始向起飞转变阶段。把握欠发达地区的历史起点,清醒认识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是破题的关键。以贵州毕节为例,早在毕节试验区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已经实施一年。一年来,这些志愿者在各自的服务岗位上无私地贡献着他们的知识与才干,似绵绵细雨,滋润着辽西北这片干渴贫瘠的土地。近日,记者深入辽西北,深入志愿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工业结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春 《求实》2005,(4):45-47
来自国际和国内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极大地促进了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的资本创造、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大大推进了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为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中部地区在目前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压力背景下,必须通过观念更新、政府改革、政策完善、机制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区域密切协作网络的构架来积极吸纳和主导产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辽西早期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挖掘这一阶段该区域党史发展的特征与贡献,是对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补充,对于新时代党史的建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在挖掘整理辽西地区早期党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觉醒、发展、壮大情况以及领导辽西各族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相似文献   

17.
徐丽曼 《世纪桥》2014,(10):86-88
辽宁是我国具有多民族成分的一个省份,蒙古族人口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辽西地区是辽宁蒙古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该地区多年来始终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新时期辽西地区蒙汉民族关系呈现出居住格局以蒙汉杂居为主、族际通婚不断扩展、语言文化日渐交融、民族意识表现积极肯定的独特特点,这对我国民族杂居地区处理民族关系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民族间的交融是民族杂居地区繁荣稳定的前提、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民族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即推行罪恶的鸦片毒化政策。辽西地区的地理条件适于生长鸦片,历史上也有种植鸦片的传统,日人遂以其作为推行鸦片毒化政策之重点。日人在辽西地区推行鸦片毒化政策的过程中,表面上披着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的外衣,实际上实施鸦片毒品垄断专卖。本文通过大量一手史料,对日人藉此获取暴利,以补充前线侵略军费之用,同时摧残辽西人民的身心健康,使其真正成为东亚病夫的罪恶目的,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9.
政务环境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龙头,对软环境其他因素具有决定性和规范性的作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最根本的是要优化政务环境.本文论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务环境存在的问题、优化的必要性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地区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是满足地区各族人民群众需求的根本保证。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第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结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发展环保产业,促进阿克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