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强调“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湖北省荆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深入了解荆州市返乡青年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需求,为制定青年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共青团荆州市委员会对本市返乡青年开展了问卷调研,进行了分析研判。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宁夏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宁夏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  相似文献   

3.
关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小敏 《求实》2003,(5):35-37
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是整个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解决再就业问题必须转变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就业观念;发展经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展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徐晓刚 《唯实》2005,(5):56-58
政府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时,应把治理失业放在优先地位,在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时,要优先考虑就业增长;政府应加强政策研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全面小康进程中的失业控制。  相似文献   

5.
李云 《求实》2017,(11):14-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就业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为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基本遵循。无论是减少贫困、提高收入,还是扩大内需、提速发展,充分的劳动就业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唯有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发展促进就业,以政策保障就业,努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才能使广大劳动者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贯彻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活动正是践行十八大报告精神的现实写照。加强创业培训可以更快更多地培养乌鲁木齐创业型人才,培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已经成为乌鲁木齐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创业培训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要不断加大创业培训的力度,使其成为解决乌鲁木齐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7.
杨珍 《理论学刊》2012,(12):14-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五个更多"的新要求、新路径,赋予就业优先战略新的内涵。如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需要梳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经济增速趋缓、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战略与就业优先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对就业优先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Z1):78-80
<正>就业政策是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政策内容之一,关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乃至社会稳定与否。就业援助是政府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贯彻这一战略决策的关键环节是社区,因此,落实与完善社区困难人群就业援助政策体系,拓宽  相似文献   

9.
周云 《唯实》2007,(11):69-72
"富民优先"战略在江苏理论界和决策层中已逐渐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共识.实施"富民优先"战略必须将加速经济发展作为富民灵魂、将实施就业工程作为富民关键,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富民难点,将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作为富民杠杆,将完善社会保障作为富民强盾,将促进消费转型作为富民亮色,并且形成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创新保障机制、科技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我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陆续启动,但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平衡的问题。应在健全工作机制、资金筹措、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政策落实等方面采取对策,以保证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史彦泽 《奋斗》2020,(8):56-57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是短期的,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企业发展、劳动力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下。  相似文献   

12.
尹继东  熊冬根 《求实》2002,(12):46-48
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是实现江西经济崛起的要求。江西的体制性失业和结构失业形势仍然严峻 ,创造就业岗位 ,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实现江西经济崛起战略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三牧"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做好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20):34-34
援疆工作要突出重点。第一,一定要千方百计把就业搞上去,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产业发展、增加企业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服务、热情支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就业,不断拓宽新疆特别是南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渠道。第二,一定要坚定不移把教育搞上去,通过支持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今年辽宁将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进一步提高百姓福祉。省财政继续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辽宁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重点优抚对象救助等标准。在教育上,继续加大投入,支持学前教  相似文献   

16.
莫荣 《当代贵州》2010,(23):39-39
<正>我们国家在"十二五"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就业优先。为什么?因为在国家发展的四大支柱(通货膨胀、国际贸易、GDP、就业)中,通货膨胀和国际贸易是肯定不会拿来作为重点的,剩下就是GDP和就业谁优先的问题。过去我们将GDP置于优先位置,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个已经行不通了。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现在都乏力了。所以我们把就业提到了优先的位置,而就业恰恰是带动消费的动力,这样又能够促进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正工会保障工作在工会全局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通俗来说,就是保障职工有工作干,干了工作有钱拿,五大保险都参加,困难职工有饭吃。一、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保障职工劳动就业权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工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加强政策参与。加强对就业形势的分析研判,发挥工会作为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协助党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利用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系统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就业政策范式变迁与变迁逻辑对调整和创新当前公共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就业政策主要经历了安置性、统包统配、双轨制、市场化、积极的就业以及就业优先战略等政策时期,相应的就业政策范式在政策情境感知、政策问题认定、政策目标指向和政策工具选择上也存在较大的分野,但就业政策范式变迁遵循一定的逻辑。未来的公共就业政策在调整与创新上应综合考察政策环境,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着眼就业问题,借助治理的手段,更好地发挥公共就业政策在发展和改善民生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事     
正"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日前印发。根据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统筹做好各类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6)
<正>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二是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