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与法治     
我国重政策、轻法律、以政策代替法律的倾向,有着其很深的历史渊源。彭真同志曾指出:“拿我们党来讲,革命战争期间,主要是靠政策办事,注重的是政策,没有依法办事的习惯。还有,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残余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农村根据地长期被敌分割,交通不便,党中央给各地的,概括起来说就是政策,虽然根据地政权也有法,但从法律的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政策也就被当作了革命胜利的法宝,“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些观念即使在革命胜利后仍没有改变,人们习惯用政策去  相似文献   

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北方建立的巩固的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这块革命根据地为红二十五军、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历尽艰难曲折,其历史经验为:坚定革命信念,努力不懈开展武装斗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在挫折中不断摸索新的斗争方式和路径;从首先保存自己出发,正确估量革命形势和革命力量,选择根据地的中心位置、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根据地的各项政策都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求同存异,以革命大局为重。这些历史经验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陕甘边根据地在中共党史和解放军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特点很值得深入研究。从总体上来说,陕甘边根据地是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模式,具有在流动中不断壮大、在勇于探索的同时顾全大局、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根据地建设等三个鲜明特点。这些特点正是这块根据地能“硕果仅存”的重要原因,也是区别于其他根据地模式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问题是当前党史学界存在争论的一个领域,分歧意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海陆丰政权能否称之为革命根据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否失败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失败的原因何在。我对于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在此不再赘述。本文试就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失败原因谈一些粗浅意见,以求教于师长及同行们。  相似文献   

5.
靠人民监督跳出人亡政息周期率这一思路,是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在延安同黄炎培先生谈话中提出来的。我党曾按着这一思路,使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政府和各级干部忠诚地做人民公仆,自觉将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而广大人民对公仆存在的问题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党群、政群、军民之间关系融洽,目标一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新中国的模型,其法制是现行法制的源头。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抛弃革命根据地法律传统而全盘移植西方法律传统是非理性的,应给予革命根据地法律传统以必要的尊重和认真解读,建立两种法律传统的对话机制。同时继续强化中国特殊性问题意识,合理借鉴革命根据地特别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经验,推动"司法能动"建设,充分重视法制运行方法论,从而为国祚绵长、社会安定奠定坚实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7.
抗日根据地抗战不仅成为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而且书写抗日战争历史的辉煌篇章。根据地音乐文化为根据地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根据地音乐文化成为鼓舞根据地将士"浴血奋战"的精神武器、呼唤根据地民众"保家卫国"的抗战号角、昂扬根据地军民"坚强不屈"的前进旗帜。  相似文献   

8.
尽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是以宁冈为中心,但莲花县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莲花宾兴馆会议上,毛泽东作出了引兵井冈的决策,向根据地建设迈出了第一步;莲花县党政组织的发展壮大,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政治上和人才上的保障;莲花县武装斗争的蓬勃兴起和军事力量的强大阻挡了西面来敌,成为根据地的有力屏障。  相似文献   

9.
黔东、黔东南山水相连,是红军转战和长征经过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红军和各族人民共同创建的著名的黔东革命根据地,为贺龙领导的红三军(红二军团)和任弼时、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休养生息、发展壮大,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黔东根据地包括石(阡)镇(远)黄(平)根据地。换言之,石(阡)镇(远)黄(平)根据地是黔东根据地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党在长江南岸建立的唯一一块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军民英勇奋战所蕴育的担当、务实、团结和忠诚精神光耀千秋,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黔东革命根据地是云贵少数民族地区诞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的制定及实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意义重大。由此,也进一步揭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原因及其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西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仅存的一块比较完整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军民抗击日寇和建立新中国的军事、政治中心。在这块红色根据地,党领导西北红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军事斗争。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今天,研究西北革命根据地军事斗争特点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党史军史研究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使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日根据地的戏剧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教育和发动群众为目的的文化改造运动。通过改造,根据地政府不仅将戏剧这种民间文化形式纳入到革命宣传的话语体系内,而且实现了以文化为手段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密切了党与根据地群众的关系,使政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到根据地社会。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提出和总结的丰富斗争经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得到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火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不断巩固扩大,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胜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陕甘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后期中共“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这块根据地之所以能“硕果仅存”与当时国民党中央势力未能深入并有效控制陕甘地区,陕甘地区复杂的军政格局和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外因有密切关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为陕甘根据地“硕果仅存”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根据地能“红旗不倒”,成为中共中央及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革命复兴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陕甘革命根据地所以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因为有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井冈山道路思想的正确领导;有渴望参加革命斗争的贫苦民众和深入的群众工作形成的深厚群众基础;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的自然地理条件,实施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基础上扩大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复兴的出发点,具体为中国共产党调整政治路线的出发点、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出发点、八路军开赴抗战前线的出发点。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基础形成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具体为党建设民主政治的大本营、党成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大本营、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由战略防御变为战略进攻的历史性转折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17.
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而逐步成熟起来的。沂蒙抗日根据地群众路线建设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实践与经验对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李文林式”的赤色割据,被陈毅誉为“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位于赣中南,以吉安市青原区东固乡为中心,北至吉水县水南、白沙,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以百折不屈的精神,于1934年前后开辟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这块根据地后来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新起点。这块根据地之所以能够成为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其重要原因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树立了具有陕甘地方革命特色的南梁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军队建设实践和经验昭示了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的建立和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军建政的历史表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必然关系,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