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提领,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方向和重大意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及目标任务,生动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愿景、新蓝图,合理布局了深化改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许顺富 《湘潮》2014,(2):44-4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全而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全会的最大亮点,是第一次用“治理”取代“管理”,成为党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是创造性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征途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从毛泽东思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20世纪深刻改变中国命运和中国历史进程的两次重要会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两次会议党都肩负着纠正教条主义错误,肯定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更换党内领导层的历史重任。邓小平在这两次会议前后,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他始终坚持维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科学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施坚 《世纪桥》2009,(24):16-17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在各自继承又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发展观念的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在各自继承又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发展观念的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不是移花接木、节外生枝。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已经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表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仍将不断中国化的未来历史进程的一种科学抽象。这种抽象和概括,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这一学说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脱离社会的公共权力的回归社会,也就是使监督国家机构(官员)不脱离群众和向社会机构的转化;同时还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正确的执政-领导方式,这种方式是,鉴于无产阶级国家是国家与社会(自治)结合并向社会(自治)过渡的政治组织形式,因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国家(民主)的管理方式、社会(自治)的管理方式和推进国家向社会过渡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比较明显地继承和发扬了列宁主义,尤其是列宁主义的新经济政策。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更多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趋向上来看,是由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演进与扩展就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涉及文艺的宗旨、内容、方针等。在文艺工作的宗旨上,毛泽东和习近平从文艺的本质、文艺服务的对象等指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了"文艺为了谁"的问题。在文艺的主要内容上,毛泽东和习近平论述了文艺的源泉、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以及文艺批评的标准等,解决了"文艺如何为"的问题。毛泽东和习近平对"文艺为了谁""文艺如何为"问题的正确解决,探索并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的发展规律,即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党文艺政策的基本方向、发挥文艺事业对党的事业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为解决中国统一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本文将力图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这一构想的理论价值。一、“一国两制”构想在一国范围内容纳两种异质制度,是对传统的国体和政体理论的重大突破。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的本质就是一定阶级的专政。因此,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逻辑上只能存在单一性质的政权,落以保证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而不允许其他阶级尤其是对立阶级分掌政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是一个阶级的范畴,社会各阶级在国家…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治国理政的科学论断,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概念,它不是西方治理思想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来源于社会,国家与社会之间将经历从统一到异化和对立再到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运动过程,与此相对应,国家职能将从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为以社会职能为主。要实现从国家治理走向社会治理,既要站在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理想高度,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原则。现阶段要重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制度现代化和国家法治化,破除"官本位"意识,提高治理者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党和国家法律法规、重要文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的系统梳理,全面考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演进的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严复悖论"的实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的"两难"写照:历史规律的需求与现实国情缺乏实现这一需求条件之间的"悖论".它给我们带来的根本启示是:解决这一"悖论"的质底不在于现代化学理的"启蒙",而在于脚踏实地的现代化实践.这包括三个具体的历史启示:其一,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离开作为"国性"的传统文化,只有将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化的中介,才能现实地展开现代化实践.其二,引入外来的现代化思想必须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能胜任这一历史任务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其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社会存在的"现代化",在中国的现实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之具有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构想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注人了新鲜的内容,使它更有生命力。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一国两制”的构想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统一观,提出了国家统一的新观念。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总有一种传统观念左右着人们,认为统一即“同一”,认定一个国家大体上实行的是一种制度。纵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曾出现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现象,但这种两制并存是不稳定的,不是执政当局主动自觉提出并实行的,而且没有法律保障。邓小平的高超之处就在于他在这个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的统一观的束缚,提出了全新的统一观,这是史无前例的。它新就新在既允许…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成果颇丰。尽管如此,从历史视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基本问题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