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由案例分析显示2003年前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有较大的上升。进一步的案例研究表明,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与管理方面还欠合理,地方财政收入直接影响到财政支农的投入和配套资金的落实。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体制,减少支农项目审批环节,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扩大取消资金配套的项目范围,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支农周转金的清理回收是一项关系到财政支农政策能否得以真正落实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抚顺县财政支农资金清收工作的经验,阐述了“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前提,以领导支持为保证.以责权利结合为措施,以常抓不懈为关键”的观点,对各地区抓好财政支农资金清收工作、对理论界探索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新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资金是农村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何开发和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发动器"功能和对农村资本形成的宏观调控作用,则有赖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的改革。应将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融合,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金融信贷实行价格支持、税收支持和风险转嫁补偿等等,促进社会金融资金投放于"三农"领域。  相似文献   

4.
资金投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完善和加强各项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财税政策,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和创新政策机制,支持农村防灾减灾和林业生态建设;全方位推进农村反贫困,促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支持村庄整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自主建设美好家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综合改革,建立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规范和强化支农资金管理,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学的角度将财政支农政策框架定义为由农业、农村和农民财政构成的政策体系。目前在财政支农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证明,将财政支农政策细化为农业财政、农村财政和农民财政,将有助于正确处理好公共财政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政府与市场、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支农资金的分散和集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学的角度将财政支农政策框架定义为由农业、农村和农民财政构成的政策体系。目前在财政支农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证明,将财政支农政策细化为农业财政、农村财政和农民财政,将有助于正确处理好公共财政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政府与市场、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支农资金的分散和集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不断下降,对“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主要原因是现行财税体制仍然没有理顺,财政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渠道存在体制性梗阻。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实行等级分税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近期可选择的政策是逐步降低涉农项目配套资金比例;改善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体制,整合分散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任务。财政支农资金必须立足农村区域发展特点,在转变传统补助扶助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贫困农户"持续增收"的新路子。崇州市王场镇清源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托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有利契机,创新性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收益扶贫试点,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在"股权量化"的基础上设立"贫困户优先股",确保入社贫困户优先分红持续增收,探索出了财政资金扶贫的新路径,为提升财政支农资金扶贫成效及保障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性经验。  相似文献   

9.
农业综合开发是财政支持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体制创新,是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经过20年来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党和国家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措施,成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国家对农村经济建设给予了大量的政策与经济支持。当大量资金涌入农村时,建立在二元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很难与之适应,必须进行改革,其改革措施就是要通过加强对省级以下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加大政府支农的投入力度,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成效;合理划分财政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等措施,使新的公共财政管理能够支持新一轮的农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和公共财政的关系以及财政支农机制发挥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的基本框架,并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确定方向和重点、提高支农资金效用、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完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合理运用财政杠杆和金融杠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长期处于资金短缺的状态。当前解决农业资金需求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出,另一方面也应该改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法,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3.
支农资金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如何管好、用活支农资金,如何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链条效应和带动作用,本文针对支农资金管理上存在的“三多三少”问题,提出要着力创新支农资金管理的“六个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发展思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实现好五个统筹,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大财政支农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等方面,对四川"十五"期间财政支持破解"三农"问题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和评估,梳理和分析了四川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论坛》2006,(4):23-23
全国共产党员总数超过7000万;近2亿农民已不住在农村;今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030亿元资金支农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农只有以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政策取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政府应改进分散直补的政策,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并结合城市化,通过直补向大户集中、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补助金等政策,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7.
预算外资金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是一个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财政“第二预算”。因此,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是做好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过去,我县由于相对重视预算内资金管理,而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力度不大,致使预算外资金管理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基本上未设立预算外资金收、支专户;未制定全县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票据管理混乱,票据回收不及时,号码登记不准,借、丢、改现象时有发生,预算外资金基本上在“体外循…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是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行收取和安排使用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它主要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规定疏 各种行政事业收费,专项基金和其他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是预算内资金的补充。因此,一定要把这种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家财政体制,及时制定专门的《预算外资金法》,把预算外资金忙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同时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加强财政支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水根 《理论前沿》2008,(10):37-38
当前我国财政支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政府应适应形势的要求,开拓新思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财政支农效果,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通过1978-2008年的实际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刚性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效应,而财政支农投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刚性对于农村居民均具有"挤入效应"。但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系数显著小于收入的系数,这说明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对农村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