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这是我国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与制约因素,对其作了综合的概括和归纳,并重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作了概括性述评。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近期或长远的影响。要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点以及这种转移对我国经济已经和将要发生的影响,还要解决由于制度等因素所产生的流动人口城市边缘化问题,以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要注意解决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限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银星 《新长征》2006,(8):52-53,6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古今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甚至已成为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规律,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把城市近郊农村数以万计的农民从耕地上排斥出来。缺少文化,没有专业技能是绝大多数农业剩余劳动者的基本现状,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他们处于求职的弱势地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牵头、政策扶持,各大型企业和社会各界资助,建立一所“农民技能培训学校”免费为“下岗”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科学技能素质,使他们早日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5.
王爱民 《奋斗》2004,(3):22-23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85亿人,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75亿人左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直接影响到城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见这不仅是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是个严峻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从战略思想上、制度创新、产业选择、农民自身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建明 《唯实》2004,(4):87-9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一条已被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了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改革开放2 0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北地区属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较低。在农产品全面步入买方市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所减弱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合理、有序地加速农村剩…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竹节 《学习月刊》2013,(2):113-114
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供求量平衡和就业结构协调的过程。我国农村拥有8亿人口,4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即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转移和如何转移是一个重大课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素质偏低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期间,中央的目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规模较大,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呈下降趋势,它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转移,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要注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同时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路问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本文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特点,提出了依靠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动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思路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析“三农问题”切入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中最重要的问题 ,甚至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切入 ,试深层次探析“三农”问题内因 ,并探讨其根本解决办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三农”带来的深远影响 ,最后重点分析展望了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即利用农业内部的“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为内推 ,并采用“反弹琵琶”的思路 ,发展非农产业 ,产生循环拉动 ,从而有可能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昌吉州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依据调研数据,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昌吉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制约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加快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化解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民工荒”背景下,文章首先简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阻碍转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通过分析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庞大;社会结构转型同经济结构转轨相结合,加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二元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落后的农村教育,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庞大;社会结构转型同经济结构转轨相结合,加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二元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落后的农村教育,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数量、素质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由于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南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失业压力的逐渐加大,在解决失业问题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存在不全面的认识。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工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实证和规范研究,重新审视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合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