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嫉妒之心是由自卑而引起的,即当发现别人,尤其是同性在同一环境中优于自己时,产生一种羡慕而又不甘心,为自己无能达到而恼恨别人的嫉情.嫉妒心理,男女皆有之,但女性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乃至今天.女性较男性的生活天地狭小,即形成女性较男性脆弱、善感、狭隘的个性特征.女性的嫉妒,往往会造成女性自身的“人才内耗”.那么,怎样防治嫉妒心理呢?由于嫉妒既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与人的群体文化基因有关,甚至可以说是民族气质的反映.因此,防治嫉妒需从社会整体和生存个体两方面予以调节.  相似文献   

2.
嫉妒是女性快乐的“杀手”。这一点在女性罪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女性罪犯与男性罪犯相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其特殊性。正是由于她们在意识、情感、行为上的特殊表现,使得她们在性格上也与男犯有所不同,多数表现为心胸狭窄,不易暴露思想、情感脆弱,遇到问题,内心矛盾多、疑心重,而更为引人注意的是普遍存在的嫉妒心理,已成为影响她们改造的情感障碍。为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女性罪犯特有的嫉妒心理作分析,并探讨一下有关的教育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性化人格模式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女大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较高、高自尊、自我评价积极、情绪积极健康等特点。“80后”女大学生更多呈现出双性化人格模式的趋向。双性化人格须和其他一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女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男性作家创作中有两种颇为极端的女性形象:“女巫”与“天使”。围绕男性叙事中的天使型女性形象,从男性审美理想的再现、虚假的女性镜像、规范与压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男性文学中不自觉的男性立场,继而有利于女性认清自己的生存境遇,同时也有助于男性作家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沂水县1215个行政村,只有4位女支书,而且都是在男性公民选不出书记的前提下,自然降临的机遇,甚至已经别无选择.她们上任后的情况如何呢?请看——1215:4=?仅仅由于文革中发生过一起不该发生的人命案,后患延续到80年代,沂水镇侯家石良村仍然没有人愿意当干部,于是,这个村的农业税没人交,计划生育没人管,抢占宅基、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成了远近闻名的“乱子窝”.1983年,镇党委把该村男性党员翻了个遍.竟找不出一个愿意当选支部书记的好汉.于是,这第一把手的重任就不得不落到女性党员赵云苓肩上.接着就有反应,“娘们当书记,等于聋子的耳朵,没有怪难看,有也不中用.”“她要能干支书,我头拱地走给大伙看.”  相似文献   

6.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塑造出被动、柔弱的依附型传统女性人格模式,自然的两性差异形成“男强女弱”的社会分殊.它积淀内化为一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渗透于人们的深层意识中,以广泛和持久的隐在观念传递形式实现特殊社会遗传,为现代女性能动地参与社会生活设下种种文化、心理的障碍.这种精神束缚不是源于某种认识上的误解,也不是来自单纯的男子世界,它是广义民族文化的产物,需要在广义的文化背景下批判解决.中国文化对人格性差的影响呈现出一条极端曲折的轨迹,自然禀赋造成的人格性差被扭曲,女性人格中温柔、优美的特征被凝滞而畸形化,柔顺与服从是社会所认可的标准人格.迄今,社会普通流行的基本上仍是男性坚强有力而主动、女性柔弱顺从而被动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7.
浅谈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Sexism)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从字面上看,它既表示男性也表示女性因所属性别而受到的歧视,但是实际上现在提到的性别歧视常指对女性的歧视。如《朗曼英语词典》给Sexism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其他词典的释义有“男性主义”、“歧视女性”等。本文中所说的“性别歧视”专指对女性的歧视。可以说,几乎在每一种文化里,女性都受到男性的支配和约束。虽可找出例外情况,但总的来说,几千年来女性受压迫几乎成为历史的模式。正如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  相似文献   

8.
双性化人格模式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女大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较高、高自尊、自我评价积极、情绪积极健康等特点。"80后"女大学生更多呈现出双性化人格模式的趋向。双性化人格须和其他一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女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唐艳秋 《工会论坛》2008,14(5):93-94
双性化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女大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较高、高自尊、自我评价积极、情绪积极健康等特点,但双性化人格还必须和其它一些因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女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青年教育艺术家的刘吉同志在回答青年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时,有这样一则问答:“问:你认为世界上最狭小的是什么?答:嫉妒者的眼睛,它容不得别人的一丁点优点。”刘吉同志的答问,一针见血,发人深思。嫉妒是膨胀的自私之心,也是膨胀的主观主义,这二者相互助长,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嫉妒者带着私心,唯恐别人超过自己,所以他就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事实上,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都是客观的存在,硬着头皮采取不承认主义,别人的长处不会因此而不复存在,而个人的缺点则会因为不承认它而越益严重起来。  相似文献   

11.
当女性沧落为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人时,女性的自我意识也随之丧失.正是由于女性自我意识丧失才使“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长河平静的流淌.当社会文明的进程启迪女性“人”的意识时,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女性自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什么是女性自我意识?女性缺乏自我意识的症状、原因?女性如何培养自我意识和清除头脑中的“无我”意识?这是女性观念变革,建立女性文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每逢谈起天才,人们往往谈起男性.如果让你静下来想想著名中外女科学家的名字,绝大部分人只能写出居里夫人或修瑞娟,很难再写出其他人.的确,自古以来,能够留芳百世的大科学家、发明家,女性必竟是少数.但这不能说明女子先天无能.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在一般智力上不存在什么性别差异,比特殊能力男女各有所长如女子在语言艺术、音乐、知觉速度等方面优于男子.男子在空间、运动技能、推理方面优于女子.照理成才的比例应当大致相同.然而为什么天才女性人数远远低于男性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男女成才的巨大差异呢?影响女性成才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一是女性本身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实质、成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心理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体嫉妒心理的出现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若听之任之发展,其危害性则不言而喻。因此,对个体产生的嫉妒心理,只有正确认识并有意识地加以良性引导,才能促进个体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实质、成因,探讨了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的女性作家徐坤,以一位女作家与女学者的双重身份,在创作中拆解男女平等的神话,消解男性知识精英的权威形象,质疑女性现实文化处境,揭示了女性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对女性心理与身体的羁绊,力图建构一种健康的女性人格.  相似文献   

15.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女性成才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新课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不仅是深刻的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也是人们的思维结构、心理结构的变化过程.女性,尤其是女性领导人才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新的工作任务和新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整体而言,女性领导层是女性中的一个优秀群体,她们肩负着自我成才和带领广大女性成才的双重任务。除了长期以来工作在党、政、社团、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的女性领导之处,伴随着改革开放,又崛起了一批企业界的女性领导,她们生气勃勃,叱咤风云,在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上,充分显示了我国女性人力资源有待开发的巨大的价值。她们的心理结构如何,对于优化女性心理素质有着明显的导向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广大基层女性领导(主要是党政、社团和企业界的女性领导)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开发女性领导人才提供一定的依据。 为更准确地描述出现阶段各类女性领导的心理特征,把我们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根据之上,我们随机选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珠海、东莞、番禺、中山、顺德、南海、惠州)的39名女企业家(简称“女企”)、38名党、政、社闭的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心理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体嫉妒心理的出现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若听之任之发展,其危害性则不言而喻。因此,对个体产生的嫉妒心理,只有正确认识并有意识地加以良性引导,才能促进个体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实质、成因,探讨了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性别特征形成是指一个人养成那种他(或她)的文化认为适合于他(或她)的性别的行为、个性、特征、情绪反应、态度和信仰的过程.一个人的性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对人整个一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作用.有篇文章甚至这样说:“……在心理学上.再没有其他分类法象把人分男和女以及把他们的特性分为男性和女性这样重要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为妇女参加社会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起来,妇女参加社会实践的领域也不断拓宽.近几年来,我国女性在业人口占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的81.7%,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女部长、女省长已不是风毛麟角,女经理,女厂长、女科学家已遍布全国各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当前的激励竞争中,妇女参加社会实践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相对而言,机遇较少,困难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到建思想残余的束缚.“男治国,女治家”、“女主内,男主外”、“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传统观念束缚着一些人,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的思想.认为女同志干事业就是“出风头”、  相似文献   

19.
妇女解放标准、妇女素质状况、女性心理和女性双重角色是困惑和阻碍妇女解放的几大问题.掌握妇女解放标准是推动妇女解放的“加速器”;提高妇女素质是当代妇女解放的“突破口”;心理调适是妇女解放的“支撑点”;角色协调是妇女解放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唯物辨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杰出女性的成长的过程也不例外。当前,改革开放为女性成才创造了有史以来的良好环境。在外部条件大体相同的背景下,探讨女性成才的内在规律,就成为妇女解放理论的一项紧迫课题。分析当代女性的成才之路,以下几项必要条件,不能不成为广大女性自勉自强的明确目标。 一、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妇女成才的思想基础 妇女要成才,首先要在心理上获得解放。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封建意识甚浓,“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世俗偏见长期束缚着广大妇女的手脚,压抑了女性智能的发挥,同时也造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