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雅尔塔体制的坍塌,波兰人的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旧体制的瓦解结束了波兰受大国控制的命运,它可以根据本国利益确定对内对外政策,不必再顾及所谓的集团利益。波兰有一种“自由”之后的欣喜。另一方面,两大集团不复存在,没有任何国家(或集团)对波兰的安全承担责任,而波兰西部是国势蒸蒸日上的统一的德国,东部是危机四伏的前苏联的残骸,波兰与这些邻国又存在着历史造成的领土和民族纠纷,因而更感缺乏安全保障。波兰人又有“独立”以后的恐慌。所以,雅尔塔体制的瓦解,既是历史为波兰提  相似文献   

2.
因游行、罢工乃至流血冲突而引人注目的波兰人民共和国,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引人注目,成为举世关注的聚焦点。前不久,笔者参加了若干次波兰问题学术座谈会,与会学者对波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看法上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也更说明了波兰确确实实处于十字路口。(一)波兰动荡不安和团结工会上台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是波兰统一工人党(下简称波兰党)领导的改革失误和政治上的错误造成的,尤其是经济上的极左和政治上的极右两者相结合,导致了1980年波兰全国性政治经济危  相似文献   

3.
郭洁 《俄罗斯研究》2012,(1):177-204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转型,波兰外交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总体看来,这一过程既带有东欧国家的普遍共性,亦表现出波兰自身的鲜明个性。对1989年以来波兰外交在不同阶段上的变化背景及走向加以考察,并且进一步分析波兰与主要邻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在此基础上就后冷战时期波兰外交转型的目标、业已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及与国内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做出分析与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转型时期波兰外交政策和实践的总体特点和发展轨迹,对于把握波兰外交的未来走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波兰,离不开波侨问题。因为它与波兰社会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烈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波兰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几个数据波侨之多、比例之大,举世闻名。现在波兰国内人口为3,700多万;而波侨(包括波裔)的人数竟达近1,300万人。这就是说,每四个波兰人中,  相似文献   

5.
1989年以来,中东欧国家相继进入经济转轨。8年多来,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其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情况较好。而波兰又是中东欧国家中经济回升最早、幅度最大的国家。1995年,波兰的实际国民收入便已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西方称波兰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6.
波兰的欧盟政策与入盟谈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欧剧变后 ,波兰的欧洲政策经历了从回归欧洲的模糊的政治口号到加入欧盟的明确的欧洲战略的演变。波兰与欧盟的入盟谈判过程 ,不仅是欧盟以自身共同体的制度和方式塑造和规制波兰的过程 ,同时也是波兰为自身利益讨价还价的过程。波兰的经验表明 ,在入盟谈判中 ,候选国的谈判战略在谈判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6月20日,正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波兰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波兰外交政策论坛:进展、潜力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喜来登酒店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京清到会并致开幕词,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斯瓦沃米尔·登布斯基(Slawomir Debski)主持了开幕式。来自中波双方的政府、智库、媒体等机构代表近五十人与会。  相似文献   

8.
波兰政治体制的核心是波兰统一工人党。根据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波兰统一工人党是波兰社会的领导力量。它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一方面是通过制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另一面是通过它所制定的干部政策来实现的。因此,在波兰的政治体制中,干部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主要是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的波兰人民共和国,从1944年成立至1989年变色,历经45年。在此期间,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波兰社会主义事业经过了由盛到衰的历史进程,导致这一进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自身的蜕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执政党丧权失国教训惨痛,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波兰科学院安托明·卡明斯基教授和加利可夫斯基教授在沪与华东师大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生等进行座谈。两位教授介绍了当前波兰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情况,现将有关内容简介如下。 1989年是波兰各方面发生变革的重要一年。有人将1989年的变革称为继一战、二战等之后波兰上层建筑在本世纪的第四次大变动。波兰的外部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邻国由3个变为7个,苏联、捷克、东德都已不复存在。从1989年至今,波兰发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1.
波兰许多经济学家对波兰现行的经济政策所依据的原则以及贯彻该政策的机制本身持批判态度。波兰华沙财经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科洛特科是其中之一。他撰文揭示在过渡时期波兰实行的硬性货币政策越来越站不住脚,并且提出自己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作者分析现行政策主要矛盾的特点是,稳定宏观经济、干涉主义地改变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波兰是世界上公认的典型的“中等强国”,是中东欧区域实力最强的国家。冷战结束以来,波兰利用自己特殊的地缘优势,积极加强与中欧、东部邻国和广大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创建或参与了“维谢格拉德集团”“东部伙伴关系”“中欧倡议国”组织“三海倡议”等合作机制,力图成为这些合作机制中的核心和引领国家,并希望借助这些合作机制,加强波兰的影响力。波兰对中东欧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和倡导,极大地加强了“大海之间”国家的合作,但由于波兰综合实力有限,加上中东欧各国的国家利益具有较大差异,并普遍存在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波兰在实现战略目标时面临巨大的限制和挑战。如果波兰试图在区域合作中四处出击,平均用力,反而不利于其发挥“中等强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2月21日,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商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于1993年4月1日生效。毫无疑问,波兰是自由贸易区的推动者。波兰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安德莱·阿伦达尔斯基强调中欧四国“命中注定要捆在一起”。1991年秋,华沙外贸进步和价格研究所估算,取消本地区内全部贸易关税之后,将使波兰获利4.75万亿兹  相似文献   

14.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15.
波兰在其经过民主选举的新政府领导下,面对着经济彻底变化的未来。然而,团结工会政府仍必须正视波兰过去遗留下来的经济产物:债务问题。波兰必须向西方国家支付400亿美元以上的利息和本金,这并不是市场经济就容易解决的问题。和阿根廷(债务460亿美元)和印度(债务400亿美元)一样,波兰排  相似文献   

1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波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引进西方资金,投入波兰的西方贷款或直接投资都微乎其微。长年传统的中央集权、封闭型经济,制约了西方资金进入波兰市场。当然主要还是波兰怕受制于西方。故到1970年其外债余额仅为10亿美元。进入70年代以后,当时的波兰领导人盖莱克执行了“高速发展经济”的政策,他制订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多余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来加速发展波兰经济的计划。当时的波兰政府企图靠贷款来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以调整其国内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生产能力,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七十年代,特别是初期,国际形势也为波兰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可能。当时东西方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东方国家都想利用西方来促  相似文献   

17.
波兰危机在波兰政府1982年12月13日宣布结束战时状态后,已经告一段落。但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影响却远远没有因此而结束。它们对于今后波兰政治局势的发展还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波兰事件的前后来分析,主要是因经济困难加剧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紧张。然而,波兰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82年9月1日波兰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发出讣告,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前第一书记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因病逝世。波兰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1983年3月15日的报导说波兰人民为哥穆尔卡建立了纪念馆。一位离开最高领导岗位已十三年之久的共产党人,人们仍然如此崇敬他,是因为他曾为波兰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1905年2月6日哥穆尔卡出生在波兰克罗斯诺的一个工人家庭。14岁小学毕业后开始在钳工作坊劳动。1926年加入波兰共产党,年仅21岁。这一年他因“五一”节游行散发左派印刷品而第一次被捕。1927~1931年他已  相似文献   

19.
一、市场丢失情况及主要原因 冷战结束后,西方所获得的最大的“和平红利”其实不是军费的节约,而是对原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的占领。波兰的瓦文萨早在1992年初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波兰革命的成功,使得克里姆林宫城墙被攻破,而西方对波兰的回报却仅仅是要占领波兰的市场”。瓦文萨对俄罗斯记者说的这番话并没引起当时  相似文献   

20.
波兰制度转轨后,对外政策追求“回归欧洲”,最主要的目标是参加北约和欧盟。波兰1999年3月12日同捷克、匈牙利一起加入北约后,加入欧盟便成了开足马力进行的工作。 一、“回归欧洲”口号下要求入盟 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波兰在“回归欧洲”的口号下要求参加欧盟。事实上,波兰虽在制度剧变前已同欧共体建立了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