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律语言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语言研究的过去30年,从汉语教师们以词语、句子、标点为核心的汉语研究模式,到英语教师们以介绍英美法律语言研究和法律翻译为核心的英语研究模式,再到法律人以语言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法学研究模式,都是同我国的法制建设"与时俱进"。虽然现在的研究状况是这三种模式三分天下,未来虽然也会三者共存,但将由法学模式主导研究的进程应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2.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 Over the past century, criminology has evolved as both an applied and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scientific discipline. Although criminology has experienced a...  相似文献   

3.
4.
亚洲法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后在欧洲、亚洲国家陆续展开。存在两种主要的亚洲法研究进路,一是以"法律与发展理论"为代表的西方法律视角;一是基于亚洲法的内部立场。美国的"法律与发展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各个阶段有其自身的特征。亚洲的亚洲法研究始于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也正逐步展开,但其也存在若干困难。未来的亚洲法研究需要亚洲国家加强合作以及建立起对亚洲法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6.
诉愿乃是人民因行政机关所为违法或不当之行政处分侵害其权益,或机关怠于作出人民申请之行政处分而侵害其权益时,于行政体系内之救济制度。我国台湾地区之诉愿制度肇始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此后,诉愿即为人民对抗"国家"(行政机关)公权力侵害之重要基本权利。1930年之"诉愿法"确立了诉愿、再诉愿的两级制。1998年修正时,废除再诉愿,目前仅剩诉愿一级。且诉愿之性质、功能之加强和诉愿决定之拘束力在新修法中都有明确体现。但现行法仍有些规定或不合时宜,或因相关法规已修正,而有修正之必要。诉愿之提起改为向诉愿管辖机关提起、由委托机关作为诉愿管辖机关、增设拒为处分之课以义务诉愿都是未来可能之修法方向。在共同诉愿及诉愿参加上也宜有较大修正。而在诉愿制度之存废问题上,参照德日制度同时,也应注意到诉愿制度在我国台湾地区之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此文乃松尾浩也于日本《刑事诉讼法》施行60周年之际对于日本刑事程序法的百年回顾与未来展望。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治罪法》、前旧《刑事诉讼法》(明治年间)、旧《刑事诉讼法》(大正年间)的历史进程,对三部旧法对日本刑事诉讼法制的基础性建构予以肯定;第二部分梳理现行《刑事诉讼法》(昭和年间)的成立过程,就该法施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及化解方式进行详细介绍;第三部分对刑事程序法的三个不同未来的发展时期阶段表达了相应阶段的制度期待与进路预见。最后,作者提出,刑事程序的表面色彩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其底面却是不变的当为日本刑事程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嬗变脉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现代法学》2019,(2):164-176
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与1991年《民事诉讼法》之诉讼期限定性,到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时时效之路开端,再到2015年《民诉法解释》出台时时效之路完成,我国执行时效制度终于脱胎换骨。但与此同时,执行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趋同化也导致执行时效独特性和独立性的危机。本文建议取消执行时效概念,对于常规规则,以判决确认之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在民法典诉讼时效部分作出规定,实现诉讼时效制度的统一化。当然,这并不影响《民事诉讼法》对极特殊规则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3.
陈根发 《北方法学》2009,3(6):14-20
明治维新前夕就传入日本的天赋人权思想,并没有在明治宪法中得到体现。其后,日本的人权意识又经历了大正民主运动的脉动和法西斯主义的蹂躏,直到新宪法公布后,才真正开始“基本人权”的构建。但是由于社会转型的不彻底等原因,它并没有能够形成系统的思想,也没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它虽然仍然受到保守的社会体制的压制,但在市民运动的推动下,终于出现了改善的契机以及追求“新的人权”的诉讼。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我国的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不仅与我国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有关,更与我国农民实质自由严重匮缺相联系。走向城乡环境正义,不仅要消解我国环境法制中的城市中心主义,更要实现城乡居民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权利上的平等,并对农民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作出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郭道晖 《政治与法律》2006,4(4):158-160
崔敏教授新著《求真集——我的治学之路》,从诸多侧面反映和纪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界的历次风云波折,以一个自觉的、勇敢的真理追求者和捍卫者的姿态,挑战理论权威,抨击陈腐观念,呼唤法制文明,为健全法制、实现法治而呐喊,  相似文献   

16.
17.
人民陪审制是国家赋予国民的司法民主保障机制,而非可供法院选择的审判方式。陪审适用应当由法院职权本位向当事人权利本位转型。陪审请求权是当事人享有的关于案件第一审是否适用陪审及陪审程序如何具体建构的诉讼权利,具有程序性、自愿性和约束性。陪审请求权包括积极的陪审请求权与消极的陪审请求权、任意的陪审请求权与限制的陪审请求权、狭义的陪审请求权与广义的陪审请求权。应区分陪审制在不同性质案件中的具体功能定位,对当事人的陪审请求权及其行为要件予以差别化配置。着力提升人民陪审制的公信力,为陪审请求权提供充分的规范依据、程序保障和制度激励。  相似文献   

18.
19.
齐树洁  周一颜 《现代法学》2013,35(3):183-193
香港的民事司法改革历时十年,彰显了民事司法理念的深度变迁,对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新规则自2009年4月2日正式施行以来进展大致顺利,在克服诉讼拖延、促进和解、发展调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终究不是一蹴而就的纸面化改造。在新制度与旧观念相互碰撞又各自发挥作用的时期,如欲推翻法律职业者乃至普通民众的思维定势,变革深埋于制度底层的文化样态,其中的困难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闻侵权纠纷现状、对策及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法学杂志》2006,27(3):56-58
新闻侵权纠纷已成为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新闻媒体或者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各种类型的新闻侵权行为和纠纷。因此,应当采取避免新闻侵权的方法,同时积极地应对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