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勇 《中国司法》2009,(8):85-8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农民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不包括农民的法律援助工作,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法律援助工作。“上学难、看病难、打官司难”曾长期影响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切身利益的三大问题。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上学难、看病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2.
“效能建设不仅要抓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抓好落实……”一谈起效能建设,五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发干早有思考,侃侃而谈。从人大机关加强效能建设的意义,到人大机关加强效能建设的方法,再到五河县人大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做法,说起来有理有据,条理分明。“效能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1日,修改后的《律师法》实施一周年。一年间,困扰刑事辩护律师多年的“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三大难题是否破解?这部法律中首次确立的我国律师的“刑事豁免权”是否深入人心?《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冲突”是否改观?作为刑事法律专家的中国政治大学教授李宝岳,同时也是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刑事法律援助部一名公益律师。因而,他有机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见证新规则之下的检察官和辩护人关系。  相似文献   

4.
郑运庄 《江淮法治》2008,(19):14-14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了解社情民意,履行监督职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渠道。五河县人大常委会在信访工作中按照“四个百分之百”要求,即百分之百登记,百分之百拆阅、接访、分析归类,百分之百交办,百分之百有回音,力争把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及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反思“执行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进一步反思“执行难”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 ,进一步反思“执行难” ,认真剖析其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有助于我们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 ,历史地、冷静地认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以避免被眼前的阶段性成果迷住双眼 ,裹足不前。其次 ,进一步反思“执行难” ,仔细考察其形成原因 ,有助于我们发现“病灶”后对症下药 ,积极筹划、设计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长短期方案 ,并进一步明确法院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历史进程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和努力的方向。再次 ,进一步反思“执行难” ,帮助当事人和社会舆论走出各种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五河县是农业大县,在2005年12月底召开的五河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代表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大会主席团从众多的议事原案中确定了3件议案,巧的是,这3件议案全是涉农议案。县人大常委会表示,一定加大督办力度,让代表满意,让群众满意。由此,议案交办后,一场场督办“重头戏”拉开了帷幕,一年后,这些议案得到落实,当地农村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2013年12月23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人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这是自1989年通过后。这部“民告官”法的首次修改。总共51条的修正案草案,表明立法机关决定对这部法律进行大幅度修改。着力解决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五河县人民法院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了一次突击执行,成效显著。该院近三年办结的各类民、经案件没能及时执行的有100余件。由于这些案件没能及时执行,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有些当事人说:“我们到法院花钱打‘官司’,结果只落得一张纸”。为了及时纠正和解决这个问题,该院研究决定,从各  相似文献   

9.
城区道路全面优化,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幼教环境大为改善……这是当前五河县民众的真实感受,也是一年来五河县人大常委会关注民生所取得的真实成效.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解决群众难题、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人大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心系民生,力践于行,体现了关注民生、关心民生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法院“执行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院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执法大环境的原因,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克服和解决“执行难”,除不断改进和完善审判体制,健全执行制度以外,当前重要的是首先从法院自身做起,提高对执行工作的认  相似文献   

11.
“执行难”新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执行难”是从中国的历史沉积中演化出的一道跨世纪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党中央关于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指示,作为“尚方宝剑”发挥了威力无比的“排难”作用,但现在人们却在“执行难”反弹的诸多现象面前得出了一个无奈的结论:“执行难”是一道无解的难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显然这并不是最后的结论,因为总有一天,“执行难”问题也会无例外地成为过去。  一  “执行难”是个历史范畴中的概念,其本身即是一个执行过程或曰司法过程,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执行难”是指执行员在执行个案中,因某种来…  相似文献   

12.
张潞生,51岁,中共党员,长治市城区五马街道办事处李家庄村村委会主任。前不久,记者问张潞生“:当‘村官’难不难?”他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也难也不难。”记者追问道:“难在何处?不难又怎样讲呢?”是啊!当一名“村官”难在哪里,又易在何处呢?它一头系着党和政府,一头系着黎民百姓,可谓责任重如山啊!如何才算是一个党和政府满意放心、人民群众拥护爱戴的好“村官”呢?情系父老,为圆家乡富裕梦李家庄村位于长治市南城区,护城河南岸,全村有330户760口人,延安路、城东路将村子合围其中,紧邻淮海、惠丰、清华三大企业,商业网点多,流动人口多,驻…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安徽省五河县20个乡镇的领导干部有一半以上家住县城,每天车接车送,既影响工作,又增加了财政负担,群众称他们是“走读干部”、“游击干部”。去年初,五河县委把乡镇干部住勤在岗情况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县委下发了《关于建立乡镇领导干部住勤在岗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乡镇领导干部住在乡,工作在村。县纪委每月两次不定期地到各乡镇私访查岗,每季度通报一次住勤在岗情况。县委一班人以身作则做表率,县委书记花建慧家住50公里外的固镇县,一直坚持两个月回家一次。五河县要求乡镇干部住在乡 少“走读”@刘国…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因言获罪”事件时有发生。从“彭水诗案”、五河县“短信案”、高唐“侮辱县委书记案”,到作家谢朝平出书被拘和王鹏被“跨省刑拘”案件.我们分明看到,一本书、一首诗、乃至一条短信一个帖子,都有可能成为公权力打击的理由,甚至有评论称这种现象为“文字狱”式的沉渣泛起。如此众多的案例,同质异构,  相似文献   

15.
试论“执行难”的成因及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春 《法治研究》2008,(11):77-79
当前在我国出现的“执行难”正逐步演化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法院工作的难点问题。“执行难”表现在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处理、执行权力受拘束、执行结果不到位等等。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好“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解决“执行难”问题,各级、各地人民法院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执行工作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当事人举证、流程管理、裁执分离、委托执行、执行听证、执行异议审查、债权凭证等一系列执行制度。但由于“执行难”是一个社会问题,执行工作的社会性也决定了其离不开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协助,因此,仅靠法院内部进行的司法改革难以根本改变“执行难”(包括财产调查难,措施实施难,债权实现难)的局面。由此。本文旨在探索通过立法的完善来设置一套有助于实现生效债权和实体公正的执行程序,健全社会协助调查、协助执行的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以促进“执行难”问题的根本解决,从而维护法律正义和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7.
“执行难”及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执行难应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执行、可以执行的案件难以执行。在现阶段 ,执行难有其必然性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的干扰。解决的方案 ,是实行在高级法院辖区内对不同的案件采取委托执行、异地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和统一执行制度。而要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 ,则有赖于改革司法体制 ,消除司法权地方化 ,切断法院、执行人员与当地政府、周围环境之间非必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行政非诉执行的“裁执分离”是人民法院为解决行政案件“执行难”问题而采用的一项创新性制度,从司法实践看,该项制度对解决非诉行政案件中的“执行难”问题,特别是涉及不动产类案件的“执行难”问题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此项制度创设过程中法律依据和理论储备不足,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司法实践也引发了不少困难与问题。需要从立法、司法解释、执法以及法律监督层面进行监督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民间纠纷引起的伤害案件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受理的伤害案件数与实际发生的案件相比相差很多,群众“告状难”仍很严重。本文拟就伤害案件,“告状难”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伤害案件“告状难”的原因造成伤害案件“告状难”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一、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伤害案诉讼增加。以往很多伤害案件主要是由领导解决,内部调解消化,“好人不打官司”的千年古训仍在群众中有很深影响。而随着普法教育,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现在把诉讼看成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致使到法院要求…  相似文献   

20.
“执行难”—直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快更好地使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的形势下,“执行难”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究其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在的。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执行工作的困惑与对策更有现实意义。 “执行难”的外部原因 “执行难”的外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障碍是来自某些企业本身、银行、信用部门、行政机关和当地人民法院。如: 以影响企业经营生产为由,上访闹事、游行示威阻碍法院执行。当前,企业亏损面较大,有的全局亏损、有的系统亏损。改革力度加大后,企业为了扭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