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人们除了有时从传媒上看到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抛头露面”外,对孙氏后代几乎很陌生。孙氏后代今安在?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其后代都对政治淡泊,过着单纯平凡的生活,且保持低调,给世人一种神秘感。 孙中山先生与前妻卢慕贞育有1子2女,于1915年离婚。孙子计有2男4女;曾孙计有3男2女;玄孙计有1男3女,最小的玄孙也有6岁。现孙氏家族有的移居美  相似文献   

2.
略论1949—1953年的台湾土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当局就开始制定土地法规,准备土地改革.从1927-1937年,先后出台的土地法令和各省地政府单行章则约有240余种.然而,国民政府始终未认真执行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主张.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土地问题已比先前任何时期都更为严重.入台后为稳固政权,蒋介石集团被迫分三个阶段,在台湾重新进行土地改革.这次改革,对台湾的经济、社会诸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当今我们认识台湾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1在长江三峡建坝拦水发电的最初构想人为孙中山先生。1918年,孙中山继续撰述《建国方略》时,其在"实业计划"一章中具体阐明要引进外资和西方生产设备与技术,开发长江三峡的水利资源。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在三峡建闸抬高水头,以改善川江航道和发展水力发电的主张。为此,孙中山还亲笔绘制了七幅治江规划图。2其后不久.早年在日本加人孙中山组注的中国同自会,后留学英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学生到三住考察,并于1924年写出著名论文帐江峡东地质及缺乏历史),注定了三峡地区地质论述的合础。这一年8月.孙中山先生在广以国立高等师…  相似文献   

4.
1 与孙中山先生一样,孙夫人宋庆龄也十分喜爱花木。她知道,先生还在孩童年代就爱花木。1885年,他曾从美国檀香山带回酸子树种籽,亲手播种在老家的庭院里,树长成后每逢六至十月,满树红花,煞是好看。如今,在广东中山县孙中山先生的故居里,这棵高大的酸子树越出围墙,迎风摇曳,开花时节,逗人喜爱,令游人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5.
于右任,字伯循,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在国民党内是一位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老人。大陆解放前夕,被胁迫去了台湾。于右任先生和周恩来早有交往。周恩来曾评价他  相似文献   

6.
吕春 《共产党人》2006,(14):49-50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他不幸逝世时,期盼中国革命成功从而摆脱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对他们十分崇敬的一代伟人孙中山,表达了深深的哀悼。  相似文献   

7.
吕春 《党史文汇》2006,(4):34-36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他不幸逝世时,期盼中国革命成功从而摆脱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对他们十分崇敬的一代伟人孙中山,表达了深深的哀悼.  相似文献   

8.
《党史文苑》2006,(7):43-43
1942年7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抗战5周年,美国邮政总署特别发行这枚珍邮。这枚邮票面值5美分,深浅蓝色相间。邮票以大陆和台湾连成一体的中国版图为背景,上面以大写英文标明“CHINA”,左上方是美国总统林肯的椭圆形头像,右上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椭圆形头像。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与朱德的上海会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2年6月,朱德去法国勤工俭学,从重庆来到上海,经老友孙炳文介绍,在法租界见到了因陈炯明叛变而被迫离开广州的孙中山先生。这是朱德与孙中山的第一次会面,也是两人间仅有的一次会面。56岁的孙中山先生行动敏捷,虽然革命屡遭挫败,但他对未来依然十分乐观。在谈到如何夺回广东,重建共和政权时,孙中山有意“请他(朱德)组织驻桂滇军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并以先付军饷十万元相许”。朱德婉言拒绝了。临别时,朱德向孙中山表示,他和孙炳文将到国外留学,朱德说;“我们一是没有在美国久住的款项,二是因为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洲最强大。美国也许对中国人很好,可是美国对于你为共和国而进行的斗  相似文献   

10.
1942年7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抗战5周年,美国邮政总署特别发行这枚珍邮。这枚邮票面值5美分,深浅蓝色相间。邮票以大陆和台湾连成一体的中国版图为背景,上面以大写英文标明“CH IN A”,左上方是美国总统林肯的椭圆形头像,右上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椭圆形头像。在林肯总统  相似文献   

11.
庚辰 《党史纵横》2011,(10):12-14
1866年11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佃农之家。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16岁时就只身漂泊澳门谋生,在一家鞋店当鞋匠,直到32岁才返回故乡,娶妻生子。孙氏夫妇育有三个儿女,大儿子孙眉、女儿孙妙茜,小儿子孙中山。为了维持生计,孙达成白天在田间劳作,夜间兼做村里的更夫,这样才勉强...  相似文献   

12.
在广州,从1917年至1927年的十年之间,中国国民党几次在此建立过政权。计有:1917年,“护法”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920年,粤军自闽返粤,孙中山恢复军政府,并于翌年被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为大总统,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政府;1923年,孙中山组织“讨贼军”,驱逐了陈炯明,在广州设立大  相似文献   

13.
李秋 《党史纵横》2001,(9):4-16
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六)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为贫苦佃农。父孙达成,16岁赴澳门一家鞋店学徒,学成后在鞋店当工匠。32岁返乡务农,兼作村中更夫。母杨氏,农民之女,勤俭贤惠。孙中山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一个妹妹。其中一哥、一姐早年夭亡。仅剩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14.
国权思想是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的精髓,收复台湾是其国权思想的萌芽土壤;认真挖掘并科学总结孙中山的国权思想,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建设,这对当今深化孙中山思想与邓小平的"国权观"的研究,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早日实现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宋庆龄,原籍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上学。1915年10月25日,她与孙中山先生结婚。孙中山逝世后,她坚决维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积极投身大革命。1937年抗战爆发后,她发表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表明了她积极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1938年6月,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医药工作和儿童保育工  相似文献   

16.
张长龙 《党史文苑》2011,(13):53-56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近百年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跟随孙中山先生的秋瑾女士,就是令我们敬仰的女英烈。去年我们到杭州参加会议,会后专程前往绍兴参观了秋瑾烈士故居。秋瑾,字璇卿,自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1875年出生于福建,后随父迁入浙江绍兴,在绍兴度过了少年时  相似文献   

18.
在飞机制造史上,国外有美国籍的莱特兄弟,中国也有广东人冯如先生.遗憾的是,冯如于1910年把他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送上天后,1912年便在广州燕塘的飞机表演中不幸遇难,未能实现他所梦寐以求的"空中发展"事业. 事隔六年后,在广东的土地上又出了一个杨仙逸.此人不仅是个科学家、飞行家,还是个军事家,政治家.是他缔造了中国的第一支空军部队,把中国的空中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此,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把他誉为"中国空军之父",并亲手书赠他"志在冲天"的匾幅,以表彰他的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19.
宋庆龄生前谈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龄生前谈孙中山张珏宋庆龄生前曾多次对我谈起宋家及孙中山先生的一些往事,大约1981年4月底5月初,她逝世前不久,又用英文写成《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一又。在她辞世一个多月之后,我将该文译出。宋庆龄说,她父亲宋嘉树(又名耀如和查理)青年时代在美国...  相似文献   

20.
<正>《红广角》编辑部(以下简称"编"):杨殷同志是解放前广东籍共产党员中职务和地位最高的革命者。您是杨殷的外孙女,想请您扼要谈谈您外公的概况。崔静薇(以下简称"崔"):我外公杨殷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祖籍中山市翠亨村,住宅与孙中山先生故居仅百步之遥。外公年轻时积极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一度成为孙中山的侍卫副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在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