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烈士陵园是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青少年学习掌握和了解历史知识、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他们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国家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都离不开青少年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手段和内容,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是烈士陵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要进一步认识加强烈士陵园建设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具有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展层面。爱国情感是爱国觉悟产生的基础,爱国觉悟是爱国情感的理性升华,爱国行为是爱国觉悟的实践转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紧紧把握这三个层面。首先,要激发爱国情感。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精华,凝铸着高尚的道德基因,传递着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对增强青年政治认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具有重要意义,还为实现"伟大梦想"注入了行动基因。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宣传教育方式存在短板、异质社会思潮强势冲击、部分青年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选择偏差等问题的困扰。为此,要促进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方式更加鲜活,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保障机制,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消除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聂勇  姜艳辉 《湘潮》2021,(1):49-5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是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是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传阵地,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5.
正厦门市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3个,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这些教育基地,成为激发人们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了解祖国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课堂。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对青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国主义、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并在形式、内容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一是强调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给出坚定理想信念的科学路径;二是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引领青年的道德情操教育,并给出践行的路径;三是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基因,进而实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7.
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仅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对人民群众爱国情怀的情感呼应,更是针对香港事件暴露出香港地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缺失问题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的深切关怀,凸显对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年居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受众地位的重视。新时代,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家国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双重理论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重视针对处于人生"抽穗期"的当代青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个对自己的家庭缺乏感情或者不知道怎样爱家的人是当不好家的。同样,一个不爱国或不知道怎样爱国的人是治不好一个国家的。所以,我们青年大学生不仅要爱国,而且要知道怎样去爱国,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1、爱国主义不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更不是那种三分钟的冲动,而是一种长期积淀起来的,深层的民族意识和具体体现在民族每个个体身上的自觉行为。准确地说,爱国主义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和完整统一。首先是通过千百万年巩固和形成的一种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本土和本国人民的内在的深厚情感。也就是“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师责无旁货.在语文课堂中巧妙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学生尽快的成长、成熟、成才.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师责无旁货。在语文课堂中巧妙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学生尽快的成长、成熟、成才。  相似文献   

11.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认同、意识内化和行为深化,对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钱敏 《世纪桥》2011,(17):77-78
在建党90周年之际,持续深入地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坚定思想信念、砥砺意志品质、激发爱国主义、培养集体主义、提升道德情操;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组织落实和总结提升工作,为以后的学习教育积累宝贵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3,(7)
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也是一个历史性、具体性的范畴。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体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相互统一。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还是一种行为准则和理性精神,具体表现在道德义务、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和民族精神四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14.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思想为理论根基,以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涵,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涵,以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道德内涵。新时代,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将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而且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制度建设中,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氛围,涵养国民理性平和的爱国观,以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正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如何培养其爱国情怀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重点,如何在兼顾到他们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研究的目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对西藏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例如设置含有爱国主义的课程、举办教育报告会和专题讲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假期参观学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在河北省、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地方工作期间,在对青年爱国主义的探索与青年工作的实践中提出了众多关于青年爱国主义的论述。习近平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青年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角度诠释了青年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从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统一,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立志做大事和自找苦吃的统一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爱国主义的理论内涵;把培养爱国之情、坚定强国之志、提高效国之能、实践报国之行作为青年爱国主义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操,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大学生阅读与鉴赏爱国主义诗篇,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他们树立报国之志,并将爱国热忱转化为爱国行动,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针对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依据其思想状况和行为特征,实施“五育教育”,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灵魂,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根本,以法制和安全教育为基石,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了解祖国、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从情感培养入手,着重正面教育。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思想单纯,情感容易调动,如同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  相似文献   

20.
魏来  涂一荣 《湘潮》2013,(8):34-35,61
通过对华中地区五所高校近千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客观地审视了当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及政治参与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总体上积极理性,但其政治认知存在浅层理解和多重困惑,政治参与出现冷漠现象和功利色彩、爱国情感走向行动和观望双重倾向等问题;建议探索新型德育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政治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并加强指导和监督、开展政治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爱国主义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