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保证云南省农民增收,依笔者之见,加快发展畜牧业实为一条现实的路子。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和脱贫的现实途径云南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又是立体气候,适合牧草和畜禽的生长、繁衍;另外,畜禽种类多,有172个地方品种。因此,发展畜牧业是结合云南实际,发展云南特色经济的又一个具体体现。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1997年云南省夺得了第19个持续丰产年,畜牧业产值达163.9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612亿元的26.8%(农业占64.9%,林业占6.6%,渔业…  相似文献   

2.
易水 《创造》2011,(9):30-35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云南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在云南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下,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如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是云南今后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翻开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全国22个地区,其中云南省有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这三个地区占据了云南70%以上的版图;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有73个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12%,占全省总县(市)的57%;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650多万人,绝大多数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偏僻山区,这些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流通不畅,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开发和发展商品生产难度较大。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拥有25种少数民族,人口13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占全国…  相似文献   

4.
国家开发大西部的战鼓已经擂响,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放在发展云南的三大目标之首,思茅地委、行署确定了发展林业产业作为开发地方三大特色经济产业的龙头,这为发展思茅地区林业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思茅地区地域广阔,有衷牢山和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威远江、菜阳河、糯扎渡、孟连山龙血树四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思茅市水库、普洱松山、墨江坝卡河、江城牛洛河、西盟勐梭龙潭、景东菊河六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全区土地面积4538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地、州、市之冠,山区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的983%,全区森林复盖率达4403%,高于全省一倍、全国23倍;有林地面积2750万亩,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8%;森林总生长量860万m3,占全省总生长量的201%;净生长量2653万m3(全省是消大于长)。全区不仅森林资源分布集中,而且有用材、采脂、造纸兼用的地方特有速生产树种思茅松,光、热、水、土、气好,林木生长快,是云南目前可持续开发的第一大林区,已成为国家的重点林区,被列为云南林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和开发区,被誉为祖国西南边陲的“绿海明珠”和“动、植物王国”。近年来,林业总产值和税利占全区总产值和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5.
保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山区土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2%以上,农业农村人口占70%以上,农业人口和贫困人口比重大,尤其是山区的贫困程度较深,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保山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在山,潜力在山,后劲在山。为此,山区综合开发,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突出山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山区经济,把穷山变为金山银山、富裕之山,脱贫之山的任务就摆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6.
《云南人大》2009,(2):F0003-F0004
云南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0%,全省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重要的地位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和省政府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1979年以来,各项改革的实施,使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农业,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云南,这一任务更为重要、更为紧迫。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经济发展较慢的边疆省份,也是一个农业省份,全省3900多万人口中,有3300多万在农村;全省80%以上的轻工产值、75%的国民收入、60%的财政收入、60%左右的创汇收入,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农业,关系到全省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既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当前农业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的资源很多是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云南是一个山多,水多,动、植物多,劳动力多,多民族,多山区,多邻国的边疆省份。加快边疆民族山区发展经济步伐,是一项关系到全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问题。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立正确的符合云南民族山区发展战略,打好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经济的攻坚战,是当前我们民族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之一:建立民族山区经济开发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体系。这是发展民族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9.
自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后,各地相继出现了有偿出让集体荒山使用权,加快荒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据省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到目前,全省各地采取各种形式有偿出让集体荒山面积已达100万亩。这是我省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又一新生事物,是全省经济工作中的又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加快全省山地资源的开发,对促进山区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山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的战略意义。一是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全省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94%,坝区面积只占6%。全省12…  相似文献   

10.
正综合减灾是国际主流的防灾减灾模式,是防灾减灾实践必然的发展趋势。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防灾减灾的指示和要求,实现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顺应防灾减灾领域的变革趋势,云南省减灾委办公室拟在推进云南省综合减灾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推进综合减灾的必要性、紧迫性一、云南灾情、省情。云南是多山的高原省份,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4%。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云南  相似文献   

11.
王元媛 《前进》2006,(5):49-50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山西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三大方阵”的战略任务,排出工业企业“三大方阵”阵容,重点培育60户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0%。优化企业结构,改变山西企业规模偏小的状况,做大做强“八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解放思想加快发展陈思雄“云南是一个边疆山区多民族省份,历史上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受落后观念束缚较多,往往形成这样那样的思想阻力。因此,思想的先导作用在云南特别重要。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就举步艰难。”高严同志在中共云南省第六次党代...  相似文献   

13.
张英 《今日民族》2009,(6):54-5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省。全省有25种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村寨散布于千山万壑之中,“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对面能相唤,走路要半天”。基层干部到村寨去往往要长途跋涉,党员要找支部书记谈谈心,常常要走一天路程。这种自然地理的封闭决定了在这一地区进行思想工作的天然劣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向深层发展,我国旅游业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云南省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也日新月异,1997年全省旅游业接待海外旅游者抓.5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19.5%;接待国内旅游者2372.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旅游业总收入达到96.9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2%。这对于云南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的蓝图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云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云南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拥有特殊地理气候蕴育的动物和植物王国,有特殊地质地貌…  相似文献   

15.
冯志亮 《前进》2011,(4):34-35
阳城县处在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交汇之处,境内山大沟深坡陡,95%以上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地和丘陵,地形条件非常复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面对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用地的“两难”问题以及日益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我们深刻认识到,  相似文献   

16.
冯志成 《创造》2003,(5):4-6
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云南省城市发展战略,指出要支持昆明加快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城市,推动曲靖、玉溪、大理、“个开蒙”、楚雄等向大城市发展,有条件的地州市府所在地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这说明城镇化是加快云南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配合云南省贯彻执行十六大精神和省第十次人代会精神,我刊就云南城市发展问题特邀请我省分管领导和几大城市的主管领导就几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谈谈他们的思路,共同探讨云南建设国际大城市和城市发展的个性和发展的战略,以丰富全省干部在实现云南城镇化方面的思路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尚荣材  李瑞芳 《创造》2008,(2):36-37
云南省会泽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县城海拔2100米。全县面积5854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占了95%以上,全县70%的耕地都分布在海拔21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18.
邱文达 《创造》2002,(9):28-29
新世纪的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处于新阶段“爬坡”时期的云南农业的中心任务是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为此,省委提出“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新思路,并制定了《云南省“十五”农业发展纲要》,这为云南在新世纪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适应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云南关键是要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找到既符合云南实际,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形式和路…  相似文献   

19.
, 《今日民族》2012,(10):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和贾庆林主席调研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丽江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把丽江建设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作出十二大示范,实现三大跨越,2015年初步建成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引导农民奔市场,这是当前基层领导干部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把农业推向市场,根本的是把农民引向市场。如果没有广大农民进入市场,就难以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也就不可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建立的进程。就拥有45万人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而言,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山区、高寒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75%,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ZI.8%,贫困人口15万余人,是一个集山区,多民族,贫困为一体的自治县。其经济结构特征是“大农业,小工业”,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把农民引进市场,实现农业市场化,在这一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