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凤霞  飞翼 《世纪行》2009,(7):44-47
今年6月1日是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海峡两岸首次联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南京举办了“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80周年大典”并首发《孙中山奉安大典》画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拜谒了中山陵。  相似文献   

2.
江绕紫金山,松柏翠接天。壮观肃穆中山陵,国父慈颜万人瞻。雄文妙手著,道义铁肩担。英杰聚集同盟会,神州大地卷狂澜。辛亥举义旗,北伐扫狼烟。创立建国十纲领,“天下为公”帝制翻。一生倡“博爱”,丹心为国献。联俄联共扶工农,灯塔烟烟照航船。英年仙逝去,泪雨满山川。海峡两岸团圆日,共捧鲜花慰先贤。瞻仰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张有国  相似文献   

3.
于吉平  李勇  赵玉良 《春秋》2016,(1):8-10
中山陵、中山纪念堂的建筑,首次打破了我国单一的传统建筑风格,借助西方的建筑特色,融中西建筑为一体,在我国现代建筑史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日。民建合肥市委会的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基层组织负责人一行十多人前往南京拜谒中山陵,追思中国革命先行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矢志天下为公,毕生为国为民。晚年他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革命树立了与时俱进永远革命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5.
钟情     
用“情有独钟”、乐在其“钟”的谐音来形容农工党员王安坚先生对收藏事业的钟情,一点也不过分。这位被钱君淘先生称为“钟表王”的收藏家,其藏品和人品都在收藏界留下了口碑。他用几十年的时间换来了钟表艺术的荟萃一堂和对钟表工艺的研究成果。30多年来,王安坚先生...  相似文献   

6.
凌之 《台声》2003,(9):40-43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我常说,婚姻是一对一的自由,一对一的民主。”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语言风趣而幽默,以“余氏方式”告诉笔者他对婚姻的理解。在他功成名就、享誉海内外文坛的同时,他还拥有成功的婚姻和家庭,这更令人羡慕。我有幸采访余光中先生与夫人范我存女士,探寻他们幸福生活的奥秘……一余光中说自己是“南京大萝卜”。除了抗战期间逃难的7年,他在南京读了小学和中学,还上了1年半的金陵大学。一直读到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才跟家人去了台湾。他家住过鼓楼、将军庙、龙昌巷,他记忆中的南京是很鲜活的,玄武湖、中山陵、雨…  相似文献   

7.
每月要事     
(2009.6.1-6.30)吴伯雄结束访问大陆行程返台6月1日上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前往南京中山陵进行谒陵活动,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80周年。在中山陵博爱坊前,吴伯雄发表简短讲话,表示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为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目标而奋斗。下午,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结束访问大陆行程后,由南京返台。  相似文献   

8.
1929年6月1日,国民党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奉安大典,这是国民党党史上,唯一一次运用国家政权为个人举行的大规模的葬礼活动。国民党人通过建造宏伟壮观的中山陵,举行规模盛大的奉安大典,希望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使中山陵成为凝聚国人的精神纽带。奉安大典后,中山陵一直是国民党人心中的圣地。这块圣地,是他们心中解不开的情结。1949年以前,国民党在举行一些重要活动或会议之前,往往先来中山陵拜谒中山先生,以增加庄重的气氛。每逢孙中山诞辰、逝世纪念日或一些重要节日,国民党都要在中山陵灵堂举行谒陵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9.
《春秋》2001,(5)
瞻仰中山陵,是我梦寐以求的夙愿,在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夕,我专程前往凭吊。中山陵壮丽、雄伟、气势宏大。陵下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肃穆、威严。拾级而上是一个斜坡,两边的绿树在初秋的天气里郁郁葱葱,苍松翠柏古雅挺秀。好一个中山陵,好一个安葬国父的风水宝地!我伫立在孙中山先生的雕像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山陵     
中山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墓地,它以其凝重的历史意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园林景致,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华儿女瞻仰的圣地。今年6月回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70周年和中山陵园建园7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热切关心和支持中山陵园建设的海内外同胞们。1925年3月回2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遵照先生生前归葬南京东郊钟山之遗愿,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中山陵。翌年3月12日,举行了开工奠基典礼。整个陵墓造价白银400万两。1929年春主体工程完工,同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从…  相似文献   

11.
11月14日,在京参加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活动后,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率孙中山先生的亲属、海外来宾和台湾知名人士一行,来到南京晋谒中山陵。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省政协主席许仲林会见了贵宾一行。上午9时,孙中山先生的亲属、海外来宾和台湾知名人士在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大家在博爱坊前合影留念,随后拾级登上陵顶祭堂,在孙中山先生坐像前肃立,行鞠躬礼。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  相似文献   

12.
自1986年至2000年,钱学森先生与我的通信,现在保存完整的共有56封。信的内容包括山水城市、建筑科学、建筑哲学与建筑文化等。1992年我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寄给钱学森先生,同年10月,钱老复信中提出“山水城市”这一“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结合”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据资料记载,钱学森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与深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说“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最早见诸文字是出现在1990年7月给吴良镛教授的信,可是孕育钱老这一构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21,(6):53-56
正江苏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目前共有6家,分别是南京中山陵、宜兴陶瓷博物馆、无锡灵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昆山慧聚广场、淮安大运河文化带,数量位居各省区市第二。这些基地为苏台同胞交流合作、畅叙亲情、共谋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面向新时代,中山陵充分发挥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在联结华夏儿女、沟通海峡两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都陕西街一间不到20平方米大小 的房间内,从地面到天花板,1800多件各式各样的古旧钟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摆放在木架上。在这些钟表的重重簇拥中,安祥地坐着一位花甲老人他就是王泽润,一个一生倾其所有,情有独“钟”的人。 说起收藏钟表的经历,王老先生说这应归功于他的“败家”之功。少年时王泽润无意中被家里的一台旧钟所吸引好奇的他便把钟拆下来观看,过后就还不了原,父母骂他是“败家子”,还挨了一顿打。然而钟表不停转动的指针却依然使他着迷;后来在钟表元件厂工作的哥哥帮助下,他很快就学会了钟表修理技术,也正…  相似文献   

15.
<正>1894年,孙中山从广东省香山县北上天津,继续他的革命生涯。也是这一年,在天津法租界紫竹林内一座西式大洋房里,清朝官员吕增祥家的二公子吕彦直诞生了,时间是7月28日。30年后,正是这位青年才俊,为孙中山设计和监造了壮观盖世的宏伟建筑——中山陵。吕彦直似为中山陵而生,也为中山陵而殁。历经数年建造的中山陵竣工后,就在孙中山灵柩移入陵墓前,呕心沥血抱重病全情投入此工程的一代天才,中国五大建筑宗师之首的吕彦直,溘然长逝,年仅36岁。他短暂的一生,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下了惊世之作,也为自己竖起了辉煌的丰碑。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5,(5):4-5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南京拜谒中山陵时,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特别送给连战一幅江宁织造厂设计制作的“金丝蟠龙”刺绣作品,同时,并于当晚为连战夫人方璃量身裁衣,连夜赶出一件江宁织造厂设计完成的精织裙子,上头绣着一对彩凤,让连战夫妇能够“龙凤配”。  相似文献   

17.
郑萱 《江苏政协》2008,(11):4-4
<正>11月12日上午,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在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2周年。深秋时节的中山陵,秋高气爽,阳光灿烂。上午9时,各界人士在博爱坊前合影留念,随后拾级登上陵顶祭堂。谒陵仪式由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江苏省委主委程崇庆主持。各界人士在中山先生坐像前肃立,行鞠躬礼。柏苏宁、金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为中国的统一和独立而奋斗,其对中国伟大变革和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不仅被国人景仰,而且得到世界的认同。中山先生生前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许多年过去了,中山先生的上述观点却成为海峡两岸民众的共识。在当前的反“独”促统斗争中,我们应当为实现中山先生“和平、统一、救中国”的遗愿做出不懈努力。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在他们的大陆行程中无一例外地都拜谒了中山陵。由此可见,改善、缓和和发展两…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京敬谒中山陵看到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心中颇不平静。因为眼前一些地方正呈现着另一种“天下为公”的景象:公费旅游、公费宴请、公费钓鱼、公费跳舞、公费桑拿,公款私存、公车私用、公费私读……,甚至公费嫖娼等等。近又冒出一“公”——公费聊天者也。聊天加上公费二字就是说聊天者是拿了国家的工资、奖金、补助之类在那里闲扯,就象红楼梦里的贾母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成天由凤姐、宝玉、薛姨妈之流轮番陪着说话解闷一样。  相似文献   

20.
于右任先生是老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元老,他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可以说与中山陵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晚年居住台湾的他,对祖国大陆,对故乡,对亲人,无时不在挂念中,对中山陵也从未忘怀。于右任早年投身民主革命,1906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4年底,他随孙中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