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关系到乡村全面振兴,还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近两年来,我们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但仍面临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机制衔接不紧密、产业后续发展能力不强、脱贫地区内生动力不足等挑战。为此,要通过转变观念认识、完善政策机制、发展长效产业、培育多元主体等举措来推动二者的衔接进程。  相似文献   

2.
蔡云雷 《奋斗》2022,(22):71-7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阐述,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按照“守底线、抓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全过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文化赋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动能,全面释放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4.
梁健 《当代贵州》2022,(Z5):38-3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当前,贵州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相似文献   

5.
瞿建蓉 《实事求是》2022,(4):104-112
“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从乡村振兴到乡村全面振兴,生活富裕始终是根本目的。本文在研究阐述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新疆农民持续增收问题重大意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主要从着力增加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领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等方面论述新疆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立足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张海 《当代贵州》2022,(35):64-65
<正>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新征程上,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中,威宁自治县站在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展望新未来、创造新业绩,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用心用情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威宁自治县结合实际,提出规划牵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机制联动,强化工作队伍、强化项目编制、强化资金保障、强化责任落实的“四动四强化”工作构想,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阮甜 《当代贵州》2020,(2):48-49
2019年,贵安新区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面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以坝区为突破口,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品种,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生态发展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促进农民走向增收致富路,稳中向好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又要聚焦目标任务进行“重点”突破。对照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结合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把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作为重点任务,并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健全和完善乡村建设推进机制、补齐农村双层经营短板等方面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并作出重要部署。新的征程上,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需要以更有力的举措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要全面认识乡村产业的鲜明特征与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发展乡村产业的重大意义,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0,(8)
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关系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两大重要战略性部署。脱贫攻坚针对绝对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阶段性目标。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总抓手,注重消除相对贫困,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我区现在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交汇期,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除相对贫困、推动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戴道昆 《理论导报》2024,(1):50-51+53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高质量金融服务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部门应以资金要素为核心,以金融活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13.
梁圣 《当代贵州》2023,(3):12-13
<正>近两年来,贵州在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劳务输出、东西部协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省上下的砥砺奋发中,脱贫地区发展一路前行,绘制出一幅山水与人和谐发展,梦想的生活照进现实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产业不仅是职工增收的现实基础,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连队稳定的长效措施。当前,兵团第七师(以下简称第七师)全产业链发展缓慢、产业集聚效应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不完善、人才匮乏和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瓶颈,需要进一步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着力,推进第七师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刘跃 《当代贵州》2022,(30):46-47
<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短短20个字,内涵非常丰富,锚定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目标。2022年,贵州更加注重市场化推动、更加注重农业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更加注重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乌蒙大山里的结球甘蓝远销海外,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种了30年猕猴桃的“土专家”,如今还“卖”起了技术;广西小伙因民俗文化而成为“贵定”,梦想之花绽放在贵州山村……  相似文献   

16.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攻坚已有成果基础上,国家于2018年开始重点向农村投入巨量资源,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但据笔者在中部地区的调研看,部分地区在乡村振兴落地实践中,出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替代现象,主要表现为"示范打造对普通村庄的替代""产业振兴对全面振兴的替代"。其中,示范打造是指基层将大量财  相似文献   

17.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因此,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成为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郎艳林 《当代贵州》2022,(29):32-33
<正>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殷切嘱托,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今年2月,国发[2022] 2号文件赋予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战略定位,为贵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有力支持。贵州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大战略行动”之一,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人才振兴为关键,以文化振兴为灵魂,以生态振兴为内涵,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誓要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贵州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成效如何?未来如何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的扶贫事业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后扶贫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和建议",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切实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就需要从强化协调联动、提高帮扶成效,强化督导、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以集中力量发展产业为重点,制定防返贫一揽子行动方案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和制度,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夏日风光正好,乡村产业正旺。走进多彩贵州的秀丽山村,只见田园里硕果累累,田垄间郁郁葱葱,山清水秀的生态田园、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洋溢着昂扬精气神的村民,述说着美丽乡村的新故事。“十四五”开局以来,贵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群策群力壮大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