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品质,也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就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陆续涌现出了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许许多多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时代先锋。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守清廉,我们党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2.
王立英 《中国监察》2012,(23):23-2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工作全过程、体现到纪检监察工作各个方面,通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清正廉洁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始终服务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切实把握特点,融合廉政文化力量,营造清正廉洁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洁身自好、清正廉洁,是共产党员的做人之本;一身正气、克己奉公、无私无畏、勤政为民,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应从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入手,抓领导带群众,抓关键带整体。邓小平同志曾说:"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  相似文献   

4.
正北宋历史上曾有过两次著名的改革运动,一次是庆历年间的"庆历新政",另一次是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是"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为后者做了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因而其起先意义不容忽视。而提及"庆历新政"的推动者,则首推范仲淹。范仲淹为官30多年,始终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体恤民情,虽屡遭奸佞诬谤,多次被贬,而终怀忧国忧民之心。其"先  相似文献   

5.
梅子 《法治纵横》2013,(10):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强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1951年到1952年,中共中央发起了"三反"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反腐败斗争."三反"运动遏制了党进城以后出现的腐败现象,挽救了许多犯错误的干部,极大地改善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造就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正廉洁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一次明确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在我国推进依法行政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在联系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实际的基础上试就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和难点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3,(3):75-75
路建平在《新湘评论》认为,党的纯洁性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整体和个体的统一。纯洁性首先是党的整体纯洁,主要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崇高坚定、纯正完美。同时,党整体的纯洁是靠每位党员个体的纯洁构成和体现的,只有保持每一名党员的纯洁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判断一名党员是否纯洁的标准主要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作风是否优良,是否清正廉洁。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怎样才能树立"讲学习、懂知识、有能力"的"学习型"领导干部形象? 一、围绕形势需要,在解决"学有所需"中树立形象 我们党强调"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我党的经验教训,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作出的战略性安排.以历史的经验看,我们党什么时候强调学习,党就团结统一,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忽视学习,党内矛盾就多起来,党的事业就受挫折.延安时期学习整风运动带来的生机和文化大革命批"白专"造成的危害,就是两种不同学习态度的鲜明对比.可见,一个不善于学习的政党,必然会是一个守旧低能的政党,一个守旧低能的政党,必然要被历史唾弃.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组织纪律基本要求是执行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领导干部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应忠实履行党员干部一切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老实,向党组织说真话,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严明党的组织纪律问题,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抓住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个重大问题。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是保持党有力量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要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重点和难点是执法。公正执法是检察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是衡量检察工作最重要的标准。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和干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清正廉洁和公正执法。只要做到清正兼洁和公正执法,才能有效地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保护国家及人民的利益。公正执法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检察机关是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能否通过履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能否通过履行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法治形象和依法治国的进程。我就检察机关公正执法这一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3.
高静 《行政与法》2005,(9):61-62
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党倡导廉洁,反对腐败,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净化公务员队伍,使之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财富观。在工作中,履行职责,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4.
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狠抓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警示教育是一个有效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可以给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敲响警钟,让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永做人民群众信赖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5.
腐败现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尽快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措施遏制这一不良现象,以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党章规定了共产党员基本条件、党的干部基本条件、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共产党员强化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能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党的观念又叫组织观念,这是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定力。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党的观念或者党的观念淡薄,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党历来重视共产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体现了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更深、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要求更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努力开创建设廉洁政治的新局面。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就把"实现廉洁政治"作为党的具体纲领要点之一提了出来。1989年9月,邓小平强  相似文献   

18.
正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进行动员和部署,明确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中央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中央和中央纪委的要求,把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保证。政令畅通,是我们党一切决策部署得以落实的关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  相似文献   

19.
本期《案件纪实》报道了两个国有大型企业经理索贿受贿被法办的案件。一个是李连维,一个是魏沧平。这不是国有企业领导被判刑的第一个,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由此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国有企业该交给什么样的人管理?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现在的关键是要落实。落实就要有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企业经营管理干部。我们看到,在国有企业中确有一批清正廉洁,兢兢业业,带领广大职工共同奋斗,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大厦…  相似文献   

20.
李静 《中国司法》2015,(3):71-7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法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的中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