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向蒋介石频招橄榄枝 随着抗美援朝的节节胜利,蒋介石想借共产党深陷朝鲜战争机会第一次“反攻大陆”的美梦彻底破灭了。在国际形势开始出现缓和的趋势下,中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松动的迹象,而美台之间的矛盾却逐渐暴露。  相似文献   

2.
“八·六”海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粉碎蒋介石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的所谓“国光计划”的重要一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蒋介石一直都在做着“光复”大陆的美梦。60年代始,台湾当局以为大陆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又兼中苏关系紧张,是实施袭扰、“反攻大陆”,实现其所谓“国光计划”的最好时机。此后,便以大规模袭扰为主。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退台后甩出了最大的赌注,一万多蒋军官兵在黎明登陆,岛上顿时狼烟四起。蒋介石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被毛泽东赶到台湾孤岛上这口气,这位视枪杆子为命根子的铁腕人物,凭借优势的军事装备与美国人后台,从退台那一天起就为反攻大陆做过种种尝试。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1953年的东山岛之战。 1953年7月16日,一万多国民党陆、海、空特混部队突然出现在福建与广东交界的这个165平方公里的岛屿上。 醉翁之意 1953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不仅力不从心而且大势已去,板门店一张谈判桌,从1951年谈到1953年,越谈越打,越打越糟,美国已没有了向中共和北朝鲜讨价还价的本钱和余地。 蒋介石的“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时间表已过了四年,这一年再不动手,岂不被世人耻笑? 1953年春节前夕,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向蒋介石呈上一份加急秘密报告,准备利用伞兵空降福建泉州附近的洛阳桥,配合两栖登陆部队进攻祟武镇,并此为桥头堡,展开对大陆的反攻。报告称,美国“西方公司”全力支持此次反攻计划,并答应事成之后,给设在金门的“福建反共救国军”一笔丰厚的报酬。 胡琏的计划正中蒋介石的下怀。就是冒险,也要寻求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4.
1953年7月16日,梦想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委派他的得意门生胡琏统领陆海空三军共计1.3万兵马,对福建省境内的东山岛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胡琏是黄埔四期学生.中将军衔,因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有功,被任命为金门防卫司令官兼福建反共救国军司令。胡琏受命后,对偷袭东山岛作了周密部署.并狂妄地声言要“以共制共”,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对驻守东山岛的解放军穿插包围后,各个击破。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的叶飞,对蒋介石妄图反攻大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为f准确及时迅速地掌握情报.叶飞在金门岛对面的云顶…  相似文献   

5.
胡礼忠 《党建文汇》2002,(14):33-33
1964年后,美国更深地陷入了越南危机。在策动对越南的战争升级时,约翰逊政府考虑得最多的是:中国大陆是否会公开出兵越南,进而导致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抑或为了配合北越的抗美斗争,台湾海峡再次发生危机?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偏偏不识时务,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反攻大陆”的问题,并全力以赴寻求美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孙国 《湘潮》2011,(1):52-56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已是大势所趋。朝鲜停战不仅遭到李承晚集团的坚决反对,在台湾的蒋介石也深感不安。蒋介石对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缓和存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恐惧心理。于是,在朝鲜停战协议签署之前下令采取了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企图实现其反攻大陆的迷梦。  相似文献   

7.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企图借此机会反攻大陆,他们利用金门岛屿对大陆连续不断地进行骚扰。1953年春节,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向蒋介石呈交了一份秘密报告,建议利用伞兵空降到福建泉州附近的洛阳桥,配合两栖登陆部队进攻崇武镇,展开对大陆的反攻。蒋介石考虑到洛阳桥三面受敌,难于偷袭,便改为攻击位于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的东山岛。该岛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8.3万,地方偏僻,只有我军一个公安团守备,没有永久性防御工事。胡琏受命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纵横》2004,(9):10-14
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人虽然是一对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可是,在台湾问题上他们都反对“台独”。蒋介石曾多次打击“台独”势力,维护台湾的主权,毛泽东更是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台湾的努力。可是尽管如此,在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上,两人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蒋介石却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然而,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着共同性,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务院前些日子公布了一卷1964年至1968年的台美关系文件,首次披露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火炬5号计划”是如何诞生的,内容是什么,最后又是如何流产的。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在处理1958年“台海危机”中的杰出贡献余科杰1958年夏天,蒋介石集团趁美国出兵黎巴嫩干涉该国人民反对亲西方的夏蒙卖国政府的正义斗争之机,在对美国的侵略行动表示“完全支持”的同时,也在台湾海峡加紧制造紧张局势,叫嚷“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天安门,国人向往的圣地。在共和国建国一周年庆典的前夕,一双罪恶的毒手伸向了她。 (一) 1950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被逐出大陆,中国的北方邻国朝鲜战火又起,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反对,悍然出兵朝鲜,并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美国曾耗费巨资扶持的蒋介石集团被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得个落花流水,使美国人伤透了心。然而,美国人并不甘心他们在中国的失败。一方面,美国继续支持蒋介石集团,时刻准备“反攻大陆”,…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摘     
文龙,祖籍四川广安县,生于1931年1月20日,是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第十七代后裔.文龙曾就读重庆朝阳学院和广东中山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49年,在海南岛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任少校政治军官.由于他公开宣讲民主思想,不赞成反攻大陆,被关进国民党军事监狱.经友人说情,文龙获释出狱,去了台湾.在台湾,因他是文天祥的后裔引起蒋介石器重.蒋三次召见,提拔他为台湾国民党总部青年运动领导人,并批准他到阳明山革命与实践学院去“深造”,准备委以重任 但文龙始终对反攻大陆持否定态度,使蒋介石大失所望.1953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北,公开表示不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文龙冲破重重阻碍,私自拜访了尼克松,称赞尼克松的态度会挽救中国人民.文龙终于被蒋介石的特务机关列上了“黑名单”.1955年,他逃离台湾,直奔美国.文龙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5所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62年10月,尼克松为竞选加利福利亚州州长而赶赴洛杉矾新唐人街.时任《新光大报》总编辑的文龙,将他在报上呼吁公民支持尼克松任州长的文章送给尼克松,并与尼克松进行了诚挚  相似文献   

13.
赵凌 《党史纵横》2002,(5):48-4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虽然退出大陆,偏守台湾一隅,却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处心积虑地等待时机准备反攻大陆,妄图夺回业已失去的“天堂”。因此,解放初期,台湾方面经常向大陆派出特务刺探情报、进行颠覆活动,甚至暗杀中共领袖及党政军主要负责人。有一次,甚至将枪口“瞄”向了毛泽东。1949年10月,毛泽东依依惜别了入城后的第一站———香山的双清别墅,住进中南海丰泽园,开始了“红墙”内的政治生涯。虽然搬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却依然无限留恋长期战斗、生活过的农村,…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国大陆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然而海峡两岸的斗争却仍然十分紧张。国民党空军在对大陆沿海地区的轰炸袭扰遭到惨败之后,又在美国支持下,频频对大陆纵深实施侦察。我人民解放军在祖国上空激烈进行着反侦察的战斗。这里记述的是五六十年代发生在江西地区的几次空战。广丰长空民战,戳穿B-17不可战胜的神话蒋介石集团自从财逃台湾后,一直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并令其空军充当实现这一梦想的急先锋。他们利用美国为其提供的空中优势,在对大陆进行疯狂轰炸、袭扰的同时,还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空中间谍战;间谍机中…  相似文献   

15.
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蒋介石认为这是"里应外合"反攻大陆的绝佳机会。为此,其一方面抛出处理西藏问题的"民族自决"方针,企图以此为筹码拉拢西藏叛乱集团;另一方面,则积极劝说美国支持台湾"援藏"计划。但双方对蒋介石介入西藏问题均持冷淡态度,达赖喇嘛甚至一度拒绝与台湾当局合作,这使台湾当局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而美国在拒绝与台湾合作的同时,企图压迫台湾当局发表支持西藏"独立"的立场。为避免牵涉"主权"问题,台湾当局坚持不能将"西藏独立"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并为此多方斡旋,客观上压缩了西藏问题的国际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兵败退居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依仗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不断派飞机对大陆沿海一带进行轰炸破坏.朝鲜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公然叫嚣"反攻大陆",进一步加剧了对大陆的窜扰活动,同时美国的军用飞机也不断侵袭中国领空.面对来犯之敌,我空军官兵不畏艰险,积极迎战,英勇歼敌,捍卫了祖国的领空安全,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霞飞 《党史文苑》2004,(7):10-1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赖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把自己与美国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对国民党大陆统治覆灭的失败原因进行反思,认为根本原因是国民党自身的失败,由此发起了国民党改造运动。其动机既是为了使国民党获得新生,反攻大陆,更是为了推卸自己责任,加强自身的独裁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