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民主党执政与美日同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权更迭是亚洲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最新迹象。民主党在竞选中获胜表明了寻求"更加平等"的日美关系获得了国内民众的认可,这是民主党制定对美政策的国内背景。在国际层面,中国的实力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日美关系上必然要有所反映,民主党执政则在客观上为日美同盟变化提供了可能。民主党追求自主性的基本方式是构建东亚共同体和更多地参与联合国事务,这预示着:与自民党相比,民主党将更多地以亚洲身份和在多边框架下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而非对美国的一味盲从。民主党对"自主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同盟弱化,相反,在解决朝鲜核问题、防核扩散、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日美有可能继续加强协调以维持对两国都必不可少的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2.
徐万胜 《和平与发展》2012,(2):60-64,72
日本历届内阁上台均坚持以"深化日美同盟"为核心的同盟战略。民主党上台后发展"同盟战略",更加突出"中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日美基轴"战略对内阁的约束作用日趋增大,限制区域合作框架下的中日关系的发展;突出"日美安保"战略,加大与美国联手应对传统安全的力度以防范中国;"同盟拓展"战略不仅不利于解决亚洲地区热点问题(特别是南海问题),而且将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与美日同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8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调整全球军事部署计划。这标志着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变化,目的是加强对世界的控制,必将对国际安全形势和与盟国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驻日美军调整是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日同盟正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日安保条约重新定义以来的又一次转变。  相似文献   

4.
日美同盟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历史上,日本曾经与英国、德国结盟,远交近攻,中国首当其冲,深受其害.二战后,日本与美国结盟,远交近防,曾经造成中日关系的疏远和紧张.21世纪初,伴随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日美同盟出现一种"历史回归性变化"的趋势,这很可能引发和加深中日之间的战略矛盾.展望未来,如果日本能在美亚之间促进协调与合作,远交近和,中日关系也有可能与日美关系并行不悖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葆珉 《国际观察》2005,18(6):40-46
美日同盟一直是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但这一同盟建立在美国的军事控制上,以牺牲日本的自立为前提。冷战后美日同盟重新定义,有不断强化的趋势。然而在这种表象之下,潜藏着美日不可调和的战略冲突。日本寻求独立外交与防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中国的崛起以及中日经济的融合为寻求自立的日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日本的未来在于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寻求和解。  相似文献   

6.
日本民主党对外战略在经过三届内阁的摸索后最终明确了方向。新战略不仅体现了民主党主流派的意志,也表现出对自民党政策的高度继承性,说明日本朝野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已经形成共识。从内容看,新战略以获取政治安全利益、分享经济红利为主题,实施多元化布局,并以中美日三边对话为核心机制。新战略以一系列长波因素为基础,因而具有持续性、总体稳定性,方向不会逆转。美国因素将持续发挥推动作用,日本政局、财政状况可能影响到战略展开的节奏与力度,对华负面心理若遇偶发因素刺激或将导致脉冲式政策反弹。  相似文献   

7.
胡伟  倪海宁 《国际观察》2005,22(6):33-39
由于地缘因素的限制,自近代以来,日本形成了即使在国力上升时期也对外结盟的政策定势.日本奉行"与强者为伍"的原则,先后同英、美两个全球主导国结盟,打压其他竞争对手,最终使自己成为了地区性大国.然而,日本在结盟过程中带有较强的自利性,与盟友的矛盾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地区力量的多元化,不断"再定义"下的日美同盟很可能重蹈日英同盟走向消亡的覆辙.  相似文献   

8.
日本"积极和平主义"表面宣称要扩大国际贡献,进一步融入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其实质是扩军备战,结果必将终结战后以来日本式和平主义路线,给东亚地区安全带来重大不稳定因素。对日美关系而言,这一政略在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共同应对中国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日美之间的摩擦和猜忌。  相似文献   

9.
项昊宇 《东北亚论坛》2022,(6):72-86+126
二战后日美缔结了不对等的军事同盟关系,日本在外交、安全和经济上全面依附追随美国,素有美国“附庸国”之说。日本对美战略依附的形成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想根源,在日本战后改造和发展进程中,对美结盟带来的现实利益掩盖了对美依附产生的民族自尊心伤害,无奈接受虽不平等但符合国家利益的对美关系,成为日本社会主流认识。日本对美依附归根到底是对本国利益综合权衡的结果,当前和今后考虑是否维系对美不对等关系主要取决于四方面因素——价值认同、政治回报、经济利益和安全保障。只要上述动因不发生全面颠覆性变化,“美主日从”的基本架构难以发生动摇。同时,在美国实力相对下滑和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日本对美心态和政策取向也会在“向心”和“离心”之间持续摇摆,同盟困境始终存在。而美国为维系全球霸权,不会放弃对日掌控,同时也会加大对日借重利用,赋予日本更大自主空间,促日分担更大责任,使日本对美依附性呈现表面上的弱化。  相似文献   

10.
日美同盟的强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冷战结束后,日美同盟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加强。这主要体现在:日美同盟法制框架健全化,磋商与协作机制繁琐化、紧密化,合作领域多元化。其原因涉及谋求同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与同盟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同盟国相互约束的强化、同盟参与国国际和国内需要的强化以及同盟过去的收益产生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美日同盟的强化对引发新的大规模对抗、合作与平等互利的经济秩序建设、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等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日美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政治多极化 趋势的增强, 日美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变化。日美同盟作为冷战的衍 生物, 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削弱, 相反却日益强化, 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东亚 区域合作具有双重性的影响。虽然日美同盟对东亚区域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平衡器”的杠杆作 用, 但从整个东亚区域合作的整体布局来看, 日美同盟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严重阻碍东亚区域合作 的发展进程。因此, 要推动东亚区域合作, 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日美同盟的关系, 积极引导日美同盟发 挥建设性作用, 规避其消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日本实现政权轮替,民主党取代自民党,给中日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变数.鸠山内阁的“友爱”、“共生”理念以及作为其践行的“东亚共同体”,使战后中日关系框架内涵萌生结构性变化.而在菅直人政权和野田内阁时分别发生的“钓鱼岛撞船事件”和“购岛闹剧”,给中日关系带来深刻伤害.探寻民主党执政失败的根源所在,对未来日本政局和中日关系的走势,无疑具有昭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刚 《国际观察》2002,(1):15-18
长期以来,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一直主导着人们对国家结盟问题的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说明和解释当代国家结盟关系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因为它忽视了观念和认同在国家结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建构主义视角对冷战后的美日结盟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美日结盟在冷战后的加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分享着观念并存在着相互的积极认同.  相似文献   

14.
张杨 《现代国际关系》2023,(3):24-45+149
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日同盟台海战略出现了新变化,走向涵盖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全领域威慑”战略。这种变化背后有着深刻的动因:拜登政府回归同盟战略增强了日本联美“以台制华”的能动性;新冠疫情冲击下,美日提升了台湾在东西方价值观竞争中的重要性;香港实现由乱及治后,美日更为重视台湾地缘战略的前沿位置;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也为美日关联欧亚大陆地缘热点、强化同盟并协同配合台海战略提供了外部动力。未来,美日同盟台海战略将出现美日台三方互动高频化、政治红线试探常态化、武装力量部署分散化、战时分工精细化、经济安全合作全面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安保法是其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制度依据,在突破战后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原则同时,也对日美同盟的走向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新安保法为增扩日美同盟的行动范围和功能提供法律支撑,使其成为落实日美安全战略理念的平台和亚太安全网络体系的核心;另一方面,日美因各自战略利益及对国际安全干预的成本承受能力等不同,两国在同盟框架内出现错位和互不协调。新安保法可能会在盟国、国民和地区他国三个层面削弱日美同盟的依托基础。日本新安保法无益于地区安全,也无助于维护地区势力均衡,却可能会成为地区冲突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6.
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进美国优先外交政策理念,将公平贸易和防务分担作为解决与日韩等传统军事盟友不公平不对等关系的两大突破口,通过施压的方式,迫使后两者在经贸和防务开支两大议题上向美国让步。这种功利主义做法,引发了日韩的强烈不满,迫使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激发自主性努力以期更好地维护本国经济与安全利益。尽管美韩、美日同盟不会因此受到根本性冲击,但未来必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展开以及同盟自身的演化,日美同盟出现松绑日本、调整基地、扩边扩容等具体的变化,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承担着基石功能、中介功能、平衡功能以及牵引功能。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牵引下,日美同盟由双重遏制中日向单一遏制中国转化;同盟视野存在突进东海及南海的趋势,严重威胁中国的海洋战略;美国亚太同盟战略出现由重北轻南向南北并重转化,南北对接趋势显现,中国东域战略空间进一步紧张。  相似文献   

18.
19.
民主党执政一年来,前后两任首相所推行的外交政策调整幅度甚大.究其原因,首先是缘于美国在基地问题上施加的强大压力;同时,也凸显了日本精英层固有的战略思维的局限性,其舆论导向促成了民主党外交政策的急转弯;再次,它是民主党更新外交安保团队的结果.日本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民主党的自民党化.日本外交政策出现的失衡局面,势将损害日本的根本利益,导致日本政坛开始新一轮的动荡.  相似文献   

20.
美日同盟在自主-安全交易基础上建立,之后由于两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日的自主与安全诉求也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双方不断通过自主-安全交易协调利益。联盟成员的实力是自变量,其引起成员国自主、安全选择的变化为因变量,以此为基础,本文预设了美日联盟中自主-安全交易的三个问题假设:(1)日本自主扩张倾向明显,挑战自主-安全交易;(2)美国纵容日本自主扩张,调节自主-安全交易;(3)利益重合性是联盟自主-安全交易的基础。本文对这些假设进行了验证,总结出了非对称性联盟内国家自主-安全交易的一般逻辑。美日同盟得以不断调整并深化发展的原因不仅仅是美日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选择,更是美日之间互动交易的结果,美日通过自主-安全交易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